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20 09:38
中国经济新闻网讯(记者 郭锦辉)日前,由壳牌中国和清华大学联合举办的壳牌中国“赋能进步·共话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合作论坛举办。此次论坛邀请到了政府、智库、学界专家和国内外能源、交通、电力、工业、制造业等领域的行业伙伴,与壳牌代表分享洞察和实践经验,探索中国特色低碳能源转型之路。
“清华大学非常重视与壳牌这样具有悠久历史、具备全球视野的企业所建立的紧密合作关系。我们相信,此类合作有助于培育卓越人才,推动科研、理念与技术的协同创新,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相得益彰的共赢发展。”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史宗恺在论坛开幕致辞中表示,“期待大家能够深入交流,共同应对能源领域的挑战。中国未来的发展,需要壳牌这样的跨国企业与清华大学这样的高校,持续为社会贡献智慧、思想与解决方案。”
“能源一直是推动中国进步的无声力量。在中国,我看到了建立更可靠、更具创新性、更高效、更可持续、更安全的能源系统的坚定决心。今年论坛的主题‘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恰恰就体现在这些方面。”壳牌集团董事长安德鲁?麦肯齐爵士(Sir Andrew Mackenzie)在致辞中表示,“从最早的煤油灯发展到今天的电动汽车充电中心,壳牌在中国已有130多年历史。我们希望在能源转型过程中继续成为首选合作伙伴。中国正在实现‘双碳’目标,我预计未来几年会涌现更多的合作机会。”
2025年是中国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未来五年将是全球以新能源和智能化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度演进的关键时期。
围绕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主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许召元展示了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的主要路径。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展望了中国新能源革命的未来。结合壳牌全球实践,壳牌集团执行副总裁、首席技术官、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Selda Gunsel分享了技术创新如何推动能源转型。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交通与储能分会副秘书长周丽波专注于电动汽车充电行业热点话题,提出了关于中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发展历程及“十五五”充电设施规划的思考。壳牌集团战略与远景规划总裁Laszlo Varro从国际形势、技术与能源转型的角度带来了更多分享。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和物质基础。如何才能帮助能源应用领域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由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副院长杨雷主持的“能源应用领域高质量发展”圆桌论坛中,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副秘书长庞广廉,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能源战略研究所所长袁榴艳,宝武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曹先常,国网能源研究院碳治理基础研究所(筹备)高级专家金艳鸣,分别从石油、天然气、化工、钢铁、电力等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壳牌润滑油业务全球产品总经理郝建东分享了壳牌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全球经验和实践。
在新能源及电驱动力的创新发展和绿色出行需求的共同作用下,以可再生新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已成为交通领域的发展趋势。在由清华大学(车辆学院)-壳牌清洁交通能源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帅石金主持的“交通与电力行业融合发展”圆桌论坛中,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高级研究员郑巧云、一汽解放商开院副院长郭平、电动重卡换电产业促进联盟秘书长李立国、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副研究员李伟起、壳牌上海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文海,分别从各自领域针对交通与电力融合发展,带来了不同视角的解读。
壳牌集团执行副总裁、壳牌中国集团主席曲雪梅表示,壳牌始终通过与业务伙伴协作,创造叠加优势,致力于成为中国企业的首选伙伴。集团与高等学府、领军企业共研能源技术创新,推动交通领域能源高效低碳发展。作为国际能源顾问,还联动政府、智库与行业协会,以壳牌全球专业知识和经验助力中国能源转型。今日的“赋能进步”合作论坛汇聚各界专家,共商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正是协作共赢的实践。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院长王建强,壳牌集团移动出行与润滑油技术副总裁Cara Tredget也出席论坛,并发表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