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17 11:00
▲10月16日下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市药监局主要负责同志,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北京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隗斌主持。
北京市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颜冰:
为深化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推广应用。市医保局从挂网采购、医保目录管理、临床应用、多元化支付等多途径促进创新药械推广应用。
01
优化药品挂网采购程序
本市通过完善阳光采购平台挂网流程,建立绿色通道,实现了创新药品全国率先挂网。2025年,市医保局共通过绿色通道方式为51个创新药品进行了快速挂网,让患者更快享受到创新药政策红利。
02
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创新药和医疗器械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在创新药方面,国家医保局建立了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通过谈判方式将创新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实现每年常态化调整。7年来,医保药品目录累计新增药品835种,其中创新药149种,确保医保基金“好钢用在刀刃上”。大约80%的创新药能够在上市之后的两年内纳入医保药品目录里,2024年新纳入医保目录的91个品种中,有33个实现了当年获批上市,当年进入医保目录。本市在国家医保目录公布后,及时落实国家政策要求,目前,在基本医保目录中药品共3159种。
在支持创新医疗器械和创新医疗技术方面。按惯例,一般的医疗技术服务立项后,需要2年后对其进行定价和评估才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我市对创新医疗技术立项时就优先启动定价论证程序,同步研究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天智航骨科手术机器人、海杰亚“康博刀”等17项创新医疗技术通过纳入医保报销,既助力改善群众健康水平,又促进创新医疗技术加快临床转化,为中关村企业发展赋能。
03
鼓励创新医药入院使用
国家医保局与创新医药企业价格谈判后,纳入目录管理的药品,也就使我们通常所说的国谈药。这类药品多为临床必需、疗效显著但价格较高的专利药、创新药或独家品种。为保障国谈药“应用尽用”,本市建立国谈药“双通道”供应机制,确保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一方面,通过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双通道保障供应,解决国谈药“进院慢”“进院难”问题。本市570种国谈药直接纳入定点医疗机构药品目录,确保“应开尽开”。2025年1-7月,参保患者购买国谈药品1305万人次,总费用39.5亿元,有力保障参保人员购药需求。
另一方面,通过完善创新药医保支付管理,打消医疗机构顾虑。在定点医疗机构总额预算管理中,剔除国谈药对人均药品费用、人均医疗费用等相关指标的影响,国谈药费用不受DRG定额限制,单独支付,2024年本市医保基金为国谈药单独支付45亿元。发布第一批DRG除外支付范围名单,将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药品等24项新药新技术纳入除外支付名单,目前已启动第二批CHS-DRG付费新药新技术除外审查工作。
04
发挥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功能
引入商业健康保险提高创新医药多元化支付能力
北京普惠健康保为创新药设立特药清单并动态调整,目前特药清单药品增加至121种,含国外上市国内未上市的海外特药65种,首次纳入北京天竺先行区获批罕见病药品5种,覆盖癌种全周期治疗用药40余种,患者不出国门即可用上全球创新药。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支持商业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助力创新药械研发应用。一是鼓励商业健康保险公司开发面向不同群体、覆盖更多创新药械的健康保险产品,丰富创新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形式。二是深化商业健康保险与创新医药企业合作,推进医保和商保“一站式”结算。三是鼓励商业保险公司通过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多种方式加大对创新医药产业金融支持。
市医保局将立足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通过医保基金战略购买、价值购买实现需方牵引,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助力首都医药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记者:2024年12月份,市医保局发布了第一批CHS-DRG付费新药新技术除外支付名单,请问2025年在CHS-DRG付费新药新技术除外支付相关工作目前进展情况?
北京市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颜冰:
北京作为全国医疗技术高地,医学研究、临床诊疗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拥有国家医学中心13家,也是新药新技术应用前沿,各项创新医药技术在北京研发、推广。但在实际落地应用过程中,部分创新技术因费用在所处DRG病组中占比过高,需通过除外支付机制解决医保支付难题。
市医保局印发了《关于印发CHS-DRG付费新药新技术除外支付管理办法的通知(试行)》,建立了DRG付费新药新技术除外支付机制,鼓励新药新技术使用。2024年底,形成了第一批DRG付费新药新技术除外支付名单,包括罕见病用药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等18个药品、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等4个耗材和机器人手术辅助操作等2个诊疗项目,共计24项。2024年共有一千余例住院病例因使用上述名单中的药品、耗材或医疗服务项目而除外支付,医保基金额外支付上千万元。
2025年,随着除外支付政策逐步获得认可,使用除外支付的病例数和支付金额也在持续增加。目前,第二批CHS-DRG付费新药新技术除外申报工作已启动,共接收企业及定点医疗机构申报资料238份。申报材料的形式审查工作已完成,共有130份申报材料通过了形式审查。目前正在对通过形式审查的材料开展数据验证和临床论证等工作,拟于年底前发布第二批目录。
下一步,我局将充分考虑新药新技术的临床价值和费用情况,对除外支付工作方案进行优化,使之与临床实际情况更匹配,支持创新医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