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17 16:50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来源:IPO热点)
2025年10月7日,长鑫科技完成第一期辅导工作,《辅导工作进展情况报告》显示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共34名人员参与辅导工作。此阵容在投行界实乃罕见(通常情况下,IPO辅导签字人员数量在5-10人左右),这是继视涯科技33人辅导团队后又一个超30人辅导的项目,引发市场关注。
IPO辅导人员达34人
据披露,2025年7月7日,长鑫科技启动A股上市辅导,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与中信建投,预计最快2025年底或2026年初提交IPO申请。
《辅导工作进展情况报告》显示,第一期辅导时间为2025年7月至2025年9月,为稳步推进辅导工作,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分别新增3名辅导人员,共34名辅导人员,通过实地调查等方式开展法规学习、公司治理、独立运营等辅导,德勤华永、锦天城律所配合工作。
第一期已解决职工代表董事选举(选任谢树民)及国有股东标识批复(合肥长鑫等股东标注“国有法人股”)问题。下一阶段将深化核查规范,推进上市事宜并及时报告安徽证监局。
估值超1500亿!
长鑫科技是一家一体化存储器制造公司,专注于动态随机存取存储芯片(DRAM)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是中国大陆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唯一实现大规模量产通用型DRAM的IDM企业,创立于2016年,公司总部位于安徽合肥,在国内外拥有多个研发中心和分支机构。公司的技术团队拥有丰富的技术研发经验和创新能力,已推出多款DRAM商用产品,广泛应用于移动终端、电脑、服务器、虚拟现实和物联网等领域。
2018年,长鑫科技就成功研发了国内首个8Gb DDR4芯片,2019年三季度成功量产了DDR4/LPDDR4/LPDDR4X芯片。2023年底,长鑫科技宣布成功研发出首款国产LPDDR5 DRAM內存芯片,并将推出一系列LPDDR5产品,包括12GB LPDDR5、POP封装的12GB LPDDR5和DSC封装的6GB LPDDR5等。其中,12GB LPDDR5芯片目前已在国内主流手机厂商小米、传音等品牌机型上完成验证。
长鑫科技无控股股东,第一大股东合肥清辉集电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直接持有该公司21.67%股份;合肥长鑫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为长鑫科技第二大股东,其背后实控人为合肥市国资委。
此外,长鑫科技其他股东还包括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投资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等国资股东,阿里巴巴、美的投资、兆易创新等市场化或产业投资方,以及和谐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国寿投资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人保资本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险资。
2024年3月底,长鑫科技完成了新一轮总规模共计108亿元的融资,参与长鑫科技该轮融资的企业包括兆易创新、长鑫集成、合肥产投壹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等众多投资人。
根据当时兆易创新披露的公告显示,参考市场化询价及第三方机构的资产评估结果,并经长鑫科技与公司在内的各方投资人协商和谈判,最终确定长鑫科技本轮融资投前估值约为人民币1,399.82亿元。融资108亿元人民币的之后的投后估值则已经达1508亿元。
小结
另一个近期受关注的是视涯科技,彼时项目参与辅导的人数达到了33人,仅比长鑫科技少1人。一般来说,IPO辅导团队规模在5-15人之间,涉及跨境业务、多子公司整合或行业监管严格的项目(如生物医药、半导体)可能增至15-20人,在部分投行人士看来,超过30人辅导团队属个案。
为什么配置这么多辅导人员,投行人士分析,主要有两方面因素:
一方面是受项目本身的规模与复杂度影响。若企业属于明星企业,上市核查涉及的业务链条长、风险触点多,核查工作量极为繁重;加之企业客户分布广泛、分子公司数量众多,从客户走访、分子公司专项核查,到各环节资料的细致梳理与验证,都需要大量人员分工协作。
另一方面则是考虑了人员变动因素。签字保荐代表人须具备辅导参与经历,但辅导周期内人员存在不确定性(如可能出现人员跳槽、遭遇监管处罚等情况)。为避免后期因签字人员变动,出现“签字保代未参与辅导”的问题,进而影响申报进程,部分项目会提前将更多人员纳入辅导团队,待申报阶段再最终确定签字人员,以此为申报的合规性与顺畅性提前预留空间。
未来是否会出现更多“超规格待遇”的辅导项目?
业内人士预测,这类现象出现在科创企业概率比较大。2025年科创板重启第五套上市标准,允许未盈利硬科技企业通过市值+研发成果上市,这直接刺激了高投入、长周期项目的申报热情,而这类企业的辅导也往往涉及工作量大,需要更多人手。
长鑫科技IPO辅导团队规模高达34人,这绝非寻常配置,反映了多个深层次的市场现象和趋势。
项目本身的战略重量
“硬科技”的国家重量级:长鑫科技是中国突破DRAM内存芯片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核心企业。其IPO不仅是企业行为,更承载着国家半导体产业战略。庞大的辅导团队意味着需要应对极其复杂的技术尽职调查、知识产权梳理以及地缘政治风险评估,确保万无一失。
空前的复杂性与高风险:芯片行业技术壁垒高、投资巨大、国际竞争环境复杂。辅导团队需要处理可能涉及的海量专利问题、严格的出口管制合规、巨额的政府补助会计处理以及敏感的供应链安全等。34人的团队是一个“攻坚兵团”,专门被组建来应对这些前所未有的复杂挑战。
护航团队的顶级配置
“王牌对王牌”的联合辅导:由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这两大顶级投行联合护航,本身就说明了项目的极端重要性。34人的团队意味着两家机构都投入了各自最精华的力量,涵盖了行业研究、法律、财务、风控、资本市场等所有关键环节的专家,是投行内部资源的“饱和式投入”。
责任共担与风险分散:如此大规模的项目,任何一家投行独立承揽的风险都过高。组建超大团队可以实现专业分工、交叉复核,共同分摊巨大的保荐责任和监管压力。
市场与监管的高标准
回应监管的“零容忍”:在当前监管对IPO信息披露和质量要求极度严格的背景下,尤其是对于科技硬核企业,监管问询会异常细致和深入。庞大的团队是为了确保能够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监管反馈,满足甚至超越监管的尽职调查标准,避免任何疏漏。
增强市场信心的“信号弹”:这个团队规模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市场信号。它向投资者表明,这家公司的IPO过程经过了最严格、最彻底的审视,旨在最大限度地提升发行成功率与市场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