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重新招标!中石化首个绿氢合成氨项目

2025-10-20 15:45

(来源:电池工业网)

10月15日,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乌审旗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二期节能评估报告、碳排放评价、“两高”论证报告编制技术服务(二次公告)》。其中显示,二期项目设计建设规模为光伏发电10万千瓦、风力发电40万千瓦、制氢能力2万吨/年、制氨能力不少于10万吨/

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已于10月9日首次发布招标公告。对比两次公告,核心内容如项目建设规划、投标要求等均保持不变,仅对投标截止及开标时间进行了调整。在首次公告中,投标截止及开标时间定于2025年10月15日09时00分,而二次公告则将时间节点延后至2025年10月21日09时00分。

近年来,在“中国第一氢能公司”战略指引下,中石化的氢能建设在明显加速。早在2020年,时任中石化董事长张玉卓就曾提出“一基两翼三新”战略构想,将触角伸向了万亿氢能产业,奠定了中石化大上氢能的宏伟蓝图。

随后,在2021年中期业绩会上,中石化掌门人马永生明确提出了公司“十四五”期间氢能发展思路:一是规划建设加氢站1000座,加氢服务能力达到20万吨/年;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规划累计制氢产量超百万吨;三是聚焦氢能交通领域和绿氢炼化。

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绿氨产能已突破100万吨/年,较2020年增长超10倍。预计到2030年,全球绿氨年产量将超过2000万吨,至2050年有望突破5.6亿吨,市场潜力巨大。这意味着,绿氨产业已进入加速发展期。

此时,中石化进军绿氨市场,能够进一步打通绿氢合成氨产业链上下游,完善其自身绿氢商业版图。这对于整个绿氨市场而言,中石化有望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技术实力和市场资源,成为绿氨市场发展的“助推器”,带动绿氨产业迈向新的发展高度。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