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泉果基金赵诣的第二增长曲线

2025-10-16 14:07

来源:六里投资报

  泉果基金旗下首只公募产品——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泉果旭源”),成立于2022年10月18日,即将于今年10月20日运作满3年。

  基金经理赵诣是投资报长期跟踪的投资人之一,他当年管理的农银汇理海棠三年定开,在2020年以137.53%的收益摘得年度冠军,次年仍继续收获43.91%的回报,打破了所谓“冠军魔咒”,且当时管理体量最高峰达400多亿。

  2022年,赵诣加盟泉果,在前两年的熊市环境中,泉果旭源的净值一度遭遇逆风,但随着成长风格的回归而迎来反转上升。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自去年“9·24”以来,泉果旭源净值大涨85.61%;今年以来净值增长48.8%,尤其是近几个月加速上涨,单9月净值上涨26.02%,在4852只全市场同类基金中排名第8。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旭源突飞猛进,泉果基金其他公募产品也都全面飘红,截至9月30日,泉果旗下全部6只基金成立以来均创新高。

  图:泉果基金旗下所有公募基金情况

  来源:

  Choice,业绩数据截至2025.9.30

  泉果旭源净值新高的一个直接原因,是基金组合中诸多重仓股的持续走强;

  基金2025年中报显示,泉果旭源的前十大重仓股中就有5家公司股价在今年创出历史新高,而这批公司都是基金持有多年的长期重仓股。

  比如第一大重仓股科达利、第二大重仓宁德时代、第七大重仓应流股份都是基金成立后即买入,在三年间经历了大跌和回升,截至9月30日,其股价较基金成立日时分别上涨了131.05%、85.84%、63.58%。

  回顾旭源的10几份定期报告,赵诣在这三年的变与不变、他对未来市场的判断和布局,开始逐渐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先给出结论:基金最直观的变化,就是他持仓个股的变化,而这份持仓列表更新的背后,看得出有着基金经理本人的三大变化:

  首先,就是能力圈扩大了;

  其次,不简单苛求他曾经提到过的“终局思维”,还会去抓一些中期机会;

  第三,AI科技显然将成为他今后一条重要投资主线。

  图:泉果旭源基金全部持仓个股

  来源:

  Choice,基金2025年中报,股价涨跌数据截至2025.9.30

  1、两高一低

  价值投资者的标准画像

  数据:Choice,基金定期报告

  数据会说话,考察一名基金经理,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从几个主要指标就可以简单勾勒出基金经理的投资特征。

  首先,从仓位上看,泉果旭源完成建仓后的仓位水平可以说十分稳定,几年来基本保持在90%-95%的高位。

  前十大重仓股的集中度同样保持在高点,并有一定的提升;

  从2022年四季度的47.54%,逐步上升至今年二季度末的67.64%,前十大有9只都买到了5%以上的比重,前五大的集中度就已高达40.64%;

  而且基金的全部持仓个数不多,从2025年中报来看,一共仅有26只个股。

  同时,旭源成立以来的换手率一直较低。

  Choice数据显示,2022、2023年基本在100%左右,2024年则更低,不到50%,2025年上半年只有21%。

  这一数字放在全市场属于相当低的水平。

  来源:

  Choice,基金定期报告

  换手率这一指标是考察价值投资者的充分条件,

  换句话,低换手率并不意味着一定是价值投资,也有可能组合老化,没能与时俱进、不思进取;但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必然伴随低换手这一结果;

  因为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出手前必然深思熟虑,对行业前景、公司基本面思考透彻,往往着眼于几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周期来获取企业成长的回报。

  高仓位高集中度低换手,这“两高一低”的特征正是一名价值投资者的标准画像。

  2、重仓股创历史新高

  隐含的是优秀的选股能力

  低换手的另一面,显然是持股周期长,不会轻易换仓,这考验的正是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更何况在这三年中还经历了一波熊市。

  但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重仓股能走出熊市周期并不断创出新高,从一个侧面显示出了基金经理优秀的选股能力,可以说真正做到了“陪伴优质公司成长”。

  投资报统计显示,科达利、宁德时代、立讯精密、应流股份等都是赵诣从旭源成立以来就买入持有的标的,在三年间经历了大跌和回升,到今年,这几只个股的股价都已经创出了历史新高。

  截至9月30日,科达利、宁德时代、立讯精密、应流股份的股价较基金成立日时分别上涨了131.05%、85.84%、131.86%、63.58%。如果和低点相比,涨幅更是惊人。

  赵诣在中报中也提到,“本质而言,我们希望的是能选择到优秀的公司,并伴随其一起成长,因此我们会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组合里的公司。”

  事实上,在过去三年间,这批重仓股的波动不小,如应流股份在2024全年虽只微跌0.64%,但期间波动巨大,从前一年20多元的股价一路下滑至最低8.43元,之后开始见底回升;今年以来则大涨131.46%,9月30日收于32.52元。

  在这一轮惊涛骇浪的周期中,泉果旭源在应流上的持股基本没动,甚至在下跌时还有过一些增持,长期位列应流公司的第一大机构股东,

  这考验的不仅仅是基金经理的定力,更重要的是他对公司竞争优势的深刻把握,敢于逆向而行的底气其实来自于你对一家公司,一个行业的研究深度和定价能力。

  3、扩能力圈,不强求终局思维

  泉果赵诣VS农银汇理赵诣

  如果说泉果旭源刚成立时的持仓和赵诣在农银汇理期间相似度颇高,以锂电、光伏等为主,带有明显的新能源标签;

  那么,在随后的三年间,赵诣正逐渐蜕去了原先为市场所知的固化印记。

  赵诣早期的投资更多建立在“中国制造优势”这一核心基础上,寻找新能源产业链中具备全球领先地位的制造型企业。

  同时,由于当时管理规模较大,出于流动性考虑,也倒逼他在选择标的时看得更长远,会更强调“终局思维”;

  终局思维精选出的公司在产业链中卡位优势明显,具有不可替代性,这也是他持有至今的这批长线重仓股能走出周期,再创新高的一个底层原因。

  但与此同时,也会错失一些中短期机会,

  因为对很多科技类企业而言,其实很难看到终局,

  所以,这类企业以前并不在赵诣的投资范围。

  但在这三年,尤其是近一年来,我们可以发现旭源基金在选股区间上开始进一步扩围,将仓位转向了更广阔的新质生产力行业。

  拿泉果旭源2025年的中报来比较,可以发现这其中有约50%的持仓是三年多前农银汇理赵诣的组合中所未配置的。

  前十大中出现腾讯,美团,快手等互联网平台,在第11-20大重仓中,还新进布局了阿里,中芯国际等;小米、寒武纪上海机电等也都曾在持仓中出现;同时,锂电产业链、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仍是组合重要组成部分。

  4、AI+机器人

  锂电产业链+军工

  其实,赵诣这些新增标的都各有脉络逻辑,

  他在泉果旭源基金中报中写道,“整体上主要关注两个方向:

  一是处于较快增长的AI相关领域的头部互联网企业、计算机、电子、机械等方向,

  二是高端制造中的新能源、军工等可能出现困境反转的方向。”

  结合他的持仓来看,他的组合就是由4个部分组成:AI,机器人,锂电池产业链,军工;

  腾讯、快手,美团等是或能利用AI提升自身经营效率,或是能诞生全新AI应用场景的公司;

  而对阿里,赵诣看中的显然是其云服务提供商这一身份,以及在AI大模型上的领先进展;

  而对中芯国际的布局,或是着眼于国产算力产业链上能解决“堵点”的环节,它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显而易见。

  对阿里和中芯国际的配置都比较及时,中报显示,这两只个股都是基金在上半年新进买入,阿里今年以来涨幅已经翻倍,在9月单月就大涨了52.98%,中芯国际港股今年以来也大涨了150%。

  赵诣在中报中也写道:“利用4月初贸易摩擦带来的市场调整的机会,对组合结构上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对于涉足机器人的几只重仓股,从买入时间来看,赵诣也并非单纯是冲着机器人概念而去;

  比如对科达利、三花智控,基金早在2022年就已配置,新泉股份也是在2023年二季度进入前十大行列;

  这批公司基于传统业务的估值就能提供足够的安全边际;在此基础上,机器人业务作为额外的“免费期权”能为其增厚价值。

  反之,若股价已大幅透支机器人预期,导致估值变得昂贵,基金会选择减持或退出,比如后期对于三花的减持就是一例。

  锂电产业链和个别军工企业是赵诣长线重仓的品种,也正是他在中报中所称“可能出现困境反转的方向”。

  5、锂电产业链

  正迎来一波新的上涨

  凑巧的是,锂电产业链公司当前正在市场上迎来一波上涨。

  锂电行业的长期需求其实一直保持稳健,年均增速可达20%-30%。

  据i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2021-2024年中国锂电池规模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24年已达到17500亿元,同比增长25.0%,预计2029年将超过5万亿元。

  过去股价低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供给过剩导致价格承压。

  但是,到今天一方面供给侧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于持续亏损,行业内已基本停止大规模扩产,供需缺口正在迅速收窄。

  赵诣在中报中分析认为,“无论是供给端的限制,还是产品价格和排产,都已经开始出现好转。产能得到限制的同时,产品价格开始上涨,排产继续回暖。”

  另一方面,得益于储能需求超预期,不少机构判断明年行业极有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同时,从市场层面来看,由于多年的调整,行业估值已被压至极低位置,而且机构的配置比例也已降至较低水平;

  锂电产业链上部分环节的股价高弹性已经开始在市场上呈现出来,比如旭源重仓的天赐材料今年9月单月就大涨77.45%。

  在这轮行业反弹的背景下,泉果旭源这只基金将会明显受益于这波行情。

  6、寻找能解决堵点的公司

  聚焦“需求”和“不可替代性”

  从以上赵诣持仓的变化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几个他调仓的关键词,

  一个是“需求”,

  他在历次定期报告中也曾提到“供需”、“需求”等字眼,行业供需格局的变化是他是否参与投资的一个核心逻辑。

  第二,企业的“独特性”,或者说“难以被替代”被赵诣视为另一核心选股标准,从他配置的标的来看,都是那些在产业链中占据关键卡位、拥有强大壁垒的公司。

  比如像应流股份,在发动机叶片等领域拥有极高的技术门槛,这不仅意味着竞争对手不光要有产能,还要通过漫长的客户认证。而应流已经形成了极强的客户粘性和订单持续性,后来者难以复制其优势。

  第三,“可预期”,AI科技将成为赵诣后续的一条重要投资主线,

  他在中报中进一步分析道,“我们也能看到,国内海外算力共振的同时,AI开始陆续改变生活,

  从生物医药、化工,到军工,再到出行和日常生活,都已经开始得到应用,并开始对部分公司带来相关的收入,

  这也意味着,从硬件端到应用端都会持续产生好的投资机会。”

  最后再简单总结下我们的观点,应该说,三年下来泉果旭源这只基金能为持有人实实在在赚到钱,的确不错;但目前的回报并没有完全体现出它的潜力。

  更重要的是,在当下如火如荼的科技牛市中,这只基金无论是从基金经理选股能力、组合重仓配置,都有希望在下阶段获取更丰厚的回报。

  千万不要在一个经历过牛熊淬炼的基金经理迎来顺风期时,轻易下车。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