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20 08:18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 马翀/摄影报道
“借钱吃海货,不算不会过”。在天津,这是一句家喻户晓的俗语,足见当地人对海鲜的喜爱之情。九月渤海一开海,天津滨海新区的码头便热闹起来。一艘艘渔船迎风出海,一张张渔网撒向“深蓝”。
“今年开海格外顺利,多亏邮储银行天津分行贷款及时到位。”看着满载而归的渔船,东沽个体渔民协会副会长辛景刚满脸喜悦。
“渔船贷”让渔民不再等“贷”
“我们协会的捕捞船有33条,辅助船有12条。这些渔船都有些年头了,常年在海上作业,船体损耗严重。每年光是维修费,小船需要两三万元,大船需要十几万元。”跟大海打了几十年交道的辛景刚说,“开海不等人,传统贷款审批慢、抵押难,我们根本等不起。急用钱的时候,主要还是靠亲戚朋友拆借,但人情也是债啊!”
渔民的难题成了邮储银行天津分行攻坚的“课题”。邮储银行天津分行依托天津临港渔船产业聚集的区位优势,针对渔业资金需求“短、频、急”的特点,创新推出专项金融服务方案,量身定制了“渔船贷”,为广大渔民解了燃眉之急。
邮储银行天津分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渔船贷”根据不同客户精准定制融资。对于日常流动资金需求,提供100万元以下的信用贷款;针对渔船维修、更新、购置等大额开支,采用渔船抵押方式,额度最高达100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渔船贷”打破传统贷款中对“银行流水”的过度依赖,转向贴合行业实际的“四证准入”模式——提供检验检疫证、所有权证、捕捞证和船籍证,即便在休渔期无收入阶段,渔民也能顺利申请贷款。
邮储银行天津分行还大幅简化业务流程,实现线上预审、测额、流水提取等功能,渔民通过手机即可完成贷款申请与支用,让渔民在开海备战的关键时期,足不出户便能解决资金难题。
“手机点一点就能提交申请,不到一周钱就到账了。我在修船的间隙就完成了所有手续,一点没耽误出海。”辛景刚说。如今,他的船队已全面检修完毕,正开足马力奔赴渔场。
增值服务传递金融温度
除了量身定制金融产品,邮储银行天津分行还主动提供多种增值服务,实现“贷+服”有机结合,有力践行普惠金融。
为了提升广大渔民的金融素养,邮储银行天津分行工作人员深入渔业协会开展金融教育宣传活动,向渔民普及反诈、反走私、扫黑除恶、反洗钱、珍爱征信等金融知识,护好渔民辛苦赚来的“钱袋子”。
此外,邮储银行天津分行依托自身资源优势,与渔业协会共享客户资源,共拓服务边界,通过“金融+”的跨界融合,共同服务民生福祉。
“我们的客户中有做餐饮的,包括一些对公客户有食堂的,如果他们有采购需求,我们就会起到桥梁纽带的作用,撮合渔业协会与他们认识,让大家互利共赢。”邮储银行天津自贸区分行副行长郝鹏飞说。
凌晨就出海的渔船陆续归来,海货刚一搬下船,就被在码头上焦急等着买海鲜的市民围得密密实实。
“你瞧这皮皮虾多大个儿!买海鲜就得来码头。”从市区驱车一小时专程买海鲜的李大爷热情地向记者展示自己刚买的一堆海货。
截至目前,邮储银行天津分行“渔船贷”已在天津地区成功落地多笔业务。随着捕捞季全面展开,更多渔民将凭借邮储银行天津分行的资金支持扬帆出海,喜迎又一个丰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