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黄金行业

2025-10-17 13:29

(来源:合肥市投资基金协会)

01 产业链全景图

02 产业链价值拆分

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相当于手里攥着整个产业链最 “硬” 的筹码 —— 比如钻石矿、金矿这类稀缺资源。谁能控制这些资源,谁就有绝对话语权,不用跟别人拼抢,自然能从利润里分走最大的一块。

中游的加工制造商,处境就不一样了。这行里能做加工的厂子太多,你能把金子打成戒指胚,别人也能做,甚至做得更便宜;产品没什么独特性,大家只能靠压价抢订单,最后赚的都是 “辛苦钱”,利润空间特别小。

下游的渠道商(比如珠宝实体店、线上平台)和品牌运营商,走的是另一条路。他们不拼 “谁能做出更便宜的首饰”,而是靠差异化竞争 —— 比如品牌会讲设计故事、做情感营销,渠道商会优化购物体验、提供售后保障。靠这些 “品牌价值” 和 “服务优势”,他们能让消费者愿意多花钱,所以也能稳稳拿到不少利润。

03 上游产业链--黄金供给

03-1、黄金供

全球黄金供应一直没大起大落,整体稳得很。影响黄金供应的因素不少,核心是这几个 —— 金矿本身的 “质量”(也就是品位)、有多少可采资源、开采难不难;另外,市场要不要黄金、金价涨落,还有政府对金矿开采定的规矩,也会直接影响供应。

按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和弗若斯特沙利文的预测,2025 到 2028 年,全球黄金需求每年会以 0.8% 的速度慢慢涨,而供给的增速会快一点,每年能到 1.1%。

03-2、开采成本

开采黄金的成本不断上升,其实是在给金价 “托底”,成了支撑金价的关键因素。这里说的 “全维持成本”,简单讲就是金矿从挖矿、加工到日常运营的所有开销总和。

根据相关数据,2021 年一季度到 2024 年一季度,全球金矿的平均全维持成本,其复合增长率比同期现货黄金的复合增长率还要高 —— 成本涨得更快,自然就稳稳撑住了金价。

黄金上游的高毛利率,核心靠 “稀缺性” 稳稳托住。国内黄金原料主要在上海黄金交易所交易,是完全市场化的正规平台,但有两个关键限制:一是矿山资源本身少,挖一座少一座;二是政策上的开采批证越来越严。

这两点让上游原料企业握有主动权:盈利能力强,行业集中度还在提升。国内主要黄金开采企业,毛利率基本超 45%,很直观 —— 上游靠稀缺性,能实现高价格加成。

黄金价格持续走高,黄金现货价格每一克已经接近1000元,直接采购现货对我们风险过大,或许选择黄金ETF是个不错的选择。黄金 ETF 华夏(518850)跟踪黄金价格,支持 T+0 交易、融资融券,交易灵活。规模超 64 亿,流动性较好,适合希望便捷参与黄金投资、分享金价波动机会的投资者。

04 中游产业链--黄金现货

04-1、黄金本质:

黄金受青睐核心是 “硬核三特点”:稀缺性上,人类累计开采黄金约 20 万吨,2024 年矿产金 3661.2 吨占总供应 74%,2023 年底黄金资源量约 13.2 万吨转成储量还能采 30 年且开采难度高;稳定、可分割性上,黄金能做金砖、金粒,形状变但价值不变,不像钻石价值随克拉数非线增长,其稳定性使其成货币最佳载体。

历史来看,黄金的价格走势如下所示:

04-2、黄金定价

现在黄金饰品主要有两种定价方式:

一种是 “一口价”,直接标一个固定总价,不按克算。这类产品大多是小克重、工艺复杂的款式,或者是黄金镶了其他材质的饰品,因为有工艺和设计的额外加成,所以毛利率空间更高。

另一种是 “按克重计价”,按每克单价乘以饰品重量算总价。卖的多是设计简单的常规款,或是金条、金元宝这类投资属性的黄金产品,没什么额外工艺成本,整体毛利率相对偏低。

黄金可分为古法、3D/5D、5G 及普通黄金,其中古法黄金结合传统工艺与文化内涵,古法和 3D/5D 黄金多采用 “一口价” 模式,能突出设计价值、创造溢价,提升品牌利润;黄金珠宝零售店分自营与加盟,自营成本高但服务运营有保障,加盟由加盟商付费获代理权,加盟费一次性结清、管理费按期收取。

自2019年以来,金价持续上升,突破新高,现货价格已超950元/克:

04-3、黄金产品

黄金饰品品牌更看重消费者需求,在细分领域做差异化产品,靠技术升级、IP 联名、文化溯源、创意设计实现市场价值。

其中古法黄金近年兴起,还推动行业高端升级 —— 它采用非遗古老铸金工艺,源自古代宫廷造办处,多为手工打造,靠搂胎、锤揲、花丝等传统技艺制作。近年古法金、硬足金、小克重金饰更抢手,数据显示年轻消费者购买了约 38% 的古法金产品,国潮兴起与年轻一代文化自信,进一步带动了对古法金的兴趣,在国潮复兴与工艺溢价的叠加效应下,古法黄金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国潮审美崛起后,黄金珠宝行业扎堆搞联名。国货和中国元素的关注度、认可度都在涨,国潮大概率能成国货品牌差异化竞争的优势赛道。

中国本就有穿金戴银的悠久历史,金饰里的传统元素寓意早深入人。传统符号与现代设计结合是破局关键,比如周六福和九华大愿联名的福芦金莲吊坠,就带着吉祥好运的寓意;同时品牌也在贴合年轻消费心智,像周生生与泡泡玛特、周大生与蜜雪冰城的联名都是典型例子。

04-4、企业竞争格局

中国黄金珠宝行业竞争分散但头部份额在集中、新老势力分化加剧,据欧睿数据,2024 年行业 CR3/CR5/CR10 市占率分别为 24.40%/30.30%/37.20%,前五大品牌周大福(10.00%)、老凤祥(9.40%)等市占率不高,市场格局分散;

行业呈外资(蒂芙尼等占高端)、港资(周大福等)、内资(老凤祥等占中高端)三分天下的激烈竞争格局,随消费者对工艺设计要求提升及龙头规模优势增强,马太效应显著、集中度有望提高,当前行业进入存量市场,多样化精细化高迭代的产品矩阵与品牌内涵、认可度将成竞争关键。

05 下游产业链--黄金需求

中国近年一直在搞货币宽松,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跟着不断增加。

近两年中国大幅减持美债,而黄金本就是传统的避险、抗通胀工具,很受市场认可。增持黄金既能稳住人民币汇率不贬值,还能让国际储备更多元。

大家都买黄金,直接把金价推上去了。金价涨了,黄金饰品价格也跟着涨,这就给珠宝行业抬高了准入门槛。这种情况下,头部珠宝品牌比尾部小品牌竞争力强多了。

据世界黄金协会,从黄金需求和需求结构看,珠宝制造与科技用金需求量稳定,投资需求(2025H1 占比 43%)与央行购金(2020-2024 年从 255 吨升至 1089 吨,2024 年占比 24%)则推动黄金需求走强。

目前黄金赛道选择多样,既有黄金股,也有相关的ETF。黄金股和黄金 ETF 的核心区别,可简单理解为 “买黄金本身” vs “买挖黄金的公司”:黄金 ETF 直接跟踪金价,像 “稳当的避风港”,波动相对温和,适合纯避险;黄金股(及黄金股 ETF)则押注 “黄金公司的赚钱能力”,既吃金价上涨的红利,又受企业经营(比如矿的成本、产量)影响,波动更大,收益更可观,对于想抓住基于的投资者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比如,黄金股 ETF(159562)跟踪黄金板块股票,支持融资融券、T+0 交易,2024 年成立,规模 28.27 亿,流动性较好。适合看好黄金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希望便捷布局黄金股票的投资者。

中产阶级已然成了买黄金的主力。现在中国中产及以上阶层的人数占比一直在涨,还握有不少社会财富。他们买黄金不只是看表面,更看重产品本身的价值,还希望通过戴的首饰、用的器具,把自己的文化气质、高端审美还有尊贵身份显出来,所以对首饰的购置需求特别大。

消费渠道

线上电商是黄金珠宝增长引擎,直播带货为关键动力。据周六福招股书,2019-2024 年线上收入 CAGR16.8%,2024-2029 预计 9.7%;2024 年金银珠宝网销 2982.6 亿元(同比增 16.4%),深圳水贝等五大产业带电商超千亿,抖音、京东布局珍珠等赛道。

线下方面,2019-2024 年自营 / 加盟收入 CAGR10.2%/11.9%,2024-2029 预计 7.7%/7.4%;2024 年底 107 个品牌线下门店约 6.66 万家。头部品牌国内扩张放缓,加速出海,周大福等海外门店增超 10%,周六福等也陆续出海。

06 消费洞察

黄金零售端消费场景已切换,女性经济崛起推动黄金首饰从婚嫁刚需转向悦己消费,市场有望持续扩容。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自戴” 已是消费者最主要的珠宝消费场景,婚庆需求占比仅 19%。

年轻化是黄金终端消费突破口,消费群体迭代催生新趋势。Z 世代消费意愿猛增,24 岁以下未买过金饰但有意向的消费者占比 59%,远高于其他年龄段,未来将成主力人群。

黄金工艺进步强化消费属性:初期提纯从 99% 足金升级到 99.9% 千足金、99.99% 万足金;当下 3D/5D、5G、古法金等技术,大幅改进足金硬度、可塑性和色泽,让饰品更美观实用。

去年古法金、硬足金销售额分别增 66%、142%,传统足金仅增 5.9%,如今这类新工艺产品销售额占比已达 50%,过去几年持续渗透市场。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