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20 18:14
金秋十月的北京,银杏染金、秋阳正好,在这充满收获气息的时节里, 苏州高新区与新华网、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于10月17日,在北京举行三方合作协议签署及项目启动仪式。此次合作,是高新区深化文博创新、布局数字文化产业的重要举措,将为区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按下“加速键”。新华网总裁申江婴,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谭平,苏州高新区党工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杨斌出席活动。
仪式上,苏州高新区与新华网、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正式签署三方合作协议,合作聚焦“数字文博资源版权服务平台”与“中国博物馆‘百城百馆’工程”两大核心项目,三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构建“文博+文创+文旅”产业生态。
多家博物馆、科技企业、文创机构同步签署合作伙伴协议,将共同参与平台建设与工程实施。
根据合作规划,“数字文博资源版权服务平台”将定位国家级文博数字资源枢纽和版权交易服务中心,将实现两大核心价值:让馆藏文物“活起来”,推动文物资源融入现代生活;推动文博IP转化,以“文博+”融合业态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打造传播中华文明的全新载体。
“中国博物馆‘百城百馆’工程”作为文博数字化联盟计划,将联动百座城市、百家博物馆,构建跨区域文博数字生态。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将发挥行业优势,动员全国文博单位共享数字资源,依托平台解决版权确权维权难题,策划高质量数字展览与联合巡展。同时,工程还将全面支持苏州国际博物馆学院建设和落地,助力平台在2030年成为全球最大文化遗产数字服务网络,成为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体抓手。
苏州高新区作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区,“文化+科技”的产业特色鲜明,集聚了中移云、山石网科、蓝海创意云等一批数字文化创新力量,形成了健全的数字文化产业体系。近年来,高新区高度重视文博产业发展,将苏绣、缂丝等苏州特色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持续推动文化产业与数字消费升级。
高新区将与新华网、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携手共进,持续推动“国际博物馆馆长论坛”“国际文物博物馆版权博览会”等重大品牌活动落地,加快“苏州国际博物馆学院”建设,打造国际一流的博物馆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高地。
苏高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