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华西通信】十五五信息通信规划展望

2025-10-19 21:30

(来源:香农圆桌沙龙)

全文摘要

当前时点,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在当前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机遇时期,行业智能化升级关键阶段,信息通信作为新一轮科技升级的重要基础设施,重点关注三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和创新技术赋能的产业升级应用:

前者包括AI算力基础设施网络、包含低轨与低空经济的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和高速互通的数据流通基础设计,

后者主要包含AI赋能的边缘端侧升级和工业化智能升级。

1、加大算力基础设施投入,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座

1)从供给端,基于自主可控的通用人工智能芯片、光电混合计算芯片、训练框架、以及全光交换网络的超大规模智算集群是算力基础设施加速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相关受益标的包括寒武纪、摩尔线程、中芯国际等;包括LPOCPOPCB、交换机、OCS及多模光纤等相关受益标的包括交换机:中兴通讯紫光股份盛科通信锐捷网络;光器件&OCS光迅科技华工科技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太辰光源杰科技德科立凌云光仕佳光子腾景科技长芯博创PCB胜宏科技沪电股份;其他:长飞光纤光缆、伟仕佳杰、拓维信息等。此外,中长期看好定制化数据中心或公有云服务商,包括光环新网奥飞数据数据港等,相关受益标的包括润泽科技、万国数据等;对于液冷、电源等确定性架构迭代,持续推荐英维克科华数据新雷能,相关受益标的包括高澜股份中恒电气(维权)等。

2)电力能源作为算力网络增长重要的基础标准,包括新能源集成式发展、绿证绿电交易和绿电直连等方案不断推动绿电与算力深度融合。持续推荐威胜信息等,相关受益标的包括国信日能、国网信通中天科技亨通光电等。

2、卫星与低空,构建空天地一体化通信基础设施

1)当前卫星互联网发展势头迅猛,星座常态化发射,实现通信容量增大,时延降低,同时有望看到手机宽带直连卫星与低轨卫星网联智能驾驶系统的相关应用快速落地。

芯片及T/R组件相关产业受益标的包括:上市公司:铖昌科技、国博电子臻镭科技、上海瀚迅、信科移动等。终端天线相关产业链包括:铖昌科技、通宇通信、国博电子、卓胜微等上市公司和天锐星通(非上市)、恪赛科技(非上市)等。

终端芯片与核心网:三大运营商、海格通信华力创通震有科技等。

2)低空智能网联布局与当前卫星星座常态化发射,在一定程度加速低空经济相关应用催化落地。

持续推荐在低空全领域布局,旗下子公司驰达飞机参与九天研制的海格通信;持续推荐低空智能基础网联设备的三大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其他相关受益标的包括通感一体的天线毫米波产业链中兴通讯、通宇通信、灿勤科技等;短波超短波、无线中继相关产业链海格通信、七一二烽火电子等;卫星通信产业链海格通信、上海瀚讯、铖昌科技等;北斗产业链华测导航、海格通信等。

3、数据要素建设,高速互联的数据流通基础设施

在数据要素环节,我们重点推荐三大运营商。

除了在数据源以外,包括数据平台:深桑达A太极股份东方通信天源迪科包括数据硬件:中兴通讯、浪潮信息、紫光股份、锐捷网络;数据安全:启明星辰奇安信-U等以及相关政务数据应用有望受益。

4、AI赋能产业升级,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5G-A依托大带宽、低时延特点,个人场景集中在云游戏、超高清视频、多人在线协作等方面,行业方面主要应用场景集中在工业、低空等物联网场景,尤其包括对2B的精细化需求场景。

针对5.5G网络商用,在应用催化下,5G-A建设有望带来上游元器件催化,相关上游核心部件包括天线、滤波器、高阶PCB、光模块等有望受益。相关受益标的包括灿勤科技、通宇通信、盛路通信武汉凡谷普天科技等。

在应用方面,持续关注RedCap模组、通感一体、卫星以及XR等领域,相关市场空间有望释放。

RedCap模组相关受益标的包括移远通信美格智能等;

通感一体领域(低空、车联网等)相关受益标的包括海格通信、烽火电子、七一二、海能达、华测导航、华依科技(维权)芯动联科理工导航等;

卫星通信相关受益标的包括海格通信、上海瀚迅、铖昌科技、天邑股份等;

XR领域催化流量分发,相关受益标的包括网宿科技等。

5、风险提示

相关技术及应用进展不及预期;产业链各方合作不及预期;相关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1、展望一:加大算力基础设施投入,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座

根据央视网报道,“十四五”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提出“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建设数字中国”第一次纳入“五年规划”并单独成篇。

“十四五”以来,中国开启新一轮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布局逐渐成型,算力规模年均增速高达30%,算力总规模跃居全球第二,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百余条新建干线光缆“连算成网”,“东数西算”超级工程落子成局。全国六成以上的城市,可以在5毫秒内接入一个算力集群。

1)算力相关资本开支加速增长: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算力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5年)》,在大模型、AIGC等相关技术推动下,算力产业相关资本开支不断提升。2024年中国移动算力网络相关资本开支371亿元,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算力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9%22%20252月阿里阿巴巴公告表明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用于AI基础算力建设;20253月腾讯披露全年资本开支增长221%767亿元,主要用于算力基建、芯片与服务器采购等领域。

2)电力能源发展支持算力长期动能:根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能源与人工智能》报告,在AI应用大力助推下,过去五年,全球数据中心占全球电力消耗量的比例以每年12 %递增,预计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将增加一倍以上。根据信通院测算数据,2024年我国算力中心用电量约1660亿千瓦时,近五年复合增长率约15%,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68%。电力能源网络不断完善,支持算力增长,一方面绿电占比不断提升,截止2024年底,包括风电、太阳能等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达14.5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风电、太阳能发电合计新增装机3.6亿千瓦,占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的比重超过80%;另一方面,不断探索电算协同发展模式,20248月发改委等三部门引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实施一批算力与电力协同项目,探索新能源就近供电、聚合交易就地消纳的“绿电聚合供应”模式。

我们认为,从供给端,基于自主可控的通用人工智能芯片、光电混合计算芯片、训练框架、以及全光交换网络的超大规模智算集群是算力基础设施加速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相关受益标的包括寒武纪、摩尔线程、中芯国际同时,伴随超节点和集群的算力能力拓展,包括LPOCPOPCB、交换机、OCS及多模光纤等有望受益,相关受益标的包括交换机:中兴通讯、紫光股份、盛科通信、锐捷网络;光器件&OCS光迅科技、华工科技、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太辰光、源杰科技、德科立、凌云光、仕佳光子、腾景科技、长芯博创;PCB胜宏科技、沪电股份;其他:长飞光纤光缆、伟仕佳杰、拓维信息等。此外,我们中长期看好中大型客户的定制化数据中心或公有云服务商为主,包括光环新网、奥飞数据、数据港等,相关受益标的包括润泽科技、万国数据等;对于液冷、电源等确定性架构迭代,持续推荐英维克、科华数据、新雷能,相关受益标的包括高澜股份、中恒电气等。

其二,电力能源作为算力网络增长重要的基础标准,包括新能源集成式发展、绿证绿电交易和绿电直连等方案不断推动绿电与算力深度融合,持续推荐威胜信息等,相关受益标的包括国信日能、国网信通、中天科技、亨通光电等。

2、展望二:卫星与低空,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基础设施

1)抢先布局卫星领域,推动卫星通信网络建设:根据新华社报道,1016日我国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卫星互联网低轨组卫星隶属于国网GW星座,它是我国第一个巨型卫星互联网计划,也是我国首个空天一体6G互联网计划。其包含两个子星座:GW-A59GW-A2星座,形成覆盖全球的互联网卫星星座,未来将推出手机直连卫星通信模式。GW星座共计规划发射12992颗卫星,其中GW-A59子星座6080颗,分布在500km以下的极低轨道;GW-A2子星座6912颗,分布在1145km的近地轨道。

根据C114通信网资讯,除了中国星网“GW星座”外,计划最终部署万颗卫星的还有上海垣信的“千帆星座”,以及鸿擎科技(蓝箭航天旗下)的“Honghu-3星座”。20251017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千帆极轨18组卫星发射升空,这是自今年3月第五批卫星升空以来,时隔七个多月后的首次发射行动。随着这批卫星精准进入预定轨道,千帆星座在轨运行卫星总数正式达到108颗,能够为地面提供的通信能力进一步提升。

目前,中国星网“GW星座”与上海垣信“千帆星座”都已进入常态化发射阶段。

手机直连与低轨卫星互联网自动驾驶系统验证,相关应用加速推动:根据中国电信卫星公司发布的《天通卫星终端产业发展年报(2024)》显示,目前支持直连天通卫星功能的手机终端达25款,覆盖品牌包括华为、荣耀、小米、OPPOvivo、中兴等,相关机型的累计销量已超1600万部(注:购买了相关机型的用户不一定都开通了手机直连卫星业务)。目前,天通卫星已与4家全球知名电信运营商达成合作,支持当地用户在不换卡、不换号情况下拨打卫星电话、发送卫星短信。20254月,银河航天与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在中国香港首次利用低轨卫星互联网成功验证了网联自动驾驶系统。

2)探索建立通感一体的低空经济网络设施:根据新华社报道,2024年,“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凸显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一年来,政策端、产业端同频共振,全国多地积极行动,发展低空经济的新赛道日渐开阔。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发展低空经济提出了明确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建设现代化通用航空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国民航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个部门分别在机场建设、城市数字化等领域推出相关举措。工信部总工程师赵志国在20241023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将探索建立通感一体的低空经济网络设施。

当前,北京、上海、常州等15个城市已宣布联合共建低空经济生态圈,计划到2025年打造100个示范项目。从农林植保、电力巡检,到物流配送、空中游览,应用场景探索加快。

我们认为,当前卫星互联网发展势头迅猛,星座常态化发射,实现通信容量增大,时延降低,同时有望看到手机宽带直连卫星与低轨卫星网联智能驾驶系统的相关应用快速落地

芯片及T/R组件相关产业受益标的包括:上市公司:铖昌科技、国博电子、臻镭科技、上海瀚迅、信科移动等。

终端天线相关产业链包括:铖昌科技、通宇通信、国博电子、卓胜微等上市公司和天锐星通(非上市)、恪赛科技(非上市)等。

终端芯片与核心网三大运营商、海格通信、华力创通、震有科技等

低空智能网联布局与当前卫星星座常态化发射,在一定程度加速低空经济相关应用催化落地

持续推荐在低空全领域布局,旗下子公司驰达飞机参与“九天”研制的海格通信;持续推荐低空智能基础网联设备的三大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其他相关受益标的包括通感一体的天线毫米波产业链中兴通讯、通宇通信、灿勤科技等;短波超短波、无线中继相关产业链海格通信、七一二、烽火电子等;卫星通信产业链海格通信、上海瀚讯、铖昌科技等;北斗产业链华测导航、海格通信等。

3、展望三:数据要素建设,高速互联的数据流通基础设施

2022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提出搭建我国数据基础制度体系的二十条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数据二十条”)。2023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同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将组建国家数据局。

根据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研究,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过40万家,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17%,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

数据技术正在从商业智能(BI)向人工智能(AI)加速演进:以数据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算法算力和数据高度集成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生态正在形成,数据驱动技术创新、应用创新、产业创新不断深化,数据“采存算管用”全链条焕新迭代,催生出“数据即服务”“知识即服务”“模型即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

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根据国新网报道,从去年开始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十四五”期间,制定下发了《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制定了数据基础设施参考架构、明确了“三统一”的互联互通要求,提出了匿名化处理等9项重点技术规范。目前已建成包含北上广深杭等25个城市在内的城市节点,布局了16个省(区、市)的数据基础设施架构,并在7月底全面完成互联互通。预计到今年底,我们的节点城市规模将扩大到50个左右,覆盖80%的省(区、市),为数据规模化跨域流通奠定设施基础。其次,针对“找数用数难”“规模流通难”“跨域加工难”等共性难题加强技术攻关、场景适配和统一标准,目前实现了数据的“一点发布,全域可见”,应用的“一点部署,跨区通用”。同时,吸引接入了包括数据交易所、数据开发商供数、治数、用数等各类主体超过2000家,形成了以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安全支撑为重点的良好产业发展态势。

数据在推动“人工智能+”发挥关键作用: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已经建设高质量数据集超过3.5万个,总体量超过了400PB,各地高质量数据集累计交易额近40亿元,数据交易机构挂牌的高质量数据集总规模达到了246PB。国内多数模型训练使用的中文数据占比已经超过了60%,有的模型已达到80%。中文高质量数据的开发和供给能力持续增强,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模型性能的快速提升。

我们认为,算力是数据要素价值转化的核心驱动与关键基础设施,无论在自动驾驶、政务数据、医疗、金融、教育等多项应用领域合作,都离不开AI的深度参与,通过与数据要素市场的融合,我国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有望形成良好循环。

在数据要素环节,我们重点推荐三大运营商。在中国电信2025中报推介材料中显示,目前中国电信具备“采存管用,标训推测”全栈功能,具备2个自有数据亿级收入产品和36个数据融合产品,同时服务3个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建设。同时,星海数据要素生态联盟,打造40个典型数据应用场景,数据智能平台服务10家央国企及170多家客户。中国联通2025推介材料中,目前中国联通具备34个可信数据空间,超过400T行业数据集。中国移动半年报中,数联网抢占先机,作为国家数据流通主流技术设施与实践方案,在7个试点城市快速布局;to v车联网市场累计服务智能网联汽车超6900万辆,建成首个车路云一体化试点。

除了在数据源以外,包括数据平台:深桑达A、太极股份、东方通信、天源迪科;包括数据硬件:中兴通讯、浪潮信息、紫光股份、锐捷网络;数据安全:启明星辰、奇安信-U等以及相关政务数据应用有望受益。

4、展望四:AI赋能产业升级,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1)先进制造领域,创新技术赋能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升级:根据国新网报道,十四五”以来,支持的46个城市开展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累计建成了230多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和12605G工厂,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占到全球的比重超过了50%。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推进工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促进“智能产业化”,一手抓赋能应用,加快“产业智能化”,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

根据人民邮电报报道,在先进制造领域,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技术赋能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迈进,我国灯塔工厂数量全球第一,占比超40%。

2“广覆盖、促协同、强赋能”三个方面,加快建设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十四五”期间,“广覆盖”方面,建成全球技术领先、规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网络能力迈入“双千兆”,全国三分之二的地级市达到千兆城市标准。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累计建成5G基站459.8万个,千兆端口数达3053.2万个,实现“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村村通宽带”。“促协同”方面,统筹各类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深化算网协同,实施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我国在用算力设施达1085万标准机架,智能算力规模达788EFLOPS;“强赋能”方面,加快信息通信技术深度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在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助推下,全国“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超过2万个,一批“无人矿山”“黑灯工厂”“智慧港口”等新模式、新业态逐步壮大。

随着5G-A商用进程的加速与AI技术的普惠,以AI为中心网络有望助力运营商从“流量经营”单一模式向“差异化体验经营”多维模式跨越,深度释放网络连接潜能。

我们认为,5G-A依托大带宽、低时延特点,个人场景集中在云游戏、超高清视频、多人在线协作等方面,行业方面主要应用场景集中在工业、低空等物联网场景,尤其包括对2B的精细化需求场景。在应用方面,持续关注RedCap模组、通感一体、卫星以及XR等领域相关应用落地情况。

同时,面对AI技术的飞速推动,通信行业基于5G-A1ms城市算网等网络能力,具备天然的AI普惠能力。通过以AI为中心网络,驱动连接对象的协同模式从“人人”向“人智”乃至“智智”协同演进。

针对5.5G网络商用,在应用催化下,5G-A建设有望带来上游元器件催化,相关上游核心部件包括天线、滤波器、高阶PCB、光模块等有望受益。

相关受益标的包括灿勤科技、通宇通信、盛路通信、武汉凡谷、普天科技等。

在应用方面,持续关注RedCap模组、通感一体、卫星以及XR等领域,相关市场空间有望释放。

RedCap模组相关受益标的包括移远通信、美格智能等;

通感一体领域(低空、车联网等)相关受益标的包括海格通信、烽火电子、七一二、海能达、华测导航、华依科技、芯动联科、理工导航等;

卫星通信相关受益标的包括海格通信、上海瀚迅、铖昌科技、天邑股份等;

XR领域催化流量分发,相关受益标的包括网宿科技等。

5、当前观点及推荐逻辑

当前时点,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在当前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机遇时期,行业智能化升级关键阶段,信息通信作为新一轮科技升级的重要基础设施,重点关注三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和创新技术赋能的产业升级应用,前者包括AI算力基础设施网络、包含低轨与低空经济的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和高速互通的数据流通基础设计,后者主要包含AI赋能的边缘端侧升级和工业化智能升级。

目前重点推荐算力相关领域,包括:

1)算力&通信基础设施

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

无线通信&服务器等设备商:中兴通讯、紫光股份(华西通信&计算机联合覆盖)等;

相关配套服务商:英维克(液冷)、新雷能(电源),受益标的包括高澜股份;

算力第三方租赁:光环新网、奥飞数据、数据港、网宿科技等,受益标的包括润泽科技、宝信软件等。

2)光网络升级

光模块及光放大器:光迅科技、华工科技、天孚通信、中际旭创、新易盛、德科立;

激光器受益标的:源杰科技、长光华芯

3)边缘算力

边缘安全厂商网宿科技,边缘节点厂商优刻得首都在线,混合云青云科技,边缘端侧AI模组厂商移远通信、美格智能等和边缘计算高算力SoC类芯片厂商。

同时,推荐产业方向明确,贴合趋势热点和有订单催化,估值性价比较高的板块,包括:

1)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相关受益标的:

5G-A通感一体化中天线及毫米波产业链中兴通讯、通宇通信、灿勤科技等;

短波超短波、无线中继产业链相关厂商海格通信、烽火电子、七一二、海能达等;

低轨卫星通信产业链海格通信、上海瀚迅、铖昌科技等;

北斗产业链华测导航、海格通信等;

IMU产业链华依科技、芯动联科、理工导航等;

激光雷达产业链炬光科技等。

2)产业智能制造相关受益标的:

数字孪生相关厂商能科科技赛意信息云鼎科技索辰科技

工业交换机厂商三旺通信映翰通等。

能源互联网相关厂商金卡智能、威胜信息等;

控制器相关企业拓邦股份,云会议相关企业亿联网络等;

3)信息安全相关受益标的:

综合型安全厂商紫光股份(新华三)、奇安信、深信服等厂商,硬件厂商包括星网锐捷等;

专网领域包括海能达、海格通信、七一二等短波通信设备,铁路领域的佳讯飞鸿等。

4)液晶面板:TCL科技(华西通信&电子联合覆盖)等。

6、风险提示

相关技术及应用进展不及预期;产业链各方合作不及预期;相关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华西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十五五信息通信规划展望

报告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9日

分析师:

分析师:柳珏廷

分析师执业编号:S1120523090003

分析师执业编号:S1120520040002

华西通信团队

团队理念:前瞻研究、准确判断,把握趋势;

团队主要荣誉:2017年新财富第二,2016年新财富第四,2015年新财富第三团队;

团队成员:

军   华西证券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西安交大硕士,曾就职于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华创证券、方正证券,担任过副所长,通信互联网首席分析师等职位。20年通信互联网产业政策趋势研究经验,15年证券研究经验,前瞻性与脉动性行业趋势把握到位,连续多年荣获各种行业研究奖项,2017年获得包括新财富、水晶球、金牛奖、第一财经等通信行业研究第二名。著有《科技时代新资本》等

柳珏廷   理学硕士,7年证券研究经验,曾就职于方正证券,关注5G应用、AIGC与卫星相关产业链研究。

重要提示: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面向华西证券的专业投资机构客户。若您并非华西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机构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设置,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为华西证券通信团队设立及运营。本订阅号不是华西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华西证券的专业投资机构客户,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华西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是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华西证券及华西证券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为使用本订阅号信息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华西证券所有,华西证券对本订阅号及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华西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