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古镇“出圈”,平安“在线”

2025-10-22 07:44

(来源:南湖晚报)

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陈培玉 通讯员 田芳美

  “您好,您的包我们已经找到……”

  “胜利饭店附近停车场接近饱和,请注意提前分流……”

  一到双休和节假日,海盐县公安局沈荡派出所就会倍加忙碌。据该所所长王浩介绍,随着古镇沈荡的“出圈”,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在流量增加的同时,游客走失、物品遗失、人流拥堵等问题也考验着景区的管理与服务能力。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沈荡派出所创新运用科技手段,将智慧警务的触角延伸到景区每一个角落,用高效、贴心的守护,让游客在沉浸式感受古镇风情的同时,更添一份平安与安心。

  AI赋能

  筑牢古镇“智慧防线”

  在海盐智慧中台的大屏前,“景区安防模块”的蓝光闪烁不停。AI系统如同敏锐的“智慧大脑”,实时捕捉着古镇各个角落的动态:从游客中心的人流密度,到停车场的车流变化,每一组数据都在屏幕上清晰呈现。派出所执勤民警端坐在指挥室,目光不时在视频监控画面与无人机回传的高空视角画面间切换——无人机掠过古镇上空,将巷弄里的拥挤路段、河道边的安全隐患“尽收眼底”。

  “工农桥附近游客聚集,出现轻微拥堵,请巡逻三组立即前往疏导!”10月1日上午10时许,指挥室的指令通过对讲机迅速传达至巡逻民警朱聪。此时的工农桥畔,不少游客在胜利饭店门口拍照打卡,人流不断涌入,桥面逐渐拥挤。朱聪和同事加快脚步,一边用温馨提示引导游客有序通行,一边通过随身终端将现场情况回传给指挥室。短短2分钟后,附近执勤点的民警也赶来支援,原本拥挤的桥面很快恢复了秩序。

  这样的高效联动,正是“指挥室—巡逻组—执勤点”三级联动机制的生动体现。在智慧警务的赋能下,古镇的烟火气与安全感交织,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在欢声笑语中,感受这份来自 “平安守护者”的温暖。

  一键报警

  延伸古镇“平安触角”

  “我的手机不见了!”近日,来自上海的张女士在排队等吃饭时突然发现手机不见了,情急之下只能向店家求助。饭店负责人立即掏出手机,轻触桌面上的“平安触点”NFC一键报警装置。沈荡派出所迅速响应,指派在附近巡逻的警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同时借助景区监控系统,成功将张女士遗落在花坛处的手机寻回,全程只花了5分钟。拿到手机后,张女士高兴地表示,“这趟古镇游安全感拉满,身心皆愉悦。”

  据悉,为聚焦快速响应游客需求,沈荡派出所在景区创新布设NFC一键报警装置,共设置75个,其中商户专用版35个、游客专用版40个,全面覆盖景区主要商铺、停车场及网红打卡点。该装置操作简便,游客或商户只需轻轻一触,即可实现报警,系统能够快速定位报警位置,并将警情第一时间推送至就近的警员,真正实现“一触报警、快速定位、就近派警”。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这些NFC一键报警装置发挥了重要作用,累计帮助游客、商户第一时间警前处置失物寻找、人员走失、小型纠纷等事件10多起,实现将警情处置在先、处置在前,提升了游客和商户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无人机“天眼”

  守护古镇烟火日常

  前几天的一个下午,沈荡古镇核心景区的石桥处突然传来游客求助,一名儿童与家长走散。接到报警后,派出所迅速启动车载平台无人机飞抵石桥上空,将现场高清画面实时传回指挥中心。通过视频AI技术,指挥中心民警很快在人群中识别出穿着黄色外套的走失儿童,并同步将位置信息发送给地面民警。5分钟后,孩子顺利找到。

  今年初以来,沈荡派出所通过数据分析,研判出近三年来老街、谷仓、酒厂等重点景区流量分布规律,采取“AI赋能+人工调整”模式,实现重点区域巡逻方案AI自主生成,并根据实时动态数据科学用警,实现高峰守点、日常巡线、整体控面效果,做到“警随客走,客在警在”,确保通道畅通。特别配备2架专业无人机执行差异化任务,1架搭载热成像、红外感知及喊话系统,实现景区全域空中巡逻;1架依托车载平台,实现警情现场视频实时回传,增强动态处突能力。

  王浩表示,古镇旅游流量不断增加是一件好事,“想要把流量变‘留量’,让游客留下或多次来,除了文旅部门的努力外,安全的环境和良好的出行体验也必不可少。”接下去,沈荡派出所将继续探索和优化智慧警务,借助科技力量打造更加安全、舒适、便捷的旅游环境。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