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16 20:03
倒计时33天
2025(第十五届)高工锂电年会
暨十五周年庆典&高工金球奖颁奖典礼
主办单位:高工锂电、高工产研(GGII)
协办单位:卡洛维德
总冠名:海目星激光
年会特别赞助:大族锂电
专场冠名:英联复合集流体、逸飞激光、华视集团、欧科工业空调
金球奖全程特约赞助:思客琦
时间&地点:2025年11月18-20日 深圳前海华侨城JW万豪酒店
会议合作:陈女士 13560731836(微信同号)
2025年,中国锂电池行业正从一场深刻的行业洗牌中走出,迎来一个全新的资本开支周期。
与上一轮单纯追求规模的扩张不同,本轮扩产的驱动力、地域分布和技术内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三大显著特征,并由此对产业链上游的设备企业提出了全新的、更为严苛的考题。
第一个特征,是扩产由头部企业引领,需求则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刚性与规模。
据观察,行业反转的逻辑极为清晰:先是自2024年第四季度起,电池厂商产能利用率同步回升。
到2025年上半年,宁德时代产能利用率已回升至接近历史峰值的90%,头部电池厂商自2022年以来首次整体突破80%。
产线拉满、而需求一再汹涌,新一轮大规模资本开支随之开启。
基于2025年半年报数据,锂电行业资本开支同比转正、增速达到31.72%,且从25年Q1开始连续两个季度同比增长。
其中宁德时代资本开支规模已来到历史第二高位,亿纬锂能(维权)亦是同比翻倍。
结合在建产能来看,中创新航、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截至2025年上半年的在建产能规模均已超过百GWh。
这背后是三大确定性需求的支撑:
一是储能市场转向市场化驱动,全球出货量预测已大幅上调50%;
二是动力电池单车带电量持续提升至近55kwh,带动需求预期上修至25%、电池需求增速已快于整车;
三是设备刚性更新需求的显现:2020年上一轮扩产高峰的设备,按5年使用寿命计算,从2025年起正逐步进入更新周期,未来三年更新比例将不断提升。
第二个特征,是扩产呈现鲜明的全球化特征,从“产品出海”迈向“产能出海”。
当中国市场领跑时,欧美与东南亚的巨大渗透潜力正吸引中国电池企业加速全球布局。
今年来,从中创新航葡萄牙15GWh工厂动工、宁德时代、瑞浦兰钧在印尼落子电池产能,到亿纬锂能继马来西亚圆柱电池工厂投产后、继续新增储能电池基地,再到比亚迪在IAA期间明确的欧洲建厂计划,全球多点开花的产能布局已成定局。
更重要的是,海外产能正从早期的PACK组装,向技术壁垒更高的电芯、模组制造延伸,这带来了更高的设备价值。
第三个特征,本轮扩产与前沿技术迭代紧密共振,是“先进产能”的扩张。
无论是高压实铁锂、厚电极等工艺,还是面向不远未来的固态电池,都对设备提出了革命性要求。
以2027-2028年固态电池上车为倒推节点,相关的中试线设备采购已在今年拉开序幕。
这些海外和新技术产线,无一例外都对应着更高的单GWh设备投资额,对设备的精密、稳定和前瞻性提出了新高度。
上述背景下,来之不易的锂电新周期,也对设备企业提出了三大考题:
其一,如何以更高的通量、效率和可靠性,满足国内头部客户大规模、高强度的连续生产需求?
其二,如何提供满足海外标准、具备更高自动化水平和模块化能力的产线,助力客户的全球化战略?
其三,如何在下一代电池技术(尤其是固态电池)的浪潮中,进行前瞻性研发布局,与客户协同创新?
在这一轮深刻的行业变革中,东莞海裕百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下称“海裕百特”)的三大核心业务进展,恰恰是对上述三大考题的前沿应对。
其在高通量辊压设备、高自动化欧标线以及干法电极技术上的布局,提供了一个观察设备企业如何在新周期中定位和竞争的绝佳样本。
大辊径大宽幅:以高通量回应效率诉求
作为锂电辊压设备领域的“技术控”,海裕百特拥有超过二十年的行业深耕及技术沉淀,其发展史本身就是对行业效率追求的呼应。
2018年,公司前瞻性地研发部署辊分一体机,成为国内最早的布局者之一。
当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在2019年开始以生产效率追赶降本空间,大规模导入自动化一体机设备时,海裕百特及时实现了商业化量产,并于同年在重庆弗迪工厂率先运行,成为首批进入刀片电池供应链的设备厂商。
站在2025年的新周期起点,海裕百特继续深化与弗迪电池等核心客户的合作,以不断迭代的高通量设备,回应其对规模和成本效益的极致追求。
其最新交付的,是国内首批辊径达1.2米、幅宽达1.6米的大型高通量设备,生产速度高达120m/min,正在研发的大辊径大宽幅的设备速度高达260m/min。
这一参数组合并非简单的放大,而是基于对行业趋势的深刻洞察。
更大的设备幅宽,直接决定了更高的单位时间产能,是降本增效最直接的手段。
而更大的辊径,则能有效减小轧辊在辊压过程中的扰度形变,从而让极片获得更高的压实密度和厚度均匀性。
这对于实现高能量密度电池所需的高压实磷酸铁锂和储能大容量电芯所需的厚电极工艺至关重要。
面向未来,海裕百特幅宽达2.4米的下一代设备已有成熟方案,预计将于明年交付,届时单线产能将实现超过2.5倍的飞跃。
除了尺寸的升级,海裕百特还在不断优化设备的综合效率(OEE)。其产品通过自动接带、自动剔除单面片、自动避让胶带、自动贴胶等环节,OEE系数比传统设备高出至少五个百分点。
人工参与环节的减少,也极大地降低了物料损伤的风险,提升了产品的一致性和良品率。
在设备维护方面,其创新的快速换辊装置,将以往900*1300以上型号的轧辊需要5-6个人耗时两到三天才能完成的轧辊更换工作,缩短至15小时以内即可实现拆装移动,极大地减少了产线换辊停机时间。
正是这些精准契合头部客户需求的创新,让海裕百特成功进入了比亚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耀宁(吉利旗下电池企业,目标2027年形成70GWh产能)等持续高速扩张中的电池企业供应链。
高自动化欧标线:为全球化扩张铺路
如果说高通量设备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利器,那么高自动化的“欧标线”则是海裕百特为客户全球化扩张铺设的基石。
海外建厂面临的技能人员的短缺、作业标准的不统一、高昂人力成本和严格的生产标准等现实问题,怎么实现产品均一性的国内外统一,不因人员技能参差不齐受影响——高标准的自动化是唯一的出路。
海裕百特再次展现了其前瞻性。在2024年,公司便配合弗迪电池,针对欧洲标准进行了设备的正向开发,并通过了严苛的验证,其部分参数甚至成为了弗迪后续欧标线设备的技术参考标准。
目前,这套方案已迭代至3.0版本,并已中标弗迪多个生产基地的设备订单。
其自动化水平实现了行业内的多个首创。
例如,在传统产线中需要人工处理的来料缺陷问题上,海裕百特通过集成的视觉检测系统,可以自动识别来料中的不合格单片,然后在指定位置将其自动剔除,随后自动完成胶带的续接。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无需人工参与,这在行业内尚属首次。
另一个痛点是分切工序。传统设备的分切刀具调试高度依赖人工经验,技术好坏直接影响极片的毛刺质量。
海裕百特的设备支持换刀后“一键复位”,确保了调试的标准化和一致性。
此外,海裕百特还率先推出全自动立式双收卷结构,该功能全方面契合了客户对设备的智能化、无人化以及安全性、空间利用率上的核心诉求,具备不停机自动接带,收口贴尾胶功能,料卷称重功能、AGV自动上下料对接功能等。
此结构上相较于传统的转塔收卷模块具备更小的安装空间、更低的制造成本、更安全的设备操作、更低的材料浪费,满足料桶不同长度高兼容性&三幅分切工艺居中收卷的需求。
这种一体化设计,不仅节省了设备占地和投资,更重要的是减少了一次物料转运和上下料过程,从而降低了物料损伤风险,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和良品率。相信该结构的推出必推动锂电涂布、辊压设备收放卷结构的升级迭代。
固态/干法电极:在前沿技术变革中卡位
面对与固态电池等下一代技术共振的行业趋势,海裕百特在前瞻性的干法电极设备领域进行了深刻的差异化布局。
干法电极被视为一项“前段变革”技术,它省去了涂布、烘烤等传统湿法工艺环节,能显著降低能耗并与固态电解质天然兼容。
在湿法与干法切换之际,干法工艺尚待成熟、急需验证,而海裕百特已率先布局。
区别于特斯拉/Maxwell主流的单次强力压实技术路线,海裕百特凭借其在辊压领域的深厚积累,开发了采用小辊径、多组成膜辊、逐级独立液压控制减薄的技术方案。
其核心突破在于,第二代设备已支持每组成膜辊独立调节压力,有效的解决了“一字”排开结构各减薄辊之间压力不开独立调节的行业痛点。
“干法成膜在逐级减薄的过程中,实际上对压力的需求值是逐级变化的,”海裕百特指出。
通过在后续辊压阶段施加更大的压力,该设备不仅能有效解决多辊依次排开、施加统一压力后减薄不理想的核心瓶颈,还能实现更高的压实密度。
此外,设备既支持干粉的直接成膜,也支持将成型膜片与集流体直接复合。
目前,这套具备差异化思路和技术护城河的设备已顺利出货给国内干法电极领域的代表性企业验证了其可行性。
其第三代设备正着重于提升宽幅和均匀性,目标是将有效辊宽提升至800mm,达到当前湿法工艺的主流水平。
海裕百特深知,做好固态/干法设备,需要系统性地解决三大核心问题:辊压的精度、温度的均匀性以及辊压后切边、收卷的连续性。而这正是其过往技术积累的优势所在。
结语
一直以来,海裕百特的发展更多依赖于内生的研发驱动和扎实的技术落地。
其在供应链、运营效率、售后服务和核心部件(如轧辊)交付保证上的优势,构成了其稳健运营的基石。
从率先商业化辊分一体机,到如今在高通量设备、欧标线和固态/干法电极三个维度上的全面布局,其发展轨迹与锂电行业的周期演进和技术脉络高度契合。
前瞻的视野和持续的技术投入,不仅让它成功穿越了前两年的行业低谷与价格战迷雾,维持了营收规模,更让它在新一轮高质量扩张周期的起点上,抢占了有利的身位。
这或许揭示了一个朴素的商业逻辑:无论周期如何轮动,深刻理解并有效回应客户最核心的技术与品质诉求,永远是穿越迷雾的指南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