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为避免欧盟罚款,跨国车企正选择中国车企共享碳排放

2025-10-21 17:24

(文/观察者网 张家栋 编辑/高莘)

据《欧洲汽车新闻》当地时间10月21日报道,欧盟发布文件显示,日产欧洲公司将与比亚迪整合期二氧化碳排放量,以达到欧洲2025年至2027年的减排目标。

报道称,日产在此前曾与其联盟合作伙伴雷诺以及三菱达成联合碳排放协议,但该协议在2024年便已经结束。同时,在欧洲仅销售纯电和插电式混动汽车的比亚迪,则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替代方案。

日产发言人称,“经过对潜在合作伙伴的全面评估,我们最终选择了比亚迪,因为它拥有充足的信用额度,并且具备综合竞争力。这项协议使我们能够持续推进向零排放的转型。”

去年,由于日产在全球的销量以及利润的下滑,这家日本汽车制造商正陷入向资本市场与合作伙伴重新证明价值的难题。

在今年一季度确定更换CEO后,日产重新确立了一项“降本与产品重塑”的战略计划,并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革新。但在此之前,期望在欧洲扩大电动化车型产线的日产,仍需要面临严峻的欧洲碳排放法规。

日产Ariya 欧洲汽车新闻

外媒表示,日产曾一度凭借聆风(Leaf)车型成为纯电汽车领域的先驱,但截至今年8月,其只有艾睿雅(Ariya)车型的销量值得关注。

根据数据分析机构Dataforce发布消息,截至今年8月,日产在欧洲的纯电动汽车销量为1.3辆,仅占其总销量的6.5%。而Ariya同期在欧洲的累计销量为1.1万辆,新款Leaf和基于雷诺打造的纯电动车型Micra才刚刚上市,这意味着仅凭借现有车型,日产将远不足以满足碳排放标准而面临高额罚款。

作为日产的最新合作对象,比亚迪同期的销量为9.5万辆,其中约60%为纯电动汽车,其余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从整个欧洲市场来看,尽管今年欧盟对原定于今年实行,且极其严格的汽车碳排放标准开放了3年缓冲期,但在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及欧洲电动车市场增速不及预期的背景下,众多传统跨国汽车制造商仍需要尽快解决碳排放平衡问题。

特斯拉在欧组建排放积分池 彭博社

此前,除了日产雷诺在联盟内的碳排放共享外,包含丰田、福特、Stellantis等车企在内的联盟成员还选择与在欧销量颇高的特斯拉合作,组建了排放积分池。

不过,随着今年马斯克的言论引发的立场对立,以及特朗普贸易战带来的地缘贸易冲突,特斯拉在欧销量已经连续数月下滑。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统计,今年6月,特斯拉在欧洲地区新车注册量为3.48万辆,较去年同期的4.51万辆下滑22.9%。这无疑为特斯拉在欧洲维持庞大的碳排积分池带来了困难。

与之相对应,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则迅速取代特斯拉的地位,成为欧洲车市的新亮点。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欧洲核心14国电动车销量总计为140.7万辆,同比增长7.4%;其中中国品牌电动车在欧销量为21.2万辆,市占率超过15%。

根据欧盟规定,汽车制造商可以在今年年底前组建适用于2025年销量的联盟。所以,今年也有越来越多的跨国车企开始选择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合作解决碳排放量问题。

欧盟文件显示,不久前,韩国汽车制造商双龙汽车(KG Mobility)也在欧洲与小鹏汽车建立了联盟。

除特斯拉以外的另一大联盟为梅赛德斯-奔驰运营,其主要合作对象为与吉利共持股份的Smart,以及吉利集团旗下的沃尔沃和极星(Polestar)。

除了上述车企外,雷诺和大众也已经于2024年底表示对参与碳排放共享持开放态度。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