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丰倍生物募投项目进度说辞不一,信披问题也再度考验国泰海通

2025-10-16 15:29

本文授权来自《中国民商》

作者:蒋希音

今年5月,国泰海通收到了合并后的首张投行业务罚单。这艘巨无霸刚行驶上新航线就撞上暗礁!仅隔两个月,国泰海通再出问题。在康尼机电虚假陈述案一审判决中,中介机构国泰海通也被追责,承担50%连带责任。作为国内规模首屈一指的券商,国泰海通的执业质量还有待提升。

近日,由国泰海通保荐的苏州丰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丰倍生物”)IPO上市进程加快,一个月内从问询阶段跨进注册阶段,并于9月5日拿到注册生效的批文。《民商财经》深入研究丰倍生物的申报材料后,发现其信披屡屡出现问题,国泰海通的“看门人”职责再度面临考验。

信披问题不断,国泰海通执业质量待提升

丰倍生物是一家致力于废弃油脂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企业,在长期实践发展中形成了“废弃油脂—生物燃料(生物柴油)—生物基材料”的废弃资源再生产业链。其生产的生物柴油热销于欧盟地区,但受2023年下半年反倾销调查的影响,丰倍生物外销至欧盟地区的生物柴油金额大幅下滑,从数亿元腰斩至五千万元左右。

今年2月10日,欧盟正式宣布对中国进口的生物柴油征收10.0%至35.6%的反倾销税,其中丰倍生物适用的反倾销税率为21.7%。

部分欧盟客户从2024年起转向对工业级混合油的大量采购,因为工业级混合油系生物柴油的原料,可一定程度上弥补生物柴油的需求缺口。2022年至2024年,丰倍生物工业级混合油的销量分别为9,850.57吨、6,173.65吨、72,427.82吨,对应的销售金额分别为8,993.99万元、4,046.50万元、44,607.82万元。

但丰倍生物的招股书注册稿在编制中却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将2024年工业级混合油的销量数据72,427.82吨写成44,607.82吨,显然是混淆了销量和销售金额的数据。

(截图来自招股书注册稿)

(截图来自招股书注册稿)

无独有偶,丰倍生物2024年12月公示的招股书申报稿中,一研发项目的投入金额出现披露错误。

据招股书,“降低粗甘油含甲醇的技术研究”项目的预算为240.00万元,2023年投入232.64万元,报告期内(2021年至2024年1-6月)的其余各期均为0万元,报告期总投入一栏却显示金额为235.02万元。其他项目的数据则披露正常。

此外,丰倍生物还有部分研发项目的投入金额变动也令人一头雾水。

根据2024年12月公示的招股书申报稿,“酚醛树脂合成工艺的研究”项目预算金额为280.00万元,2021年至2024年1-6月分别投入0万元、129.73万元、143.11万元、0万元,项目处于结题阶段。随后,2025年6月公示更新后的招股书申报稿,报告期延展至2024年全年度,“酚醛树脂合成工艺的研究”项目2022年的投入金额发生调整,改为129.70万元。结题项目“固体润滑剂改性剂的开发及应用”在2024年12月公示的招股书申报稿中显示,2022年投入金额159.89万元,但是2025年6月公示的招股书申报稿显示,2022年的投入金额调整为159.86万元。结题项目“全厂尾气系统开发及应用”在2024年12月公示的招股书申报稿中显示,2023年的投入金额为88.73万元,2025年6月公示的招股书申报稿则将投入金额调整为88.37万元。而两版招股书申报稿中,丰倍生物2022年和2023年的研发费用并没有调整,数据一样。

更为诡异的是“高杂质含量棕榈酸化油高效纯化工艺技术研究”项目的投入则出现了半年度金额高于全年度的情况。

根据2024年12月公示的招股书申报稿,该在研项目2024年上半年投入191.06万元,2025年6月公示的招股书申报稿显示,项目已经结题,2024年全年度的投入金额为154.16万元,远少于上半年的投入金额。

募投项目进度不一,多方说辞待考证

除了上述信披疑点外,丰倍生物募投项目的实际建设进度,申报材料披露的项目节点与环评文件披露的时间点也不一致。

此次IPO,丰倍生物担任实施主体,建设“新建年产30万吨油酸甲酯、1万吨工业级混合油、5万吨农用微生物菌剂、1万吨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副产品生物柴油5万吨、甘油0.82万吨项目”(下称“30万吨油酸甲酯项目”),预计使用募集资金7.50亿元。

首轮问询回复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丰倍生物先以自有资金投入30万吨油酸甲酯项目,建设部分办公楼及生产线,2021年至2024年1-6月累计投入金额35,783.08万元(含税),后续投资拟在上市后用取得募集资金后开展。由此来看,截至2024年6月30日,募投项目处于建设中,还未完工。

2024年5月15日,苏州市环保产业协会官网公示了丰倍生物的新建年产9.85万吨工业级混合油项目(下称“工业级混合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该文件中提及募投项目30万吨油酸甲酯项目的建设情况,表示项目正在建设中。

相隔一个月,2024年6月11日,该网站又发布了工业级混合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公示稿。该版文件中提及,30万吨油酸甲酯项目的厂区土建工程、设备安装等均已完成,待排污许可变更完成后进行试生产及环保验收工作。由于募投项目重新报批的原因,丰倍生物原申请的排污许可证也需要变更。

从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查询到,丰倍生物第一次申请排污许可证的办结时间为2023年6月19日,证件有效期为2023年6月19日至2028年6月18日,重新申请的办结时间为2024年6月7日,有效期为2024年6月7日至2029年6月6日。

从上述信息来看,30万吨油酸甲酯项目在2024年6月后就要开展环保验收工作了,此处披露的项目进度明显赶超了丰倍生物在首轮问询回复披露的建设节点。

2025年5月,张家港市人民政府官网公示了丰倍生物原料预处理技改项目环评受理情况,公示的环评文件显示(2025年4月编制),30万吨油酸甲酯项目正在进行试生产,尚未验收。

而从招股书披露的在建工程科目的变动来看,在2024年下半年,募投项目30万吨油酸甲酯项目实际上仍在投入金额,从6月末的2,446.21万元增加至3,435.76万元。

多方文件说辞不一,这也让募投项目的建设进度成迷。《民商财经》还注意到,该募投项目的建设内容也存在披露差异。

招股书披露,30万吨油酸甲酯项目建成后,将新增生物柴油(含油酸甲酯)年产能35万吨、工业级混合油年产能1万吨、甘油年产能0.82万吨、农用微生物菌剂年产能5万吨、复合微生物肥料1万吨。但是工业级混合油项目的环评文件显示,30万吨油酸甲酯项目建成后新增工业级混合油的年产能为10万吨,其中自用9万吨,实际销售量为1万吨。两份文件在工业级混合油产能的披露上存在差异,而其他产品的产能则披露一致。

(截图来自工业级混合油项目的环评文件)

(截图来自工业级混合油项目的环评文件)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