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16 17:57
(来源:华山穹剑)
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球矿业巨头必和必拓终于向人民币“低头”,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结算方式变更,更是国际货币格局变迁的重要风向标。
据最新消息,必和必拓已与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签署协议,从今年第四季度起,其对华铁矿石现货交易的30%将采用人民币结算。这场持续数月的博弈,以中方的胜利暂告段落,背后折射出的是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革。
信号一:中国市场话语权实现历史性突破
必和必拓为何让步?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手握两张“王牌”:
第一张牌是需求主导权。随着中国基建节奏调整和西芒杜铁矿提前投产,中国在铁矿石供需天平上的筹码显著增加。特别是西芒杜项目首批铁矿石已于本月启运,这个全球最大未开发铁矿的投产,彻底改变了中国在国际铁矿石谈判中的被动局面。
第二张牌是人民币的硬实力。与某些货币的“纸面富贵”不同,人民币的稳定性和购买力已成为国际共识。俄罗斯与印度贸易转向人民币结算的案例已经证明,人民币正成为发展中国家贸易的“硬通货”。
信号二:人民币国际化迈出实质性一步
有人认为“澳企获得人民币后即刻兑换成美元,结算方式改变形同虚设”,这种看法显然低估了战略意义。
须知,每笔人民币结算都是一次系统“路演”。必和必拓在中国银行开设账户、使用CIPS系统结算的过程,本身就是对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实战检验。这好比在SWIFT系统之外,世界多了一条“金融高速公路”。
更重要的是,当企业手中持有人民币,就自然会产生投资中国资本市场、购买中国商品的需求。从结算货币到投资货币,再到储备货币,这正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经之路。
信号三:中国正在夺取大宗商品定价权
铁矿石人民币结算的深层意义,在于打破“美元定价霸权”的垄断。
目前主导铁矿石价格的普氏价格指数由美国公司制定,而必和必拓的大股东也多是美国金融机构。这种“美国资本定价澳大利亚资源,中国企业被动接受”的模式正在被打破。
随着人民币结算规模的扩大,一个由中国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人民币价格指数”将应运而生。这将彻底改变“中国买什么什么涨,卖什么什么跌”的怪圈。
大势所趋,不可阻挡
必和必拓的转变只是一个开始。作为行业风向标,其选择必将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其他矿业巨头跟进人民币结算只是时间问题。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一个国家货币的国际地位,最终取决于其经济实力和市场潜力。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体系、最完整的产业链条,这是人民币国际化最坚实的后盾。
美元霸权不会一夜崩塌,人民币国际化也非一朝一夕可成。但必和必拓的这次转向已经向世界宣告: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时代正在加速到来,而人民币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崛起为重要一极。
这是中国经济韧性的胜利,更是国际市场用脚投票的必然结果。
人民币国际化的征程,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但每一次这样的突破,都在为未来的国际货币格局写下新的注脚。大势所趋,不可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