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建材企业跨界新兴领域成风,资本布局暗藏何种玄机?

2025-10-17 15:18

(来源:国建投资)

 近日,上峰水泥发布公告,其全资子公司宁波上融物流作为有限合伙人,与多家投资机构共同出资14.76亿元,投资国内半导体材料领军企业江苏鑫华半导体,其中上峰水泥出资5000万元。这是上峰水泥在新经济股权投资领域布局的第19家半导体企业。

 战略转型动因:应对周期与培育新动能

 传统建材企业跨界新兴领域的动因多元而复杂。抵御单一产业周期波动是重要考虑。上峰水泥在公告中明确表示,新经济股权投资是其在立足主业的同时,为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综合竞争力所进行的战略部署。

 此外,半导体、新能源等关键材料国产替代需求提升,为具备高温、粉体、晶体等工艺基础的建材企业带来转型契机。此外,政策引导同样是重要推动力,《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将半导体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等列入鼓励类,为相关材料项目投资提供了政策依据。

 多元化转型路径:资本运作助推产业跨界

 在具体实施路径上,建材企业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战略定位,选择了不同的资本运作模式。

 产业并购整合成为快速切入新领域的重要方式。海螺新材近期发布公告,拟以9527万元收购华北塑料51%股权,基于其在化学建材加工方面的经验,布局高分子材料赛道。2025年7月,中材科技发布公告,拟以1.47亿元收购中建材航空并增资,切入航空航天复合材料赛道。

 定向募资加码为企业提供了持续投入的资本支持。中材科技近期宣布拟定增募资不超过44.81亿元,重点投向低介电纤维布系列项目,这类特种纤维布是5G通信、人工智能等高端领域的核心配套材料。

 引入战略股东实现协同发展是另一重要路径。2025年3月,中旗新材通过8.03亿元引入战略股东,转型半导体“材料+设备”赛道,基于其在高纯度石英材料的积累,切入半导体级高纯石英砂和石英坩埚领域,并借助新股东在光刻机的技术,探索“材料-设备”协同生态。

 未来发展方向:构建新材料产业生态

 从业务协同角度看,建材企业与新兴领域的结合基于材料科学的共通性实现技术延伸。根据上峰水泥公告,其投资的鑫华半导体是国内唯一实现电子级多晶硅规模化、全尺寸量产的企业,2023年产值已突破12亿元,产品覆盖国内主流半导体硅片厂商。

 从财务汇报看,上峰水泥的投资业务已产生可观收益。据其公告显示,上峰水泥投资的多个项目已进入IPO申报或上市辅导阶段,其中合肥晶合单个项目上市减持已获得1.66亿元净收益。

 海螺水泥的新能源布局也初见成效。根据公开信息,其通过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打造“零外购电”工厂等举措,在实现绿色转型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外购电成本。截至2025年上半年,海螺水泥在运行的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已达845兆瓦。

 展望未来,成功跨界的建材企业将迎来估值重塑的机会,然而新兴材料领域的技术壁垒和长周期特性仍需企业保持战略定力。那些能够持续投入研发、精准把握市场节奏的企业,才有可能在这场跨界转型中最终胜出。随着国产替代进程的加速和产业升级的深入推进,建材企业的跨界布局不仅关乎自身发展,更将成为中国高端制造业崛起的重要支撑力量。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