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20 07:27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见习记者 涂媛
光电子器件龙头光库科技(300620.SZ)交出了一份超预期的业绩答卷。
10月16日晚间,光库科技披露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净利润1.1亿元至1.21亿元,同比激增97%至117%;实现扣非净利润8027万元至8920万元,同比增长80%至100%。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通过持续的研发积淀及外延并购扩张,光库科技形成了光纤激光、光通讯、激光雷达三大业务协同增长的格局,并在多个领域实现技术突破,驱动公司未来发展。
业绩增速显著提升
根据业绩预告,2025年前三季度,光库科技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1亿元至1.21亿元,同比增长97%至117%;扣非净利润8027万元至8920万元,同比增长80%至100%。
近年来,光库科技业绩表现并不稳定。
2021年至2023年是公司的调整期。受宏观经济波动、光通讯市场需求阶段性萎缩、工业激光器行业需求不足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净利润从2021年的1.31亿元逐年下滑至2023年的5964万元。
转折始于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达9.99亿元,同比大增40.71%;净利润同步回升至6698万元,同比增长12.32%。
2025年,公司净利增速逐季加快。公司上半年净利润为5186.97万元,同比增长70.96%。以此计算,第三季度公司预计实现净利润约5785万元至6902万元,同比增长约127%至171%,增速显著提升。
对于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光库科技称,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推出新产品、开拓国内外客户实现营收稳步增长,另一方面得益于费用管控与降本增效的持续推进。
研发三年半累投4.39亿
业绩高增长的背后,是光库科技对研发的持续加码与技术壁垒的构建。
公开资料显示,光库科技成立于2000年,2017年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核心业务涵盖光纤激光器件、光通讯器件和激光雷达光源模块及器件三大领域。
财报显示,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9993万元、1.24亿元、1.42亿元和7300.62万元,三年半累计投入4.39亿元;各期研发投入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15.57%、17.46%、14.21%和12.23%。
高额研发投入换来了丰硕的技术成果。在光通讯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海底光网络光纤馈通产品实现进口替代,已批量应用于最先进的海底光缆系统,成为全球少数能提供该类器件的厂商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在薄膜铌酸锂(TFLN)调制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打破了海外厂商的垄断。2025年3月,公司宣布AM70超高速薄膜铌酸锂调制器正式批量出货。薄膜铌酸锂调制器是超高速光通信的核心器件,在800G/1.6T光模块升级浪潮中不可或缺。
年内两起并购补链
如果说研发投入是光库科技的“内生增长引擎”,那么战略并购则是其快速拓展版图的“外延扩张利器”。
从历史并购成效来看,2018年收购加华微捷是公司业务转型的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前,光纤激光器件作为核心业务,营收占比长期维持在70%左右;收购完成后,光通讯器件业务逐步成长为“第二增长曲线”,营收占比提升至2024年的39.28%。此外,激光雷达光源模块及器件业务2024年营收占比13.98%,三大业务协同的格局成型。
2025年,公司推出了两起新并购,进一步“补链”,强化各业务板块的协同能力。
6月4日,公司披露公告,拟以“1700万美元+交割时标的公司净现金-标的公司承担的交易费用”为对价,收购武汉捷普100%股权。武汉捷普具备完整的光有源/无源器件制造及封装能力。
8月11日,光库科技再抛并购预案,拟通过发行股份、可转债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苏州安捷讯100%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公告显示,苏州安捷讯与公司同属光通信领域,此次交易将帮助公司拓宽产品布局,提升规模化制造能力与客户覆盖范围。
这两起并购是围绕核心业务的精准补链。武汉捷普的封装能力与光交换机(OCS)技术可与公司光通讯器件形成协同,苏州安捷讯则能强化公司在无源器件领域的优势。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