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16 21:34
(来源:维科网机器人)
国内机器人赛道再添一家上市企业!
10月16日,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迹科技”)成功敲响港交所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
早在招股阶段,云迹科技超额认购倍数超5677倍,认购金额超1891亿港币,市场关注度可见一斑。
本次云迹科技发行价定为95.6港元,共发行690万股H股,募资规模总额约6.6亿港元;扣除发行应付的6640万港元上市费用后,募资净额为5.93亿港元。从资金用途来看,所募得资金将主要用于三方面:一是持续提升研发能力,巩固技术壁垒;二是强化国内外商业化能力,进一步改进机器人智能体技术;三是剩余部分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保障日常经营稳定。
回顾云迹科技的上市路,堪称“一波三折后终见曙光”。2022年冲击科创板时,它遗憾止步;2025年3月调转方向,向港交所递出招股书;9月IPO备案通过,终于在10月成功“上岸”。如今站上新起点,云迹科技不会忘记“让机器人为人类创造更幸福生活”的初心,要继续在服务机器人领域深耕。
上市首日,云迹科技的股价更是“开门红”:开盘价直接冲到142.8港元,较发行价暴涨49.4%,直接触发港交所主板“首小时30%涨跌幅限制”的规则。
腾讯、阿里投的智能机器人头部
中国堪称全球酒店业的“核心玩家”之一,庞大的市场体量为服务机器人铺就了规模化落地的“黄金赛道”。截至2024年底,国内酒店门店数已达34.87万家,客房数突破1764万间,这两项关键数据双双刷新纪录,远超2018-2019年的行业峰值,酒店业的强势复苏正持续释放机器人需求。
从全球市场来看,服务机器人行业呈增长态势。据GrandViewResearch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已达469.9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飙升至1077.5亿美元。其中,酒店场景作为服务机器人的核心应用领域,占比预计将稳定在15%-20%,成为驱动行业增长的重要力量。
在男性居多的机器人圈,支涛这位女企业家格外亮眼。她不仅是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学专业出身,还在中科大攻读了工商管理硕士,既有技术“硬实力”,又懂管理“软实力”,更有10多年传感器和自动化领域的实战经验,还曾担任北京英维思科技CEO,行业积累深厚。
正是看准了服务机器人的未来潜力,这位70后理工女在2014年创办了云迹科技,致力于构建全球领先的服务智能体生态系统。
而她的眼光也引来了资本的“扎堆追捧”:阿里、腾讯、携程、科大讯飞、联想、启明创投等科技巨头和顶级资本纷纷入局,陪着云迹科技走完了8轮融资,累计筹得超12亿元,最新一轮融资后,公司估值更是飙升到40.8亿元人民币。从股权结构看,阿里旗下杭州灏月持股2.94%,腾讯持股9.09%,联想基金持股4.22%,科大讯飞关联的安徽人工智能公司持股9.57%。有了这些“大佬”撑腰,云迹科技的发展底气更足了。
基于多模态感知与认知协同、逻辑推理与知识图谱驱动的认知决策、智能控制与精准执行系统及自进化学习与闭环反馈优化系统四大核心技术,2015年,云迹科技推出第一代酒店机器人"润RUN"系列,仅一年就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落地。之后,云迹科技又推出第二代“格格”系列双仓送物机器人,再到首创具身智能机器人新形态——复合多态机器人“UP”,产品矩阵越来越丰富。这些机器人既能搞定酒店送物的“基础活”,也能应对更复杂的场景,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要保持技术领先,研发投入不能少。2022年至2024年,云迹科技在研发上累计砸入近2超亿元),三年间持续以研发投入筑牢技术壁垒。2025年前5个月,其研发投入也有2495万元,占同期收入的31.5%。
高投入换来了丰厚的专利储备。截至目前,云迹科技已手握408项发明专利、326项实用新型专利、253项外观设计专利。这些专利就像“护城河”,帮它在行业竞争中牢牢占据优势。
今年,支涛53岁了。在她的带领下,云迹科技用11年时间从初创公司成长为行业标杆,业务版图也从国内扩展到中东、美洲、日韩、泰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它的机器人已“走进”全球3万多家酒店、医院、工厂、公寓、楼宇,单2024年就完成了超5亿次服务,累计行走里程能绕地球500多圈(约2033万公里)、
行业排名上,云迹科技更是“佼佼者”。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24年,在机器人智能体市场拥有可适应三维多层空间的机器人的参与者中,云迹科技的同时在线机器人数量及服务消费者数量排名全球第一。而早在2023年,按酒店场景收入计算,云迹科技在酒店场景的机器人智能体市场及智能体市场中,就已拿下双料全球第一,锁定了行业头部地位。
从招股书披露的数据看,云迹科技的财务表现呈现“喜忧参半”的态势。2022年到2024年、2025年前5个月,该公司营收分别为1.61亿元、1.45亿元、2.45亿元、8833万元;毛利率则持续改善,同期分别为24.3%、27%、43.5%、39.5%;亏损3.65亿、2.65亿、1.85亿、1.18亿元,累计亏损超9亿元。
分业务看,“机器人及功能套件”是云迹科技的营收支柱,同期收入分别为1.35亿元、1.2亿元、1.89亿元、6568万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均超7成,最高达83.6%。
分场景看,酒店场景是“绝对主力”,2022年到2025年前5个月,酒店场景收入占比分别为70.1%、95.1%、83.0%、93.2%。不过,该公司也在尝试“破局”,2025年前5个月,技术、医疗、工厂场景收入分别为83.6万元、105万元、55.5万元,虽规模小,但较上年同期均有增长,新兴场景初显进展。
截至2025年5月31日,云迹科技覆盖的酒店累计超3.4万家,医院超150家,场景覆盖还在持续扩大。
更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5年5月末,该公司的赎回负债高达19.25亿元,远超过现金储备,短期偿债压力不小,未来如何“扭亏为盈”“缓解负债”,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写在最后
东方证券数据显示,中国酒店服务机器人市场正爆发增长:2019-2023 年规模从 5 亿元升至 11 亿元,预计 2028 年突破 36 亿元,2023-2028 年有望实现超 3 倍增长。
这一增长离不开酒店业受人力成本上涨、人手短缺压力,机器人能高效替代重复性工作,助力降本提效;后疫情时代非接触服务需求上升,年轻客群青睐科技体验,推动机器人成酒店竞争力 “必选项”。另外, AI、激光导航等技术成熟,既提升机器人功能,又降低制造成本与应用门槛。
无论全球高复合增长,还是中国爆发潜力,都印证赛道前景广阔。对深耕企业而言,这是抢占红利的机遇,也需应对技术迭代与竞争升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