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20 09:04
转自:中安在线
近日,在合肥长丰县水湖镇孔圩村安置点,一座座装配式钢结构房屋正拔地而起。与传统建房模式不同,这些房屋以钢为框架、搭配轻质墙板,所有核心构件在工厂预制生产,运至现场后像“搭积木”般精准组装。
这种堪比“造汽车”的建房效率,让当地村民感叹:“以前拉沙搬砖就得半个月,工人吃住都得管,现在零件到了专业师傅照着图纸装,7天房子就稳稳当当建好了!”
“这类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房屋,不仅建造速度快,且抗震性能优越、保温隔热良好、绿色低碳环保。”安徽建工集团智能绿色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俊杰介绍,该安置点采用的是安徽建工自主研发的分层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装配率达100%。“甚至可以根据住户需求,灵活设计上下层不同户型,充分满足个性化居住需求。”
凭借高效、环保、节能等显著优势,装配式技术正成为安徽推动住房品质升级的重要载体,让“好房子”从图纸走进寻常百姓家。
提品质,装配式筑牢“好房子”根基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安徽正以建造方式升级推动“好房子”建设提质增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好房子”写入施政纲领,强调“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为住房品质提升指明方向。《安徽省好房子技术导则》进一步细化路径,提出住宅宜采用BIM设计与装配式建造方式,从技术标准层面为“好房子”建设保驾护航。
事实上,安徽在装配式建筑推广上早已布局。2020年起,合肥市范围内所有新建保障性住房、人才公寓以及政府投资总建筑面积超10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全部应用装配式建造技术。
今年初,安徽省在建体量最大的装配式安置房项目——磨店家园三期保障房和园项目竣工交付。该项目采用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体系,装配率达50%以上,交付后获得住户普遍好评。
“装配式建造从很大程度解决了传统现浇混凝土建筑的质量痛点。”安徽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王荣村指出,通过工厂标准化生产构件、现场精准组装,传统建筑常见的外墙渗漏、保温层脱落等问题显著减少,相关质量投诉率大幅下降,为“好房子”筑牢了品质根基。
无论是长丰孔圩村的装配式钢结构,还是磨店家园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不同技术路径的实践,都印证了装配式建造在“好房子”建设中的适配性与可靠性。
旧居焕新颜,装配式提供城市更新优选方案
不仅要建新的“好房子”,还要将“老房子”更新成“好房子”。
在城市更新与老旧小区改造的大背景下,国家明确支持老旧住房自主更新、原拆原建,而装配式技术凭借“占地小、无噪音、少粉尘”的独特优势,成为旧房焕新的“优选方案”,为城市更新注入新活力。
放眼全国,上海徐汇区田林路65弄旧住房拆除重建项目的实践颇具参考意义。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旧房屋,居住环境恶劣、功能设施缺失,通过模块化装配式技术重建后,将实现每户厨卫独用,居住品质大幅提升,还大幅缩短了施工周期,减少了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
此前,多地已有成功实践:上海康健路341弄7-8号旧住房采用钢结构装配式技术改造,让老房变新居;北京主城区桦皮厂8号楼危旧房借助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3个月实现以旧换新。这些成功案例,为安徽以装配式技术推动城市更新、破解旧住房改造难题,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参考和路径借鉴。
“城市更新为装配式建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王荣村表示。当前,我省正在全面推进城市更新工作。计划2025年至2028年累计谋划城市更新片区214个、项目519个。合肥市最新政策进一步明确,各类新建保障性住房(含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拆迁安置用房及租赁住房等)均需采用装配式建筑,且装配率不低于50%,让装配式技术在城市更新中发挥更大作用。
装配式装修,打通宜居“最后一公里”
装配式技术的赋能,不仅停留在“建房”环节,还延伸至“装修”领域,打通“好房子”建设的“最后一公里”。作为新型工业化装修方式,装配式装修通过“装饰、设备、管线与建筑主体结构相分离”的技术路径,将吊顶、墙面、地面等装修部品在工厂完成标准化预制,再运输至现场以干式工法快速组装,实现“即装即住”。
在“双碳”目标与建筑业工业化转型的双重驱动下,装配式装修的“快、省、绿”优势愈发凸显。今年,安徽在旧房装修补贴政策中明确提到鼓励消费者采用绿色低碳的装饰装修材料和装配式工艺装修。《安徽省好房子技术导则》也提出,住宅装修宜采用装配式部品部件,并与主体工程同步施工、验收、交付,打通建房与装修的工业化链条。
为加速装配式装修落地,安徽积极探索实践。今年4月,亳州市装配化装修互联网平台上线运营,整合需求匹配、项目管理、订单管理、企业入驻、专家库等5大应用场景26项功能,为供需双方搭建高效对接的数字化平台。
该平台首个试点项目——道东人才公寓项目6号楼,全面应用墙板、地面、吊顶、集成厨房、集成卫生间等装配化装修材料,并运用智能生产、无损拆除与可逆安装等创新技术,既保证装修品质,又为后续房屋翻新预留灵活空间。
从建装到城市更新,安徽凭装配式全链条创新赋能“好房子”,推动住房向品质宜居跨越,惠及更多群众。
来源: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
记者:檀美玲
审核:郭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