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ESMO炸场!中国ADC“一哥”亮剑

2025-10-20 20:18

引领者,从不止步于既有高度。

从科伦博泰连续BD(交易总额累计超百亿美元)开始,整个行业逐渐看到创新药的“反攻”:原来中国有这么多好产品。

从芦康沙妥珠单抗(sac-TMT)成为同时获批乳腺癌与肺癌的首个TROP2 ADC开始,一款根植中国、面向全球的实体瘤大药,呼之欲出。

而当“肿瘤治疗风向标”——2025 ESMO大会聚光灯点亮,科伦博泰(06990)的ADC产品以3项最新突破性摘要(LBA)和6项前沿壁报阵容亮相,全行业看到:中国已经诞生一家既有明星ADC商业化产品,又有“成熟+首创”靶点ADC矩阵,且能在广阔实体瘤领域实现高产出、高转化的创新药企。

01ESMO时刻:ADC全面起舞

如果说,今年6月的ASCO年会,让业界知道了科伦博泰自研的TROP2 ADC——芦康沙妥珠单抗成为全球明星产品的潜力,那么10月ESMO大会上TROP2 ADC、HER2 ADC、CLDN18.2 ADC的集体亮相,则是科伦博泰专有ADC及新型DC技术平台OptiDCTM实力和研发效率的深度释放。

本次ESMO大会上,TROP2 ADC芦康沙妥珠单抗有两项III期临床研究入选LBA并作口头报告,均为支持新适应症上市的关键临床数据。备受瞩目的是,其中一项支持二线治疗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研究(OptiTROP-Lung04)以重磅主席论坛(Presidential Symposium)口头报告作了展示,足见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认可。

OptiTROP-Lung04旨在评估芦康沙妥珠单抗单药对比培美曲塞联合铂类用于经EGFR-TKI治疗失败的EGFR突变NSCL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表明,与当前标准化疗方案相比,芦康沙妥珠单抗单药治疗的PFS和OS均取得了显著统计学意义与临床意义的改善,能切实提升患者的总生存获益。这一积极结果,使其成为全球首个针对二线EGFR突变型NSCLC人群实现PFS与OS双重获益的ADC药物,填补了该治疗领域长期存在的关键空白。

当前,肿瘤治疗药物的研发核心重新聚焦——不仅要PFS获益,更要OS的长期获益。从监管层面看,FDA对OS数据的要求也日益严格。然而,二线EGFR突变型NSCLC现有治疗药物的OS表现参差不齐,相较于标准化疗均不能达到OS明显获益。在此背景下,芦康沙妥珠单抗的这一进展,无疑是肿瘤治疗新阶段的历史性突破。

而此前,芦康沙妥珠单抗三线治疗EGFR突变NSCLC已上市,二线的获批,也将进一步填补EGFR-TKI耐药后的治疗空白。

除肺癌领域外,芦康沙妥珠单抗在乳腺癌领域也传来捷报:其二线及以上治疗HR+/HER2-乳腺癌的随机、多中心III期OptiTROP-Breast 02研究同样入选LBA并作口头报告。芦康沙妥珠单抗的首个上市适应症为三阴性乳腺癌,若能叠加HR+/HER2-乳腺癌的获批,该产品将覆盖乳腺癌两大核心亚型,有望成为乳腺癌治疗领域的“基石药物”。

还有一项支持HER2 ADC博度曲妥珠单抗(A166)上市的III期研究(KL166-III-06)入选LBA并作口头报告,旨在评估A166单药对比T-DM1二线及以上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显示,A166对比T-DM1在PFS上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改善,OS也同样体现出了获益趋势——这一结果支持其成为首个全面覆盖二线及以上HER2 阳性乳腺癌人群的国产HER2 ADC。

除了入选LBA,科伦博泰另有6项研究以壁报形式作展示。

其中,CLDN18.2 ADC产品SKB315是首次亮相ESMO,它剑指肺癌、乳腺癌之外的又一款大适应症——胃癌。胃癌是全球发病率第五、死亡率第四的恶性肿瘤,而中国更是胃癌高发国家。在此次ESMO大会上,科伦博泰首次公布了SKB315的临床数据(针对经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实体瘤患者),初步结果惊艳。

数据表明,SKB315的整体疗效处于同类产品第一梯队。在安全性上,SKB315采用新型TOPO1抑制剂和高药物抗体比(DAR)设计,linker-payload系统在血液循环中更稳定,可减少对正常胃组织的毒性。因此,SKB315有望凭借优异的“疗效-安全性”平衡、跨癌种覆盖以及联合治疗潜力,在激烈的国产CLDN18.2 ADC竞争中占据差异化优势。

另外还有5项壁报展示了研究成果,适应症中包括K药曾经遇挫的癌种——前列腺癌,与芦康沙妥珠单抗的联合方案正逐渐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变量。ESMO上展示的II期研究显示,芦康沙妥珠单抗+K药联用方案在对应人群中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与可管理的安全性,中位rPFS、DCR显著优于当前mCRPC二线推荐疗法。

02从ADC到novel DC的跃迁逻辑

当下,ADC进阶面临三大现实。

其一,成熟靶点上的突破仍是催生重磅品种的关键,但同质化竞争已经白热化。如果想要进一步兑现全球商业价值,只有真正的佼佼者,才能争取到机会。

其二,ADC的技术平台价值大过单一产品的价值,单个产品的价值会随着靶点同质化而降低。而突围的方式,要么做到同赛道全球前三,要么有技术底盘,基于临床需求去打造靶点稀缺、技术领先的蓝海品种。

其三,ADC的研发策略离不开生物工程技术、临床、生产与质量管理、商业化等体系化能力的搭建。

一位受访者曾对E药经理人表示,“科伦博泰是业内少有的在研发、生产、商业化上执行力强、衔接度高的创新药企。”在ADC领域,从小分子制药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上的积累开始,到项目差异化优势的步步夯实,再到商业化产品的快速放量、管线矩阵的完整可持续,科伦博泰已经稳居国内第一梯队。

拆解其在ADC及新型DC领域的布局,可清晰看到三个核心层次:

层次一,平台赋能,从源头打造“更优解”。

科伦博泰ADC的研发起点并非简单模仿,而是基于自主开发的OptiDC™技术平台。该平台的优势在于实现药物结构和分子设计的全方位优化——包括抗体选择、连接子稳定性以及载荷释放的精准控制,从源头上扩大了“治疗窗口”。

依托这一平台,科伦博泰率先在TROP2、HER2、CLDN18.2 等成熟靶点上推出ADC产品,且在多个实体瘤中展现出优异的临床数据——这不仅验证了技术平台的可靠性,更为后续适应症扩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层次二,在“大癌种”里做出“大品种”。

如果说平台是“起点”,那么能否在大适应症中做出大品种,直接决定了一家企业的市场高度。科伦博泰在TROP2 ADC、HER2 ADC和CLDN18.2 ADC的布局,均体现了这一点,尤其是TROP2 ADC,几乎覆盖了所有主流实体瘤赛道,而且策略清晰:

单药/联用并行:不仅单药在肺癌、乳腺癌上取得突破,同时积极探索与免疫治疗、靶向小分子的组合策略。

全病程覆盖:从后线到一线治疗层层递进。

全球化临床:通过与默沙东合作开展全球临床试验,快速切入国际一线市场。

层次三,瞄准首创靶点和下一代DC技术,打开未来想象力。

如果说,前两个层次是“可见的价值”,那么第三个层次则是“潜在的未来”。科伦博泰在前沿创新上的探索,已经从单一ADC,扩展到了“新靶点+新机制”的双引擎。

尤其在下一代DC疗法上,正在系统推进双抗ADC、iADC、DAC以及RDC等新型技术路径。通过“多通路打击”,实现杀伤机制的多元化,去解决肿瘤耐药与异质性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科伦博泰已就RDC药物SKB107与西南医大附属医院订立独占性许可协议,该产品已顺利进入临床,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骨转移。另外,公司也将其首款双抗ADC药物SKB571成功授权给了默沙东,加速临床开发进程。

可以说,这三个层次——从技术平台的底层逻辑,到大品种竞争力的搭建、再到多元DC创新产品的探索,使公司具备了在DC时代重新定义肿瘤治疗格局的潜力。

03“由内到外”的三重能力进阶

聚焦当下,身处Biopharma阵营的企业,大多已扛过上一轮周期的锤炼,走通了自己的基本模式,但路径各不相同,挑战也各不相同。

科伦博泰已用千亿市值印证了市场对其创新能力的充足信心,但也构成了持续进化的压力测试:能否持续扩充多元化管线储备、加速产品迭代进程?以及能否在国际舞台上争得重要席位?

面对这些问题,科伦博泰正在用行动作答:

其一,根据疾病图谱的更新,科伦博泰在确保现有大单品竞争力的同时,也在提升产品组合的多样性和抗周期性,打造更多具备“全球话语权”的创新资产。

在研发视野上,科伦博泰不仅在抗肿瘤药物上实现“三新”——新靶点、新技术、新联合,还走进了肿瘤之外的广阔天地,撬动自免等基数同样庞大,但生态培育周期更长、市场更下沉分散的疾病领域,例如开发用于治疗非肿瘤疾病的靶向药,包括已进入临床阶段的单抗,以及正在研发的具有非细胞毒性载荷的ADC。

在产品布局上,公司不仅在夯实DC领域的优势地位,还在保持非DC产品上的稳健步调——抗PD-L1 单抗塔戈利单抗(A166)、国产生物药西妥昔单抗 N01 注射液(A140)已实现商业化;新一代RET抑制剂A400也于近日获 NDA受理。

其二,打通以创新为驱动的可持续盈利生态,为研发管线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保障与战略支持。

今年的半年报显示,科伦博泰已不再依赖单一的BD创收,而是通过“BD+自主商业化”双轨并进,来提升盈利能力。上半年亮眼的销售曲线,正是其商业化团队体系化配置、资金与渠道高效协同的体现。

这种能力的建立,意味着科伦博泰已经具备了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稳定现金流的基本条件,而现金流又反过来为更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和国际化拓展提供“硬支撑”。

其三,加速迈向全球。

科伦博泰通过BD与自建商业化体系,为迈向全球市场铺垫了稳而厚实的路。现阶段,默沙东正密集推进15项芦康沙妥珠单抗全球性III期临床,科伦博泰同步主导推动近10项注册性临床试验,与前者的全球临床进展发生着相互作用;同时,双方共同开展了多项全球性篮子研究。这种跨国临床试验网络的深度互动,已清晰勾勒出一款全球重磅药物的演进路径。

而从更长远来看,科伦博泰的全球化目标不止于“产品出海”,而是坚持塑造产品的全球竞争力,以持续的创新迭代和深化的国际化路径,打开长期天花板。

能够看到,如今的科伦博泰,正通过“产品管线多元化、盈利模式可持续、市场布局全球化” 的三重能力进阶,无限接近于全球成熟Biopharma的运行逻辑。这种“由内到外” 的系统性升级,不仅让其在当前创新药行业的调整周期中站稳了脚跟,更为其在未来全球竞争中抢占了先机——当产品力、盈利力、全球化形成合力,科伦博泰也必将实现从“中国创新先锋”向“全球Biopharma”的实质性跃进。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E药经理人”,智通财经编辑:徐文强。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