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21 10:49
(来源:中国航空报)
近日,中国国航、中国东航、南方航空、春秋航空、吉祥航空、海南航空等多家上市航司披露今年前三季度运营情况。从航司的视角来看,1~9月主要客运航司在运力投入、旅客周转量等重点指标上集体同比提升。
从旅客运输量(载客人数)指标来看,市场格局同样呈现出多元化的竞争态势。三大航依然占据客运量的主体,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南方航空以13046.3万人次的运输量位居榜首,中国国航紧随其后,运送旅客11986.9万人次,中国东航为11332.1万人次,海航为5374.9万人次。民营航司中,春秋航空旅客运输量分别为2426.3万人次,吉祥航空为2076.6万人次。从总体旅客运输量增幅来看,各航司普遍超越2019年水平。春秋航空和中国国航的旅客量增长尤为迅猛,较2019年同期分别大幅增长45.0%和39.0%,显示出强大的市场吸引力。南方航空和中国东航也实现了14.8%和15.7%的稳健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吉祥航空虽然旅客量较2024年同期有-1.9%的微降,但相较2019年仍实现了24.7%的显著增长。
2025年,国际及地区航线的恢复成为驱动行业增长的核心引擎。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六大航司的国际旅客运输量均实现了显著增长。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和2019年同期对比,这更能反映出国际业务的真实复苏水平。吉祥航空在国际航线上的表现最为亮眼,其前三季度国际旅客运输量较2019年同期暴增66.6%,显示出其在国际市场,特别是亚洲中短程航线上的精准布局和快速响应能力。春秋航空和中国东航也表现不俗,国际旅客量较2019年分别增长了19.1%和16.9%。中国国航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同比增长7.7%。然而,并非所有航司的国际业务都已完全复苏。南方航空的国际旅客量比2019年微增1.0%,而海南航空则仍有-29.3%的较大差距。这种分化反映了各航司不同的航线网络结构、机队配置以及在不同区域市场的恢复策略。
客座率是反映航司盈利能力和运营效率的关键。2025年前三季度,六大航司的客座率均保持在80%以上的高位水平。春秋航空凭借其低成本运营模式,以91.3%的客座率一骑绝尘。吉祥、南航、东航的客座率也均超过85%,显示出良好的市场需求。与2019年相比,南航和东航的客座率分别提升了2.6和3.0个百分点,表明其在运力增长的同时,运营效率也有所优化。而国航、海航、吉祥和春秋的客座率则与疫情前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这可能意味着,在快速扩张和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部分航司为抢占市场份额,可能采取了更为激进的定价策略,导致客座率的提升面临瓶颈。尽管客座率高企,但燃油成本、汇率波动以及日益激烈的票价竞争,仍将是考验各航司最终盈利能力的重要变量。
衡量航司运营规模的核心指标——可用座位公里(ASK),在2025年前三季度展现了行业的整体扩张趋势。数据显示,五家航司的ASK均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其中,民营航司的扩张步伐尤为引人注目。春秋航空和吉祥航空的ASK分别较2019年同期大幅增长43.7%和41.6%,显示出其在市场复苏期的强大扩张能力和灵活的市场策略。相比之下,三大国有航司(国航、南航、东航)的增长则相对稳健,较2019年分别增长28.0%、12.5%和18.8%。而正在进行重整后战略调整的海南航空,其运力规模较2019年同期仍有-10.7%的差距,反映出其运力恢复尚需时日。与2024年同期相比,所有航司均实现了ASK的正增长,其中春秋航空以11.1%的同比增速位居第一,再次印证了其作为低成本航空龙头的增长活力。
作为衡量实际客运需求的核心指标,收入客公里(RPK)在前三季度同样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与运力投入(ASK)的趋势相似,除海南航空外,其余五家航司的RPK均已超越2019年同期水平,显示出旅客出行需求的实质性恢复。民营航司再次领跑增长,春秋航空和吉祥航空的RPK较2019年同期分别大幅增长42.9%和41.2%,反映出其高效的运力消化能力。三大航中,东航和南航的RPK恢复情况也优于运力恢复,较2019年分别增长23.1%和16%。
机队规模的变动反映了航司对未来市场的预期。2025年前三季度,六大航司累计净增飞机85架,总机队规模达到3340架。南航和国航的机队规模最为庞大,分别达到956架和946架,位列第一梯队。从引进和退出的结构来看,各航司的机队扩张策略趋于理性,更注重机型优化和效率提升。窄体机,如空客A320系列和波音737系列,依然是机队引进的绝对主力,这符合当前国内及周边国际市场占据主导的趋势。同时,国产大飞机C919和C909的交付也在稳步推进,南航和东航的机队中已包含多架国产商用飞机,显示出航司对国产飞机的信心。值得注意的是,春秋航空和吉祥航空在前三季度仅引进新飞机而无飞机退出,体现了其清晰的成长型战略。而三大航和海航则在引进新机的同时,也在加速淘汰老旧机型,以优化机队结构、降低燃油成本和维护开支。
与客运市场的火热形成对比,航空货运市场在2025年显露出增长放缓的迹象。尽管所有航司的货邮运输量同比2024年均实现增长,但其增速已不如前两年强劲。然而,在整体放缓的趋势中,民营航司再次展现了其灵活性。吉祥航空和春秋航空的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速分别高达20.6%和15.4%,远超三大航。与2019年相比,春秋和吉祥的货运量增幅更是达到了惊人的45.8%和35.1%。这主要得益于其不断扩张的客机腹舱资源,以及在部分高价值货物运输市场的积极开拓。三大航中,东航货运量较2019年增长17.6%,表现突出,总体来看,随着全球供应链逐步恢复常态,海运价格回落,航空货运市场面临的竞争压力正在加大,未来增长将更多依赖于高附加值、时效性强的特种货物运输。(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