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工商银行: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矩阵

2025-10-17 11:17

(来源:经济日报)

转自:经济日报

记者10月17日从中国工商银行获悉,“十四五”以来,该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已从2021年12月末的1万亿元增至2025年6月末的4.2万亿元;截至2025年6月末,全行科技贷款余额同业首家超6万亿元,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同业首家超2.6万亿元,科技相关产业贷款余额同业首家超5万亿元。

“工商银行认真贯彻落实‘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决策部署,加快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该行公司金融业务部负责人说。

科技型企业、尤其是初创期企业属于企业中的“特长生”,具有典型的轻资产、高风险、高成长性特征,如何为其量体裁衣、构建专属服务机制?

“围绕科技型企业需求,工商银行打造了‘五专’服务机制,即专营机构、专项行动、专属产品、专门风控、专项资源,在总行层面成立科技金融中心,在分支机构层面组建25家科技金融中心、160家科技支行,目前已实现科创高地全覆盖。”上述负责人说。

在落地专属服务机制的过程中,有一个核心问题需要解决——如何有效识别科技型企业的成长性、进而评估信用风险与投资价值?

从间接融资的角度看,要创新信贷审批模式,丰富专属产品与服务。为此,工商银行建立了专职审贷队伍,优化风险防控理念,运用“企业创新积分”并推出科技企业智能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该行推出了科创并购贷、股权激励贷、科创研发贷等专属产品,旨在为科技型企业构建“初创期股债联动、成长期专属融资、成熟期综合服务”的全生命周期服务矩阵,更好地满足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

从直接融资的角度看,要优化企业估值体系,引入更多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我们在国内商业银行中首创股权估值服务,建立了覆盖37个行业的企业估值体系,搭建了涵盖多种估值方法的估值线上系统,广泛应用于标的筛选、交易定价、存续期管理、项目退出等估值场景,落地了一批科创企业估值项目。”该行投资银行部负责人说,工商银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助力耐心资本精准直达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第一线,截至2025年8月末已实现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以下简称“AIC”)股权投资试点的18个试点地区基金签约全覆盖,设立基金33支,认缴规模近400亿元。

“下一步,工商银行将把科技金融作为服务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支点,持续加大金融服务力度,优化产品体系,扩大生态朋友圈,以‘资金链+服务链+生态链’模式,大力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该行公司金融业务部负责人说。(经济日报记者 郭子源)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