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21 16:57
(来源:台海网)
转自:台海网
九月的云水谣,晨雾还没散尽,青石板路就沾了桂花香。我背着音乐课本、提着航拍设备,走进长教平安希望小学的校门,以中国平安“与希望同行”支教志愿者的身份,开启了人生中第一次支教旅程。出发前的忐忑,在见到孩子们的瞬间烟消云散——那一双双清澈的眼睛,像山间未被惊扰的泉水,满是对知识的渴望,也藏着对家乡故事的骄傲。
站上三尺讲台,我成了孩子们的音乐老师。从认五线谱到唱童谣,本担心枯燥的乐理知识,竟在孩子们的专注里变得鲜活。他们跟着我拍手打节奏,连最腼腆的孩子,也会偷偷跟着哼旋律。有个孩子举着画着土楼的纸问:“老师,能把土楼的故事唱进歌里吗?”这话让我忽然懂了平安教育公益“与希望同行”的初心——我们带来的不只是音乐,更是帮孩子们把家乡的美好与智慧,变成能被听见、被看见的力量,让山里的梦想有机会飞向更远的地方。
课余时,我总爱举起航拍器。镜头升空,云水谣的风光缓缓铺展:蜿蜒的溪流绕着古厝,圆形的南靖土楼静静立在田野间,那厚重的墙体、精巧的结构,藏着客家人世代的生存智慧,是团结与坚韧的象征。但比风景更动人的,是镜头里的孩子们——操场上,他们围坐做漆扇手工,颜料在扇面上勾勒土楼与云朵;课堂上,他们挺直腰背,眼神亮得像星星;介绍家乡时,孩子们更是格外认真,有的讲土楼“是客家祖先智慧的结晶”,有的骄傲地说“长教小学的‘长教’,是长远教育的意思”,还有的笑着讲“云水谣以前不叫这名,而是因2005年电影《云水谣》在此取景杨名而正式更名为‘云水谣’,现在好多人都来这儿游玩”。我把这些画面一一记录,孩子们凑过来盯着屏幕,叽叽喳喳地讨论,有个孩子拉着我的衣角说:“老师,把这些拍下来,让山外面的人都知道我们的家乡有多棒。”原来,我以为自己是来“给予”的,却在不知不觉中被孩子们“滋养”——我想为他们拓宽视野,他们却用最纯粹的热爱,让我重新看见平凡生活里的珍贵与力量。
五天的时光转瞬即逝,离别那天,孩子们把亲手做的漆扇、画满土楼的纸塞到我手里,有的还红了眼眶。抱着这些沉甸甸的礼物,看着航拍器里存满的画面,我忽然明白,这场支教从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一场双向的成长与奔赴。站在讲台前,我真正体会到“教学相长”的重量:我教他们音乐,他们教我保持纯真;我为他们描绘世界,他们为我点亮心灵。这不仅是一次公益行动,更是一场关于生命价值的深刻修行。
如今想起云水谣,耳边仍会响起孩子们的歌声,眼前仍会浮现航拍镜头里的土楼与笑脸。中国平安“与希望同行”的支教路,从来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用爱搭建桥梁,让希望在山海间流动。这段短暂的相遇,早已成为我心里的一束光——它让我懂得,教育的本质,是让每个生命都能被看见、被照亮,是让爱与希望在彼此心中扎根、生长。而这份从云水谣带走的温暖与力量,也会陪着我继续前行,去成为更多人的“光”,就像平安教育公益所坚持的那样,让希望永远与每一个追光者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