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21 10:40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来源:邯郸日报)
转自:邯郸日报
河北日报记者 陈正
今年,邯郸以绿色金融创新为牵引,金融、产业两端发力、互促互进,通过点上创新、线上贯通、量上突破,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提供新动能。截至二季度末,该市绿色贷款余额924.19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9.63%;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6.6%,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2.84个百分点。
点上创新——
打造绿色金融改革“试验田”
今年,邯郸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助力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成立金融“五大篇章”工作委员会,建立健全绿色金融发展机制,依托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评价体系以及绿色账户等创新制度,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绿色信贷产品、探索服务新模式。
“绿色账户为主动提升环保绩效的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潘正道介绍,今年3月,曲周县中驰新材料有限公司因绿色账户总值在全市炭素行业排名靠前,凭借“排污权+固定资产(排污许可证)”复合质押模式,获得1000万元贷款,为辖区绿色企业融资提供了范例。
今年9月4日,邯郸出台《创建绿色金融城市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全市80%以上金融机构设立绿色金融专岗,实现绿色金融专岗县域全覆盖,初步建成企业环境信息与金融系统互联互通机制。邯郸成为全省首个制定系统性创建绿色金融城市行动方案的城市。
行动方案提出,聚焦钢铁、建材、焦化等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和新能源、生态修复等绿色产业培育,建立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强化信息披露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金融服务框架。
邯郸将企业绿色账户作为信贷业务审批、额度测算、利率定价的重要参考因素,鼓励A级旅游景区创建零碳景区,推动绿色产业园区建设,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市级绿色项目库首批入库项目等。计划到2027年,该市市级绿色项目库首批入库项目不少于50个,并试点开展排污权、用能权等环境权益融资创新,落地案例不少于3个。到2030年,全市绿色贷款占全部贷款比重逾20%,实现重点行业企业和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全覆盖。
线上贯通——
激活绿色产业新动能
今年,邯郸将“一县一特”“一县一品”“一品一播”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抓手,围绕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标准化要求,为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目前,该市42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中,绿色低碳产业占比超六成。
为支持县域特色产业绿色升级,中国人民银行邯郸市分行以永年区为试点,促成8家金融机构与永年区政府签订《关于金融支持永年区紧固件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合作协议》,10家金融机构与26家紧固件产业集群企业达成授信意向502.4亿元。在武安、曲周特色产业集群专场政银企对接会上,授信超100亿元。
园区企业进行节能改造、碳管理体系建设急需长期资金。针对这一问题,今年6月,华夏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联手设立促进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项目,武安工业园区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园区。
目前,华夏银行为太行钢铁重组搬迁、新兴铸管全钒液流储能等9个项目提供了从规划到融资的“一站式”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