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守护国家时间基石,泰晶科技铸就“中国心跳”

2025-10-21 09:21

近日,关于美方攻击中国国家授时中心的报道,揭示了大国竞争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沿:时间战略资源控制权的争夺。国家授时中心,作为中国的时间原点,其产生的“北京时间”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灵魂,是金融、通信、能源等国家命脉行业同步运行的基准。攻击授时中心,其战略意图非常明确:通过瘫痪对方的“时间感官”,使其社会运作、军事行动和经济活动陷入全局性混乱。

在这场关乎“时间主权”的较量中,人们将目光聚焦于顶级的原子钟和卫星信号。然而,一个更深层、更基础的战略要素决定了这场争夺的最终韧性——那就是遍布于从尖端武器到日常手机中的晶体振荡器(晶振)。

授时系统与晶振

现代社会的精密计时建立在一个由授时系统与晶振构成的分层体系之上:

本地守时是基础

当设备无法接收外部授时信号时,其内置的晶振便成为独立的“心跳”,负责维持计时。晶振的稳定性(如恒温晶振OCXO)直接决定了设备在“失联”期间的时间精度。

同步校准是关键

由于晶振存在微小误差且会随时间漂移,需要外部授时信号(如北斗卫星)定期对其进行校准,将本地时间“拉回”正轨,确保亿万设备的时间保持一致。

分层体系是结构

整个时间网络呈金字塔结构:

塔尖:国家授时中心的原子钟,提供终极时间基准。

中间:通信基站等关键节点,接收卫星授时并用高性能晶振守时。

底层:手机等海量终端,间接获取时间并用晶振在两次同步间维持运行。

总而言之,晶振与授时共同构成了现代数字社会的时间基石:授时系统如同统一号令的“原子钟”,通过卫星、网络向全球分发标准时间;而晶振则是嵌入每个电子设备内部的“心跳”,在接收授时信号校准的同时,为设备提供独立的本地计时。二者协同形成"中央授时+终端守时"的分层体系,确保国防安全、通信网络、金融系统、工业与电网等关键领域保持精准同步。这个精密的时间网络既是技术基础设施,更已成为关乎国家经济运行和国防安全的核心战略资源。

在这一关乎国家安全的战略链条中,终端守时能力的强弱,最终取决于一颗颗小小晶振的精度与可靠性。因此,大力发展自主可控的高端晶振产业,已不仅是技术议题,更是国家安全的战略必需。作为中国时频领域的核心企业,泰晶科技深知肩上的重任,我们致力于攻克高精度晶振的技术壁垒,我司研发生产的高精度、高稳定性晶振(如恒温晶振(OCXO)、温补晶振(TCXO) 等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北斗导航、5G通信、智能电网等关键领域,为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筑牢时间基石,让国家安全命脉的每一次搏动都精准可靠、永续不停。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