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评新而论丨永不回收的账号 托举永不断线的思念

2025-10-16 16:36

(来源:荔枝新闻)

转自:荔枝新闻

你手机里有没有这样“不敢删、舍不得”的“数字遗物”?

是每天都要点开一遍生怕日子久了就忘了声音的语音,还是那些翻看了无数遍都不会再更新的朋友圈?

最近,微信公关总监在一档播客中表示,微信产品团队针对逝者账号做了许多研究和努力,从今年9月开始,微信对长时间不使用的微信账号已经不再进行回收处理。

说实话,这个改动,从技术上讲,算不上什么“大新闻”,但却戳中了所有人内心的柔软。

前段时间,就有网友用新办的手机号注册网易云音乐时,竟意外登上了歌手李玟的账号。尽管李玟已经去世了两年多,但至今账号后台依旧能收到大量网友的悼念私信,其中有一个人甚至发了99+条。

对此,网易云音乐回应,是李玟团队为其账号绑定的手机号被运营商回收并二次放号所致,已第一时间处理。

此前也有网友发帖称,他的爸爸去世近十年,想爸爸的时候会打开以前的聊天记录或者去看看爸爸的朋友圈,最近却找不到爸爸的微信了,这让网友觉得和爸爸在世界上唯一的联络方式彻底消失了。

这样的遗憾,恰恰体现了大家对于“数字遗物”的担忧。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27条明确了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是公民的合法财产。但在实际操作中,社交账号这类带着个人温度的数字资产,却因隐私边界、平台规则等问题,面临诸多继承难题。

在此之前,微信官方客服给出的回复一直是:如果账号长时间未登录,系统会根据该账号的使用情况进行回收处理。

为啥这次突然改规则?说到底,是团队决定把“规则”让给“人心”。

微信这次的“不回收”,尽显科技的温度。从此,那些再也不会更新的朋友圈会一直静静躺在那里,那个再也不会回复的对话框也会始终留在通讯录里。

并且,小编也发现,不止微信在这么做。

早在2020年,b站就曾出过“纪念账号”功能,保护并纪念那些不幸离开人世的b站用户。后续功能还进行过改版,每一位用户都可以提前设置,如果自己去世,自己的b站账号将会被如何处理。

2021年,抖音也曾上线“逝者纪念帐号”功能,直系亲属可申请将账号设置为“保护状态”。

就像电影《寻梦环游记》的经典台词“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而这些被用心留存的 “数字遗物”,正是对抗遗忘最有力的支撑。永不回收的账号,托举着永不断线的思念,这也算科技的一种浪漫。

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记者丨孙越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