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20 21:37
(来源:金融小博士)
向地球深部进军,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国家战略与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十五五”规划即将拉开帷幕,深地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为何 “十五五” 必须重视深地经济?(资源、战略、技术、全球四维透视)
(一)资源缺口:浅地枯竭倒逼深地 “掘金”
我国浅部(<1000 米)资源开发已近极限,核心资源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深地成为唯一补给源:
能源安全底线:油气对外依存度长期超 70%,而塔里木、四川盆地 8000 米以深油气资源占全国总量 80% 以上,仅四川万米深天然气资源就超 5 万亿立方米,可满足我国 20 年消费需求。
战略矿产储备:新能源汽车关键矿产(锂、钴、镍)浅部储量仅够支撑 15 年,地下 2000 米开采可使固体资源供给量翻倍,如江西宜春深地锂矿探明储量达 500 万吨。
替代能源潜力:深地 3000 米以浅地热资源量相当于 860 万亿吨标准煤,是我国年能耗的 2600 倍。
(二)战略价值:国家安全的 “地下屏障”
1、资源安全压舱石:若深地油气商业化开采实现,可使油气对外依存度降至 50% 以下,每年减少进口支出超 3000 亿美元。
2、空间拓展新维度:我国城市地表空间利用率已达 35%,地下综合体、交通、IDC(数据中心)可释放千万级平方米空间,如上海地下 200 米综合体项目已节省地表土地 1200 亩。
3、 应急保障核心区:苏盐井神 1000 米深盐穴可建设储气量超 10 亿立方米的储气库,相当于江苏省 3 天用气量,能抵御 3 个月以上的能源供应中断。
(三)技术突破:从 “卡脖子” 到 “领跑” 的质变
我国已攻克深地开发十大核心技术,实现全链条国产化替代:
(四)全球竞争:深地话语权的争夺战
发达国家已将深地列为国家战略,我国正实现弯道超车:
深地经济战略崛起:万亿级赛道的投资机遇与核心标的解析
随着浅表资源枯竭、城市化进程加速及科技革命推进,“向地球深部要资源、拓空间、保安全”已成为国家战略选择。作为与“深海”“深空”并列的三大战略前沿,深地经济正从“概念”迈向“产业化”,孕育着资源开发、空间利用、科技突破三大主线的万亿级投资机遇。本文结合最新政策导向、产业动态及标的表现,拆解深地经济的投资逻辑与核心标的。
一、深地经济的战略底色:四大需求驱动的黄金赛道
深地经济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国家战略需求与技术突破共振的结果,其核心驱动力体现在四方面:
资源安全刚需:我国铜、金、铁等战略性矿产对外依存度超70%,浅部资源枯竭倒逼向3000米以下深部要资源(如深部金属矿、地热能、油气)。
空间拓展迫切:超大城市地表饱和问题凸显,地下交通(深层地铁)、物流(地下隧道)、数据中心(恒温恒湿)等地下空间开发,是解决“大城市病”的关键。
安全升级需求:核设施、能源储备库入地可抵御自然灾害与军事威胁,锦屏地下实验室(埋深2400米)已成为全球最深地下科研平台。
科技前沿探索:地球深部藏着生命起源、地震机制等终极科学问题,“地壳一号”万米钻机等装备推动基础科学进步。
二、深地经济产业链拆解:三大主线与核心标的
深地经济覆盖“资源开发—空间利用—技术支撑”全链条,当前市场聚焦超硬材料、深地能源开发、深地矿产装备、深地空间利用四大高景气细分赛道,相关个股已率先启动。
(一)超硬材料:深地开发的“牙齿”,板块强势领涨
深部资源开发(如3000米以下金矿、油气井)对钻头、刀具的硬度、耐磨性提出极致要求,超硬材料(金刚石、立方氮化硼)是核心耗材。该板块技术壁垒高、需求刚性强,近期资金关注度最高。
核心标的解析:
黄河旋风:国内超硬材料绝对龙头,金刚石单晶产能全球第一,产品覆盖深部油气钻探、矿山开采全场景。公司“超高压合成装备及工艺”技术国际领先,客户包括中石油、中海油等能源巨头,深度受益于深地钻探需求爆发。
力量钻石:工业金刚石与培育钻石双轮驱动,工业级金刚石纯度达99.9%,在高精度钻探领域逐步替代进口,技术指标对标国际一线品牌。
中兵红箭:军工背景加持,超硬材料技术军转民优势显著,旗下子公司在深部采矿刀具领域市占率超30%,订单稳定性强。
四方达:深耕金刚石复合片(PDC)研发,产品在深部页岩气钻探中表现优异,与石化机械等装备商形成协同。
(二)深地能源开发:油气与地热的“掘金铲”,板块热度攀升
深地能源开发聚焦深部油气(页岩气、致密油)与干热岩地热能开采,其中石油钻头、螺杆钻具是核心工具,随深地油气田开发提速需求激增。
核心标的解析:
石化机械:中石化旗下装备平台,覆盖石油钻头、钻采设备全链条,其“超深井钻头”可耐受200℃高温、140MPa高压,适配塔里木盆地8000米超深油气田,技术对标斯伦贝谢。
安控科技:专注油气田自动化控制,其“深地钻井智能控制系统”可实现远程操控,降低高危环境作业风险,已在中石油西南油气田试点。
德石股份:螺杆钻具领域隐形冠军,产品耐温性、扭矩性能优于同行,已应用于塔里木盆地超深井,绑定中石油订单放量。
(三)深地矿产装备:智能化、无人化升级,龙头抢占先机
深部矿产(如胶东半岛3000米以深金矿)开采面临高地压、高渗透压挑战,智能化装备(无人采矿机、智能掘进设备)是降本增效关键。
核心标的解析:
三一重工:工程机械龙头,推出“无人矿卡”“智能掘进机器人”,在山东黄金、紫金矿业深部矿区试点,降低人工成本40%以上,市占率快速提升。
柳工:矿车与挖掘机双线布局,其“深层矿山专用挖掘机”适应高海拔、低氧环境,在西藏驱龙铜矿等深部矿区表现突出。
中信重工:矿山装备技术领跑者,“超深竖井全断面掘进机”可破解3000米深竖井施工难题,填补国内空白,已参与多个国家深地资源项目。
南矿集团:矿机装备细分龙头,智能分选设备在深部矿产加工环节广泛应用,助力资源回收率提升至85%以上。
(四)深地空间利用:城市“地下经济”的新蓝海
地下空间开发聚焦交通、储能、科研等场景,相关装备与规划企业迎来机遇。
核心标的解析:
地铁设计:深层地铁规划与设计龙头,参与广州、深圳等城市超深层地铁(埋深超50米)项目,技术储备覆盖复杂地质条件。
苏盐井神:盐穴综合利用标杆,利用地下盐穴建设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单穴容量可达百万千瓦级,契合“双碳”下的新型储能需求。
风险提示:技术研发不及预期;深地开发成本高于预期;政策落地进度放缓。
【免责声明】本文引用官方媒体和网络新闻资料,如有错误,请以最新信息为准。本文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交流探讨,请审慎阅读。市场有风险,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理性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