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保险板块全线飘红,中国人寿三季度单季盈利预计破千亿

2025-10-20 20:32

10月20日,中国人寿(601628.SH)股价高开高走,最终以4.14%的涨幅收报42.5元/股,并引领保险板块整体飘红。10月19日晚,中国人寿披露三季度业绩预告,公司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预计达1159亿元至1365亿元,同比增速跃升至75%至106%,有望刷新其历史单季度利润规模。

与此同时,新华保险(601336.SH)中国财险(02328.HK)(人保财险)等险企也纷纷公告预增。机构分析,保险行业整体呈现复苏态势,叠加健康险政策红利释放,板块配置价值正获市场重新审视。

投资与利率双轮驱动

中国人寿10月19日晚间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预告称,公司盈利能力实现大幅跃升。根据公告,中国人寿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567.85亿元至1776.89亿元。与2024年同期相比,净利润预计将增加522.62亿元至731.66亿元,同比增幅高达50%至70%。

对于业绩大幅预增的主要原因,中国人寿在公告中解释,公司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稳健投资理念,通过稳健的跨周期布局持续提升投资能力。今年以来,随着股票市场回稳向好趋势巩固,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遇,坚决加大权益投资力度,前瞻性布局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领域,并持续优化资产配置结构,从而实现了投资收益的同比大幅增长。

中国人寿在权益市场的积极动作在半年度数据中已有体现。半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人寿的“股票+基金”合计投资规模已达到9708亿元,较2024年同期大幅增长36%。其中,股票投资规模为6201亿元,同比增长40%。此外,其股票投资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FVTPL)的占比高达77.4%,在A股五家上市险企中处于较高水平。

华泰证券的分析指出,中国人寿在第三季度单季的业绩表现尤为突出,预计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可能达到75%至106%。该机构认为,除了权益投资带来的丰厚收益外,利率环境的变化也为业绩提供了重要支撑。2025年第三季度末,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达1.86%,单季度上行21个基点。公司保险服务业绩受利率影响较大,三季度利率上行,保险服务业绩或亦有较大幅度提升。

东吴证券也持相似观点,预计第三季度的利率上行带动了中国人寿部分VFA(具有分红特征的保险合同)业务转为盈利,对当期净利润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东吴证券同时强调,看好中国人寿作为寿险行业龙头的长期竞争优势,预计随着公司个险营销转型的深入推进,其队伍质态和未来业绩表现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业绩预增公告中,中国人寿还特别强调了其战略层面的布局。公司表示,始终积极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功能,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将发展重心聚焦于价值创造与效益提升。通过持续深化资产与负债的联动管理,深入推进产品和业务多元化,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多险企预增,政策红利再加码

保险行业的复苏并非个别现象。除了中国人寿之外,在A股的五大保险公司中,新华保险此前也发布了三季报预增公告。新华保险公告显示,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299.86亿元至341.22亿元,与2024年同期相比,预计增加93.06亿元至134.42亿元,同比增长45%至65%。

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新华保险也提到,前三季度中国资本市场回稳向好,使得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投资收益,在去年同期高增长基础上继续同比大幅增长,进而实现了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较大增长。

此外,在港股上市的人保财险三季报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与2024年同期相比将增加约40%~60%,2024年前三季度本公司净利润为267.50亿元。公告显示,公司坚定看好中国经济和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在保持流动性安全边际的基础上,公司适度增配具有长期价值的优质权益类资产。受益于前三季度资本市场上涨,公司配置结构的优化放大了市场上涨的正向效应,总投资收益同比增幅较大。

“当前保险行业经营质量逐步改善,稳中向好。”华创证券分析,预计保险行业权益配置中枢有望上行,且有利于长期投资回报水平提升,从资产端缓解利差损压力。同时负债端在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报行合一、结构优化等多措并举下,负债成本有望持续下行。

值得关注的是,健康险领域的政策红利更为行业长期发展注入新动能。在9月底,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允许监管评级良好的健康保险公司,试点提高健康管理在健康保险产品净保费中的成本分摊比例上限;试点健康保险与人寿保险组合销售,更好满足消费者综合保障需求相关产品依法报送备案。

对此,国信证券分析,上述政策意味着分红型重疾险在暂停22年后将重回市场,为保险公司在产品创新和差异化竞争方面开辟新空间。在当前预定利率不断下调的背景下,分红型健康险的“低保底+高浮动”特点,有助于保险公司降低刚性兑付成本,缓解利差损压力。当前公募对保险股持仓仍相对“欠配”,存在较大增配空间。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