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20 10:25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文|明明 周成华 赵诣
反内卷政策叙事下,通胀预测框架需兼顾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类逻辑。结合存款活化率、地产销售等领先指标,以及三类主要工业品价格预测,2026年PPI同比或呈现稳步上行的走势;综合猪价假设,国补退坡对非食品项影响测算,2026年CPI同比或震荡为主。预计全年通胀温和回升,对债市影响或更多取决于是否有需求端政策增量。
▍反内卷叙事下,如何看待通胀预测逻辑的变化?
反内卷概念被提及以来,股债两市响应较大,但围绕反内卷政策叙事对通胀的长远影响,市场尚无一致预期。临近年末,债市运行主线仍与经济基本面弱现实背离,反内卷政策叙事在通胀侧的影响将被长债利率如何计价,亦是市场潜在担忧之一。
▍通胀预测方法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PPI自上而下视角对应GDP支出法下,投资需求在价格端的滞后体现,自下而上视角对应国内外市场上黑色、有色、原油等工业品价格变化汇总;CPI自上而下视角对应PPI变动向下游生活消费端传导,自下而上视角对应“猪油”周期主导食品项和非食品项价格的起落。
▍2026年通胀预测之“变”:正确理解“反内卷”影响和变量选取。
本次反内卷行业兼具上中下游,自下而上测算政策影响困难。一方面,下游行业反内卷成效或难以向上游生产端传导,精确测算每一类行业反内卷影响的必要性不高;另一方面,针对每一类商品的详细预测很难做到准确,引入过多变量反而可能引起“精确的错误”。为此我们兼顾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类方法,从宏观经济运行逻辑,以及对指数影响较大的工业品价格出发进行测算。
▍2026年PPI同比预测:反内卷成效下的稳步回升。
自上而下:地产销售、M1同比等领先指标拟合下,PPI同比回升趋势相对明确。自下而上:财政货币双稳,需求端政策缺位环境下,黑色金属价格或企稳为主;原油方面,供给端存在OPEC+增产冲击,全球经济下行压制需求,价格中枢或仍低;有色金属方面,铜矿事故或压制产能,而新能源需求+全球制造业周期景气回升或加大需求。总体来看,2026年PPI同比或呈现稳步上行的走势。
▍2026年CPI同比预测:内需修复偏缓,抬升斜率有限。
自上而下:非食品项同比稳步回升。自下而上:食品项方面,反内卷诉求下,生猪产能调控成效或在H2显现,但猪周期斜率或有限;非食品项方面,国补退坡后,环比动能或有回落。总体而言,2026年CPI同比或呈现N型波动,偏弱格局难改。
▍债市策略:预计PPI稳回升,CPI继续震荡,通胀温和可控,但对利率定价而言或无增量利好。
预计2026年PPI同比稳步回升,而CPI同比继续维持低位波动,通胀整体符合央行强调的“温和回升”诉求。回顾历史,PPI上行而CPI波动环境下的债熊可能仅有2017、2020年两轮,且两轮行情并非完全由通胀上行主导,2026年通胀或难主导利率上行。需密切关注未来需求端增量政策的可能性,若消费、地产、基建等领域政策取向存在变化,不排除下半年通胀加速回升的可能性,届时债市也可能存在预期外的调整空间。
▍风险因素:
货币政策超预期,物价政策超预期,通胀走势超预期。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5年10月20日发布的《债市启明系列20251020—2026年债市将如何定价通胀?》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