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美国信贷市场的“裂痕”

2025-10-21 09:50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天风研究,作者:谭逸鸣团队

天风认为,系统性危机的风险仍可控,再现一次“次贷危机”的概率低。大型银行和核心金融系统尚稳定。当前美联储政策利率上限4.25%,后续有很大宽松空间,一旦风险升级,只要美联储救市,问题或可在短期内解决。

2025年9月-10月,美国连续三起金融“爆雷”,令市场对金融危机的担忧情绪发酵,银行股大跌,也让市场回想起2023年的“硅谷银行”危机。

美国三起金融“暴雷”事件,引发金融风险担忧

1、9月10日美国次级汽车贷款机构Tricolor申请破产,导火索是利用汽车贷款资产“重复质押”融资。

2、9月28日美国汽车零部件龙头FirstBrands申请破产,主因在供应链金融中作假,黑箱融资,高杠杆,账外融资不透明。

3、10月16日,美国两家区域性银行,锡安银行(ZionsBancorp)和西部联合银行(WesternAlliance?Bancorp),曝出重大信贷欺诈和坏账事件。

10月16日,标普地区型银行精选行业指数下跌6.3%,但标普500跌幅较小,反映风险集中于地区型银行,大型银行和其他行业股受影响有限。

2023年硅谷银行危机vs2025年信贷风暴

本次的美国私人信贷风险,和硅谷银行(SVB)风险有本质不同。SVB倒闭的传导链:美联储大幅加息→银行资产端的长债价值大跌,资产负债错配,利率风险暴露→客户企业集中提款挤兑,银行流动性枯竭。

虽然本次金融风险事件,也是以机构接连“爆雷”为特征,但成因存在明显区别,本次传导链条为:经济放缓导致信贷质量恶化→贷款坏账→金融欺诈、高杠杆融资、信贷风控失守等问题暴露→结构化工具,令亏损扩散。

怎么看待“信贷爆雷”的后续风险

首先,我们认为“信贷爆雷链”或尚未结束,短期内,风险或进一步发酵。

虽然当前的“爆雷”是个例,但也反映出当前美国金融市场的“多层脆弱性”:1)疫后大量的私募信贷、CLO、商业地产抵押证券的发行。

2)底层资产质量恶化,尤其是汽车、商业地产、中小企业贷款领域。车贷/抵押贷款/企业私募信贷若集中违约,风险或沿着“证券化”链条扩散。

3)风控不足。中小银行的监管缺陷,“影子信贷”体系风险蔓延;投资管理公司的风控和尽职调查的不足,购买了存在问题的结构化产品。

但我们认为,系统性危机的风险仍可控,再现一次“次贷危机”的概率低。大型银行和核心金融系统尚稳定。当前美联储政策利率上限4.25%,后续有很大宽松空间,一旦风险升级,只要美联储救市,问题或可在短期内解决。

当前各项信用风险指标的表现尚可,表明风险基本可控。美国证券化产品的期权调整利差(OAS)目前继续下行;企业债的信用利差小幅上行。

如果风险发酵,对资产价格有何影响?

美股:预计先跌后涨。短期内或因金融风险而再次震荡,影响主要集中于银行和金融板块;中长期看,美股更核心的问题仍在于AI叙事的兑现。

美债收益率和美元:趋于下行。若风险升级,或加速美联储降息,推动美债收益率和美元下行,美债期限利差上行。

黄金:受益于避险情绪的推动上涨。新兴市场:预计情绪受美股影响,新兴市场权益或亦先跌后涨;新兴市场的债券收益率或下行。

风险提示美国金融风险超预期,特朗普政策超预期,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


注:本文来自天风证券于2025年10月21日发布的《美国信贷市场的“裂痕”》,分析师:谭逸鸣 S1110525050005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