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丛台酒业:河北“新酒王”的荣耀与隐忧

2025-10-17 17:05

(来源:每财网)

新酒王的宝座并不安稳。

文/每日财报  杜康                                                              

商业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曾经连续20年稳坐河北白酒头把交椅的衡水老白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于2023年被丛台酒业以25亿元销售收入反超,让出了“河北酒王”的宝座。

不过,新“酒王”丛台酒业同样面临“守江山”的严峻考验。一方面要应对老白干通过降本增效发起的反扑,另一方面要突破河北市场“大市场、小龙头”的结构困境——即便领先市场份额也仅8%左右。

河北白酒格局生变

丛台酒历史可追溯至战国赵国丛台,1973年正式创牌,2011年获“中华老字号”称号。2020年通过“重返河北第一”战略加速复兴,2023年经销商大会高调强调目标,品牌声量大幅提升。

2023年,丛台酒业以25亿元销售收入首次超越衡水老白干核心产品23.55亿元的业绩。2024年营收冲至30亿,增速达30%以上。其在石家庄、唐山等核心市场布局密集,消费场景渗透率显著提升。

老白干酒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巅峰时期在唐朝,后来于明朝正式定名为“衡水老白干”,并以“醇香清雅、甘冽丰柔”著称于世。1915年,还在巴拿马举行的万国物品博览会上获“甲等金奖”,建国后被认定为第一批中华老字号,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年上半年,老白干酒营收24.81亿元,同比微增0.48%,河北市场贡献14.82亿元,增长3.74%。2024年财报显示,其大本营河北市场营收占比近60%,全国化进程中湖南、安徽等地增长有限,且股价较峰值腰斩,高管减持引发投资者担忧。

这场格局之变折射出河北白酒市场的深层特征:350亿元规模的大市场却呈现“小龙头”格局,领先企业市场份额仅约8%。这种高度分散的竞争环境,既给新锐企业提供了赶超机会,也为守成者设置了增长天花板。

当前丛台酒业正推进“百亿战略”,计划通过“挤压式竞争”在冀中、冀北实现30亿销售,山东、河南市场达成20亿目标。而老白干在新任董事长王占刚带领下,试图通过渠道扁平化、强化武陵酱酒等举措重振雄风。

《每日财报》认为,这场“河北酒王”之争已超越简单的市场份额比拼,实质是两种发展模式的较量:一方是依托激进扩张实现弯道超车的新势力,一方是谋求通过战略重构重获竞争优势的老牌劲旅。其最终结果,将深刻影响河北白酒产业的升级路径与竞争格局。

丛台酒的激进扩张

丛台酒业能够实现逆袭,与其激进的市场扩张策略密不可分。

在市场布局上,丛台酒业持续推进“1+3+3+N”战略。这一布局以石家庄为战略制高点,重点打造唐山、廊坊、保定三大亿元级核心市场,同时培育邯郸、邢台等潜力市场。

2025年最新战略部署显示,丛台酒业正通过“挤压式竞争”,在冀中、冀北市场设立30亿销售目标,同时在山东、河南等周边省份规划20亿销售规模。这种“省内深耕+省外拓展”的双轮驱动模式,辅以高铁冠名等品牌提升举措,为其全国化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品布局上,丛台酒业构建了“一树五花、百花齐放”的立体化产品矩阵。针对不同消费场景和人群,公司精准布局了三大产品线。

面向大众市场的青柔系列主打性价比优势;针对商务宴请的窖龄原浆系列和年份酒定位中高端市场;为迎合年轻消费群体推出的活分子系列则采用时尚化包装和营销方式。2024年以来,窖龄原浆和活分子系列市场表现尤为突出,成为驱动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产能布局方面,丛台酒业已形成跨区域、多香型的生产基地网络。除河北邯郸大本营外,公司在云南腾冲、四川泸州和古蔺等地建立了五大酿酒基地,实现了浓香、酱香和清香三大主流香型的全覆盖。这种前瞻性的产能布局不仅满足了当前30-50亿规模的市场需求,更为冲击百亿目标提供了坚实的供应链保障。

不过,这种高速扩张背后也潜藏着多重挑战。

光环下的隐忧

登上河北白酒王座后,丛台酒业的发展并非表面那般光鲜。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丛台酒业的归母净利率已跌至-15.75%,同比恶化22.9个百分点,暴露出其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问题。

与此同时,品牌价值与市场地位的割裂也日益显著。尽管丛台酒业通过“1+4”产品矩阵(窖龄系列、活分子系列、青柔系列、国优系列)实现了全价位覆盖,但品牌建设仍停留在企业视角。

其“继往开来,中国丛台”的传播口号缺乏消费者价值锚点,与衡水老白干“喝老白干,不上头”的明确品质承诺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品牌认知的模糊性,导致其高端产品窖龄原浆30年虽定位“冀派浓香代表作”,却难以突破区域市场认知边界。

此外,价格体系崩塌的风险也正在积聚。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丛台酒业销量增长14.53%的同时,产品均价同比下滑24.72%,其中第二季度均价跌幅扩大至38.98%。这种“量增价跌”的态势,反映出企业为维持市场份额不得不采取价格让步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其高档酒收入在二季度同比下滑36.95%,而中低端的青柔系列占比持续提升,产品结构逆向调整将长期制约盈利能力。

最后,经营效率恶化已成突出痛点。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在2025年二季度分别同比上升19.87和13.17个百分点,揭示出渠道扩张带来的边际效益递减。虽然企业提出“扶商强商富商”理念,试图通过生态共建改善厂商关系,但“挤压式竞争”策略下,冀中、冀北市场30亿目标的达成仍需持续的资源投入,这将进一步加剧费用压力。

面对这些挑战,虽然丛台酒业在2025年启动了品牌形象升级,采用新LOGO强化了现代审美表达,并通过赞助文艺体育活动提升了品牌温度,但要从根本上实现从“渠道驱动”到“品牌驱动”的转型,仍需要时间。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