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21 16:53
(来源:中国电力报)
转自:中国电力报
10月20日凌晨1时39分,南充市高坪区江陵镇,成达万高铁(南充段)重要电力迁改工程收官项目——500千伏南充—长坪山变电站间线路(简称“南长二线”)成功送电。与原设计线路相比,包括南长二线在内的7条超高压或高压线路后退了6公里。
后退缘由要从一条“鸟道”说起
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位于江陵镇的凤仪湾生态湿地区都将迎来黑脸琵鹭、黑鹳等在内的3万多只候鸟,近60余种,几乎涵盖四川盆地北部绝大部分水鸟种群。
这条嘉陵江流域候鸟迁徙的必经“鸟道”,让高铁建设者们犯了难。
“仔细比对图纸与实地环境后,我们认为迁徙候鸟可能因接近或撞击高压线路而伤亡。”中铁设计集团公司成达万铁路三电及管线迁改工程南充项目部经理李沛回忆。
据监测数据,该区域候鸟的迁徙习惯高度集中在40至45米。西华师范大学生态研究院院长周材权教授认为,这一高度和高压、超高压导线的辐射范围重叠,辐射磁场可能导致候鸟迁徙途中发生方向紊乱。
选择题摆在面前
一条是发展之路。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成达万高铁对四川意义重大,更是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
一条是生态之路。从曾经的盐碱滩涂到如今的生态湿地,这条供候鸟迁徙的“鸟道”不仅让凤仪湾焕发新生,更对嘉陵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至关重要。
若更改设计线路,意味着成本增加和工期延后。但没有任何犹豫,从地方政府到项目企业迅速形成共识:高铁建设“让路”,确保候鸟“回家”。
南充市发展改革委(市铁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邀请专家学者和施工单位多次实地勘测计算并经过一年多的论证后,方案最终敲定:将涉及的7条高压和超高压迁改线路进行“拐弯”,使其与湿地区保持700米以上距离,累计位移6公里;在满足高铁安全运行需要的基础上尽量降低新建铁塔和高压线高度,从根本上降低鸟类撞线风险和辐射磁场影响。
10月1日,改迁工程启动;17日,全新的电线、铁塔架设完毕,并装上航空灯、航空球等警示设施;20日,成功送电投用。
20日上午,李沛又特意去了一趟凤仪湾生态湿地区,惊喜地拍到了水中嬉戏的斑嘴鸭群,一颗悬着心终于落了地:“‘鸟道’保住了!”
南充市林业局相关监测情况显示,近日包括斑嘴鸭、小天鹅、崖沙燕等在内的部分候鸟已出现在凤仪湾生态湿地区。“我们会对湿地今冬候鸟越冬进行持续监测和关注。”该局总工程师刘家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