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量子科技:十五五规划下的算力革命与产业突围新引擎

2025-10-19 00:02

(来源:券研社)

================================ 

量子科技正迎来“从实验室突破到产业化落地”的关键窗口期。据30余家券商近百份2025年最新研报测算,十五五期间(2026-2030年),我国量子通信骨干网将实现地级市全覆盖,百比特级量子计算原型机将进入工程化量产,2030年全球量子科技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200亿美元,其中国内占比超40%。政策端,专项研发资金、税收优惠、区域产业基金形成“三维支撑”;技术端,超导、光量子双线突破,核心设备国产化率从35%提升至60%;资本端,国企牵头+民企跟进的生态格局成型,2025年行业投资额达97亿美元,较2021年增长4倍。

一、政策导航:十五五战略定位与全球竞合布局

1.1国家层面:从“基础研究”到“工程落地”的战略升级

券商普遍认为,十五五是量子科技政策的“攻坚期”。中信证券在《十五五未来产业前瞻》中明确,量子科技有望首次以独立章节纳入规划,定位从“十四五”的“强化基础研究”升级为“技术突破与场景应用并重”,预计专项研发资金规模不低于300亿元,重点投向量子计算整机、量子通信网络等工程化项目。

政策落地细节已逐步明晰。国金证券梳理多部委动态发现,工信部将量子科技纳入“揭榜挂帅”重点领域,对量子企业执行15%所得税税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至150%;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央行推动量子加密在跨境支付、证券交易中的试点,2025年已在长三角开展首批示范项目,带动量子密钥设备订单增长35%。

1.2全球竞合:中美欧三足鼎立,国内加速补位

全球量子科技竞争已进入“技术卡位期”。国金证券《全球量子竞赛白皮书》数据显示,美国2025-2029年量子研发拨款上修至27亿美元,欧盟“量子旗舰计划”投入10亿欧元主攻光量子通信,中美欧市场规模占比分别达29.7%、28.8%、25.3%。中航证券警示,若十五五期间国内未能实现百比特机商用,可能错失量子算力标准制定权,倒逼政策加速落地。

地方层面已形成“差异化布局”。东吴证券分析2025年地方科技规划指出,合肥设立200亿元量子产业基金,聚焦超导量子计算;北京中关村建成量子孵化器,重点培育量子测量企业;广东依托大湾区优势,推进量子通信与5G融合应用,形成“国家实验室+区域特色集群”的发展模式。2025年1月国盾量子控股权划转至中电信量子集团,标志“央企牵头+科研院所支撑”的全国性生态成型。

二、技术突破:多路线并行,券商锚定核心壁垒

2.1量子计算:超导、光量子双线领跑

(1)超导路线:逼近商用门槛

开源证券2025年10月研报强调,中科大“祖冲之三号”实现105比特超导量子计算,量子比特平均相干时间72微秒,双比特门保真度99.62%,处理随机线路采样问题比超算快千万亿倍,且兼容表面码纠错架构——这一指标被华泰证券视为“百万比特级设备的关键基础”。

核心设备国产化显著突破。国金证券测算,超导量子计算上游设备占产业链价值40%,其中国产稀释制冷机最低温度达10毫开,对标海外龙头Bluefors;测控系统可操控量子比特规模达1000个,基本替代是德科技产品,2025年上半年国盾量子量子计算业务营收同比激增283.92%,印证技术转化加速。

(2)光量子路线:特定场景先发优势

光量子路线在特定任务中展现独特价值。中信证券指出,“九章三号”512光子系统实现10¹⁴倍加速潜力,在玻色采样、分子模拟等场景中效率领先,且光子稳定性优于超导比特,2025年已在药企开展药物分子模拟试点,为商业化提供“早期验证”。

券商核心共识

超导路线:短期(2026-2028年)是工程化主力,重点关注比特数提升与纠错技术;

光量子路线:中长期(2029年后)在特定场景替代潜力大,优先布局光学元件企业。

2.2量子通信与测量:成熟赛道规模化落地

(1)量子通信:构建“天地一体”网络

量子通信是当前最成熟的量子应用领域。赛迪顾问数据显示,其占量子科技总规模近六成,我国已建成超1万公里量子通信骨干网,覆盖京津冀、长三角,金融领域渗透率超20%。中信证券预测,十五五期间骨干网将扩容至3万公里,覆盖所有地级市,带动量子密钥设备需求年均增长45%。

星地通信突破奠定广域基础。“墨子号”卫星实现1200公里星地量子密钥分发,2025年与地面骨干网对接完成,形成“天地一体”网络雏形,国金证券认为这将“打开量子通信在国防、政务领域的应用空间”。

(2)量子测量:工业场景加速渗透

量子测量成为新增长极。IDC预测,十五五期间其市场份额将提升至35%,地质勘探、电网监测需求迫切。中航证券研报显示,国内原子钟精度达10⁻¹⁶量级,核磁共振陀螺性能对标国际,冷原子钟、重力仪等样机已在电网试点,2026年将进入批量采购阶段。

三、产业落地:工程化加速,订单节奏清晰

3.1重大工程驱动设备需求爆发

2025年被券商定义为“量子产业工程化元年”,重大项目进度直接牵动产业链。爱建证券跟踪招标数据发现:

长三角枢纽芜湖集群建成量子-经典“异构融合”算力平台,接入超导与光量子双系统,2026年设备扩容将带来超15亿元需求;

国家电网在合肥建成全球首座量子变电站,利用量子传感优化电网调度,带动量子互感器订单增长35%;

央行在上海试点量子加密跨境支付系统,2025年上半年带动量子密钥终端采购超2亿元。

长期项目价值更明确。机构测算,十五五期间全国量子通信骨干网扩容总投资超200亿元,设备采购额约120亿元,2027-2029年进入集中招标期;量子计算领域,百比特级原型机单台造价3-5亿元,2030年商用后年设备需求将突破50亿元。国际层面,微软Azure量子云平台接入拓扑量子比特设备,印证商业化进程加速。

3.2国产化生态:国企民企协同发力

国内企业已在核心环节形成竞争力。雪球行业梳理显示:

国盾量子:唯一量子主业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量子计算业务营收5596万元,中标长三角算力平台核心订单,国金证券首次覆盖给予550.41元目标价;福晶科技:非线性光学晶体全球市占率超30%,为“九章”系列提供核心元件,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3%;西部超导:供应量子比特所需NbTi超导线缆,国内渗透率60%,2025年相关营收同比增长65%。

生态格局持续优化。民生证券指出,中国电信控股国盾量子打通“硬件-运营”链条,华为昇腾芯片集成量子加速模块,形成“国家队搭台”格局;本源量子、量羲技术等民企获红杉资本投资,2025年上半年量羲技术收入接近2024年全年值,合同负债大幅增长。华泰证券认为,这种“多元主体协同”模式是中国相较于欧美“单一资本驱动”的核心优势。

四、投资机会:赛道拆解与标的图谱

4.1产业链价值分布:聚焦高壁垒环节

券商通过成本拆解,明确三大核心赛道(按价值占比排序):

量子计算(40%):核心环节为超导比特芯片、测控系统,2025年国产化进度60%;

量子通信(35%):核心环节为量子密钥设备、中继终端,2025年国产化进度75%;

量子测量(25%):核心环节为原子钟、量子传感器,2025年国产化进度50%。

国金证券强调,量子计算上游设备(稀释制冷机、测控系统)、量子通信密钥终端、量子测量核心传感器是“价值最集中、壁垒最高”的环节,2025-2030年CAGR均超50%。

4.2核心标的与机构评级

(1)量子计算赛道

国盾量子:全产业链布局龙头,深度绑定“祖冲之三号”、长三角算力平台,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3.23%,国金证券10月给予“买入”评级,预测2026年PS达100倍;福晶科技:光学元件全球龙头,为光量子计算机提供核心晶体,华鑫证券调研指出其毛利率稳定在40%以上,2026年量子业务营收占比有望升至25%。

(2)量子通信赛道

神州信息:与国盾量子合作推进金融量子加密,已服务多家银行,民生证券8月维持“增持”评级,预测2027年量子业务营收达5亿元(2025年1.2亿元);中兴通讯:QKD设备接入国家量子骨干网,2025年量子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8%,雪球研报强调其通信主业为研发提供稳定现金流,技术协同优势显著。

(3)量子测量赛道

天奥电子:原子钟、量子雷达技术领先,2025年新签量子测量订单1.8亿元,山西证券指出其军工背景适配高端场景,量子业务占比将从5%提升至15%;禾信仪器:量子气体传感器试点电网监测,2025年三季度订单同比增长40%,申万宏源认为其是“量子测量民用化的核心标的”。

4.3市场空间测算:长期增长确定性强

机构对市场规模预判高度一致:

短期(2030年):国金证券预测全球量子科技规模达2200亿美元,其中国内超880亿美元;中期(2035年):ICV数据显示,量子计算产业规模有望突破8117亿美元,量子通信规模达78.5亿美元;长期(2040年):中银证券引用IgnitionResearch数据,若通用量子计算机商用,全球市场规模将超3万亿美元,量子加密、模拟等应用占比超60%。

五、风险警示:三大核心不确定性

技术落地风险:国金证券2025年10月研报指出,量子纠错技术当前错误率仍在10⁻³量级,距商用需10⁻¹⁵目标差距较大,可能导致百比特机商用延迟;中航证券补充,拓扑量子等新兴路线若突破,或冲击现有超导、光量子产业链;

盈利不确定性:中航证券警示,当前市场以政府研发与风投驱动,企业级付费尚未形成,国盾量子等头部企业2025年上半年仍未盈利,业绩兑现存在时滞;国金证券提醒,量子通信骨干网扩容高峰后,2029-2030年可能出现短期订单空窗;

估值波动风险:雪球数据显示,当前量子概念板块平均市盈率85倍,国盾量子PE(TTM)达-296.24倍,显著高于科技行业均值;开源证券建议聚焦“订单/营收占比超10%、参与国家重大专项”的标的,规避纯概念炒作。

六、结语

十五五期间,量子科技将完成“从研到产”的关键跨越——政策端提供“真金白银”支持,技术端突破工程化瓶颈,资本端形成多元协同生态。正如中金公司在《新质生产力投资手册》中所言,量子科技是“未来十年算力革命与信息安全的核心抓手”。对投资者而言,短期可关注量子通信骨干网扩容、算力平台设备订单,中期布局百比特级量子计算产业链,长期把握量子测量民用化机会。具备核心器件自主能力、工程经验与场景资源的企业,将在万亿级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而精准锚定的投资者,将分享这场技术革命的长期红利。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