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17 09:44
(来源:中国水运网)
转自:中国水运网
10月11日,在浙江舟山佛渡岛西北侧,宁波舟山港第三个千万箱级集装箱泊位群——六横港区佛渡集装箱码头项目的一期工程正式开工。施工现场工程车来回穿梭,水泥搅拌桩机响起阵阵轰鸣声,一派繁忙景象。
近年来,锚定建设世界一流强港的目标,宁波舟山港阔步前进。2025年,宁波舟山港实现“全球货物吞吐量十六连冠”,在国际航运中心排名跃升至全球第七,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000万标箱,更以“中欧北极快航”首航刷新海运时效纪录。这座超级大港正以全球视野重构港航版图,成为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本报记者深入港口一线,对话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物流从业者,揭开这座世界第一大港的“强港密码”。
以制度创新破题“成本之困”
“现在船舶进港时间更准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待泊时间每缩短一天,就能节约租金8万多元,更别说船舶待在锚地还有油耗,这些省下的钱就成了企业利润。”说起“集装箱海运准点降本”计划,宁波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加挺十分认可。
作为参与该计划的港口之一,宁波舟山港正以制度创新释放强大红利。创新多式联运“一单制”——相比传统模式,海铁联运可使货运总成本降低30%;推动保税船燃加注创新——实现沿海船用燃料油供应备案“全省互认”,锚地保税船燃夜间靠泊加注常态化。
今年7月,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集装箱码头6号—10号泊位获批对外启用。作为梅山港区打造全球领先单体超千万混线作业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重要支撑,6号—10号泊位及其陆域为自动化作业示范区域。区域内桥吊及龙门吊设备均为远控设备,采用了“两端桥龙设备远程控制、中间智能集卡与人工集卡混行”的“一链作业”模式。特别是9号、10号泊位及后方4个堆场,正深入开展智能集卡无人化运营混线作业,已适配传统码头200多种工况和8路大船作业,作业效率接近人工水平,为全球港口自动化提供了可复制的“梅山方案”。
改革不止于技术。浙江省政府部门也在积极推动涉及港口建设的改革,推行“三会合一”模式,将海洋、交通、发改三部门审批合并为一次评审会,审批时长大大压缩。如台州港大麦屿港务二期项目通过此模式实现“进一家门办多项事”。
在智慧港口建设方面,智港通S-ECP(智能远控与统一调度平台系统)成功将超百台龙门吊纳入“云端”集中调度;“北斗+AI领航”方案使外集卡车辆在港区内偏航率降低10%以上,闸口通行效率提升7%;“浙江e港通”已覆盖全国20个设区市24个站点,将商品“出海口”搬到企业“家门口”,把沿海关务、港务、船务等功能前置到内陆港站,内陆企业空箱调运等待时间平均减少2天,货物准班出运率达到95%以上。
以科技赋能绘就“生态底色”
今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公布《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宁波舟山港集团所属宁波远洋“740TEU纯电动集装箱海船研究与应用”项目成功入选。这不仅是宁波舟山港集团绿色港口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也为全球沿海零碳运输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方案”。
以科技赋能港口发展,宁波舟山港正迈向“零碳港口”。站在梅山港区观景平台,记者看到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在晨光中缓缓转动,光伏屋顶的蓝色面板与远处的集装箱形成鲜明对比。作为全国首个低碳码头示范工程,梅山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年发电量达5917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6万吨,可满足50台桥吊半年运行能耗。
而早在今年3月,华东地区首单保税高硫生物燃料油加注业务也在宁波舟山港成功落地,中远海运集运“中远意大利”轮被加注约1600吨高硫生物燃料。据了解,加注的生物燃料油由24%的餐厨废弃油脂与76%高硫燃料油混合而成(B24型),可减少船舶碳排放达20%。
以开放合作构建“全球网络”
9月23日凌晨,海杰航运“伊斯坦布尔桥”轮载着4000个集装箱从宁波舟山港北仑港区启航,于10月14日抵达英国弗利克斯托港,完成全球首条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航线的首航。
宁波海关所属大榭海关副关长周晓平介绍,据宁波海关统计,欧盟目前是宁波口岸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前8个月,宁波口岸对欧盟进出口总值达3307.4亿元,同比增长12%,约占宁波口岸进出口总值的18%。而这条航线的开通,比传统苏伊士运河航线缩短22天,碳排放降低50%,成为连接“冰上丝绸之路”的关键通道,也为“中国制造”进入欧洲市场提供了一条较低成本的“海运快线”。
“走北极航线,我们客户的新品就能第一时间,以较低的物流成本进入欧洲市场。”尝鲜首班北极快航的义乌盈和国际物流仓储主管张光辉告诉记者,货物通过中欧班列铁路运输,单柜运输成本在7000美元左右,而走北极航线成本可节约40%左右,时效还能快几天。
浙江海港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雪君表示,此次快航的开通,标志着宁波舟山港在全球航线网络上的“最后一块拼图”正式补齐。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到北冰洋,宁波舟山港全面贯通全球主要通航大洋,枢纽港地位进一步巩固。
通道拓展的背后,是宁波舟山港“一港、两核、二十区”的总体规划布局。目前,宁波舟山港集装箱航线达308条,海铁联运线路超110条,辐射全国16个省份68地市。在国际合作层面,2025年宁波舟山港成功举办海丝港口合作论坛,吸引了60多个国家超7000人次参与,促成《海丝友好港关于共同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的愿景》等23项成果发布。
如今,这座连接200多个国家、600多个港口的超级大港,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更智慧的头脑、更绿色的实践,向着“国内大循环战略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的目标加速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