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18 10:11
(来源:克而瑞地产研究)
本期关注
政府代建制政策愈发精细化、标准化
政府代建制政策持续跟进和落地,聚焦在六个方面。第一,继续强化制度建设;第二,提升专业能力;第三,丰富代建方式,稳妥推进代建项目扩范围,扩大代建单位委托权限;第四,推进精细化管理;第五,推动标准化。强调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代建单位,要求具备总承包、设计等资质,推动行业准入标准化;第六,实行全周期监管。
2025年三季度城投拿地占比回升至49%
三季度城投及平台公司拿地占比为55%,较二季度上升12.8个百分点,较2024年三季度下降14.2个百分点。2025年1-9月,城投及平台公司参与拿地的建筑面积超过3700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11%。城投拿地占比为49%,较2024年三季度和2024年全年分别下降9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但较上半年45%的占比略提高4个百分点。
《代建企业综合能力评价标准》发布
9月13日,行业首部系统性编制的《代建企业综合能力评价标准》发布,由绿城管理主编,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克而瑞集团、金地管理、蓝城集团、中国铁建、润地管理、中原建业、旭辉建管等12家企业参编。
三季度中标代建项目同比增17%
2025年前三季度中标代建项目432个,同比增加18%;前三季度中标项目个数已经达到2024年全年的85%,若第四季度保持相当的增速,则今年中标项目将远多于2024年。仅看第三季度数据,第三季度代建中标项目172个,创2023年以来新高,同、环比分别增长37%和17%。
01
行业政策
体系持续改革,代建政策愈发明细化、精细化、市场化
2025年第三季度,各省市持续推进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政策的落地,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和试行意见稿,持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一方面,提升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另一方面,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程序。
根据CRIC不完全统计,第三季度共有7个省市政府围绕政府代建制度出台政策,数量高于第二季度,基本与第一季度持平。2025年1-9月,出台代建制政策的城市已达21个,较去年同期减少1个城市,但从历史出台频次来看,仍维持在相对高位。
整体而言,2025年第三季度政府代建制呈现以下特点和趋势:
首先,适用范围精准化与下沉。一方面,门槛明晰,各地普遍设置了明确的投资额门槛(如100万、1000万、3000万)和资金比例(如财政资金占比50%以上),使代建制的适用标准更加清晰、可操作;另一方面,层级下沉,政策不仅出现在省市级,也深入到区、县甚至乡镇层面(如历城区、三乡镇),表明代建模式正成为基层政府规范投资项目管理的重要工具。
其次,管理要求趋向全过程精细化。在流程闭环上,出台的代建政策基本覆盖了从项目审批、设计施工、验收到资金支付的全过程,强调精细化管理。在权责明确界定上,多地政策详细规定了代建单位、使用单位、项目法人单位的权责界限,特别是在资金支付(如咸宁的“初审-复审”流程)和工程质量责任(如浙江)方面。
再次,激励与约束机制日益完善。从经济激励角度看,多地建立了“节余奖励”机制(如历城区),直接将代建单位的经济效益与项目投资控制效果挂钩,激发其降本增效的积极性。同时,在约束条款中,政策也明确了因代建方原因导致损失的责任追究条款,形成了有效的约束机制。
最后,费用计取标准化与市场化结合。各地努力使代建管理费的计取有章可循。如廊坊市要求参照国家规定的项目建设管理费标准,三乡镇则提供了极为详细的阶梯式计算公式,这有助于规范市场收费,防止恶性竞争。
未来,代建领域的政策将持续跟进和落地,且并不局限于地方政府代建制,在相关保障政策和制度保障上实行双管齐下,具体聚焦在以下多个方面:
第一,继续强化制度建设。紧跟政策形势,各地政府将继续修订和完善代建管理制度体系,转变管理职能,明晰参建各方职能定位,规范履职行为,压实管理职责,形成建设合力。
第二,提升专业能力。通过加强代建管理机构专业化建设、专业人才配备、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实效、培育中介机构,提高代建项目的社会参与度,并以更加专业化的管理提升代建管理水平。
第三,丰富代建方式。各地政府为了应对当前房地产市场周期调整与经济复苏走势,会积极探索代建管理新模式,稳妥推进代建项目扩范围,扩大代建单位委托权限。
第四,推进精细化管理。多地政策对代建项目范围、投资门槛、资质要求等进行细化,将代建范围分类管理,并根据投资规模分级审批。
第五,推动标准化。强调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代建单位,要求具备总承包、设计等资质,推动行业准入标准化。
第六,实行全周期监管。诸如强化资金管理(如专户专账、分阶段支付)、过程监督(如财政、审计部门介入)及责任追溯,例如对擅自变更建设内容、超概算等行为从履约保证金中赔付,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地方代建政策愈发精细化,意味着对代建企业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需要具备全流程管理、成本控制、风险应对等综合能力。同时,不良资产纾困等复杂项目类型,还要求代建方具备资产处置、债务重组和多方协调等超越传统开发的综合能力。
02
城投拿地
规模同比降11%占比较上半年增4pcts至49% (略)
03
企业洞察
供应链招募精准匹配企业战略行业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略)
04
重点项目
唐山珑湖丽宫纾困样本项目交付旭辉建管南京保障性租赁社区落地
1、绿城管理交付唐山珑湖丽宫纾困样本项目
唐山珑湖丽宫项目,位于唐山市凤凰新城青龙湖板块,由唐山城建委托绿城管理代建。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3.5万平方米,涵盖独栋、联排、叠墅、洋房、高层等多种产品类型。
该项目的前身为唐门一品,于2013年由私营企业主启动开发,后因资金链断裂而陷入全面停滞。在此背景下,唐山城建集团选择绿城管理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并提出核心诉求:以高品质产品赋能人居升维,以稳健运营激活市场信心,实现项目与板块价值的提升。
2022年3月,绿城管理正式接手项目的代建运营工作,主要面临三大挑战:“烂尾”标签深入人心、信任壁垒难以打破;产品落后于市场、客群定位不清晰;早期已销售三成房源、剩余产品分布混杂。
为解决这些难题,绿城管理从“信心重建”、“产品立标”和“营销突围”三方面着手:
首先,绿城管理重启案名,新案名“唐山珑湖丽宫”寓意破局重生,为项目树立了新的魅力宫殿形象。同时,举办了环湖跑、湖居论坛等活动,深化圈层共鸣。绿城管理还建立了长效、透明的沟通机制,针对工程进度、质量等问题与业主面对面交流,切实解决业主的疑虑。项目每月定期公示进度,开放工地,使业主随时掌握项目动态。加强交流、透明监督,充分降低双方的信息差,是解决信任危机的关键。
其次,打造高质量产品正是绿城管理的突出优势。结合项目具备的湖景、园林特色,绿城管理以凡尔赛宫为灵感,将珑湖丽宫打造为“恢宏大气,历久弥新”的唐山顶级墅区,并在工艺方面承袭了绿城成熟的法式豪宅营造体系。
最后,在市场下行压力下,绿城管理的营销团队通过集团精准施策、新媒体矩阵助力、高端圈层运营,最终实现业绩突围。自2022年12月首开以来,凭借颠覆性的产品力,荣获“中国房地产高品质典藏楼盘奖”,并连续三年荣登唐山单盘销售额冠军榜。
2025年7月1日至15日,唐山珑湖丽宫项目开启集中交付,累计实现了860户的交付兑现。
2、旭辉建管南京河西南G116保障性租赁社区交付(略)
05
招投标
前三季度中标项目数同比增18%第三季度创新高
1、第三季度中标项目172个创三年内新高,同比增加37%
2025年前三季度中标代建项目432个,同比增加18%;前三季度中标项目个数已经达到2024年全年的85%,若第四季度保持相当的增速,则今年中标项目将远多于2024年。
仅看第三季度数据,第三季度代建中标项目172个,创2023年以来新高,同、环比分别增长37%和17%。
2、国资仍是代建最主要委托方,绿城管理、龙湖龙智造等新拓已超千万方(略)
3、三四线城市占比达55%,长、珠三角占比有所回落(略)
★ 完整版专题购买请咨询:021-60867863 吴经理 ★
目录
三季度代建中标创新高,企业构建“生态化运营”
一、行业政策:体系持续改革,代建政策愈发明细化、精细化、市场化
二、城投拿地:规模同比降11%,占比较上半年增4pcts至49%
三、企业洞察:供应链招募精准匹配企业战略,行业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
1、构建“生态化运营”战略,旭辉建管、新城建管发布供应链平台招募
2、提升核心竞争力,金地管理、龙湖龙智造更新专项领域标准化建设
四、重点项目:唐山珑湖丽宫纾困样本项目交付,旭辉建管南京保障性租赁社区落地
1、绿城管理交付唐山珑湖丽宫纾困样本项目
2、旭辉建管南京河西南G116保障性租赁社区交付
五、招投标:前三季度中标项目数同比增18%,第三季度创新高
1、第三季度中标项目172个创三年内新高,同比增加37%
2、国资仍是代建最主要委托方,绿城管理、龙湖龙智造等新拓已超千万方
3、三四线城市占比达55%,长、珠三角占比有所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