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16 07:39
(来源:一丰看金融)
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金融业研究团队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报告原标题:贷款熨平波动,货币持续活化——2025年9月份金融数据点评
点评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6日
分析师:王一峰(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9050002)
分析师:赵晨阳(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4070005)
事件
2025年10月15日,央行公布了9月金融统计数据,数据显示:
(1)M2同比增长8.4%,增速较8月末下降0.4个百分点;
(2)M1同比增长7.2%,增速较8月末提升1.2个百分点;
(3)新增人民币贷款1.29万亿,同比少增3000亿,增速6.6%,较8月末下降0.2个百分点;
(4)新增社会融资规模3.53万亿,同比少增2297亿,增速8.7%,较8月末下降0.1个百分点。
点评
一、9月贷款投放强度季节性回升,增量延续3Q同比少增
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9万亿,同比少增3000亿,增速环比8月回落0.2pct至6.6%。有效需求尚待恢复,通胀持续磨底,居民企业信用活动扩张偏弱。9月中采制造业PMI为49.8%,环比8月回升0.4pct,连续六个月低于“荣枯线”,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景气度季节性提升,但需求不足矛盾依旧突出,产需缺口进一步放大。物价指标维持低位,“生产-消费”内循环有待畅通,企业居民加杠杆动力不足,信贷增量不及去年同期。
从累计角度看,前三季度合计新增人民币贷款14.75万亿,同比少增1.27万亿。考虑地方化债对新增读数形成拖累,1-9月地方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净融资合计1.9万亿,还原地方债务置换影响后,测算9月信贷增速或在7.7%左右,较8月回落0.2~0.3个百分点左右。考虑到今年债务置换已进入尾声,9月贷款增长受债务置换因素边际影响小。
现阶段有效需求不足压制下,银行信贷投放“量、价、险”仍难平衡。后续阶段稳定信贷投放,或可关注以下领域:① 前期布置的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作为资本金杠杆撬动地方投资和信用扩张;② 除消费信贷财政贴息外,消费领域进一步加码支持性政策;③ 银行贷款帮助城投公司、事业单位等机构偿还经营性欠款,以银行信用置换商业信用。若4Q季内贷款投放同比持平,年末信贷增速仍可大体稳定在6.6%附近。
9月票据利率中枢上移。价层面,9月以来票据转贴现利率报价转而上行,1M、3M、6M期转贴利率报价中枢分别为1.39%、1.24%、0.8%,环比8月上行73bp、27bp、14bp,集中收票冲量情况有所减少。月内票据转贴报价波动幅度相对有限,曲线形态持续倒挂。需求不足情况下,银行对较长期限票据需求相对高,10月份以来跨年票据转贴现定价已回落至0.4%以内。量层面,9月贴现承兑比75%,创2月以来新低,低于去年同期的78%,全月票据融资增量-4026亿,环比下降,同比少增4712亿,季末月份新增贷款结构有所改善。前三季度票据贴现合计新增4752亿,同比少增3531亿,占新增贷款比重3.2%,低于去年同期的5.2%。
二、对公贷款投放环比加码,短贷-票据跷跷板效应再现
规模层面,9月对公贷款新增1.22万亿,同比少增2700亿,占新增贷款比重95%,对公仍发挥贷款投放“压舱石”作用。其中,票据、短贷、中长贷分别新增-4026、7100、9100亿,同比分别少增4712亿、多增2500亿、少增500亿。票据贴现出现较大幅度负增长,而对公短贷增长略超季节性,对贷款读数形成支撑。
短贷方面,前三季度对公短贷新增4.53万亿,同比多增1.7万亿,占新增贷款比重31%,明显高于过去五年同期均值16%。单月数据看,9月对公短贷新增7100亿,高于过去五年同期增量均值3991亿,增长略超季节性特征,月内短贷-票据间跷跷板效应较为明显,下旬对公短贷多增对低息票据形成部分置换。一方面,9月企业经营景气度环比8月改善,预计用于日常生产经营的短期流贷增量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化债背景下破解城投企业“三角债”,推动企业还清欠进程提速,以银行信用置换商业信用或对企业贷款读数形成一定支撑。
中长贷方面,9月对公中长贷新增9100亿,同比少增500亿;1-9月对公中长贷合计新增8.29万亿,同比少增1.37万亿。现阶段企业经营景气度偏低,对公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仍同比少增。往后看,政府债发行步入尾声,隐债化债因素对企业贷款读数拖累减轻;针对城投、事业单位的清欠偿还政策带动商业信用转银行信用;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使用拉动相关项目配套融资,年内对公中长贷投放空间可期待。结构上,普惠小微、制造业中长期等重点领域信贷仍维持较高增长,9月末二者增速分别为12.2%、8.2%,其中普惠小微贷款增速延续8月以来逐月回升态势。
定价层面,9月企业新发放本外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在3.1%附近,同上月大体持平,仍在历史低位,尚未出现边际拐点。进一步考虑贷款结构优化,9月对公短贷投放增多而低息票据负增长,现阶段新发放企业贷款定价或仍在下行通道但降幅趋缓。往后看,监管强化金融机构定价行为指引,通过MPA、EPA定价考核、自律机制管理等方式规范银行定价行为,设定存款“利率顶”和贷款“利率底”,维护市场秩序。后续伴随存量定期存款滚动到期重定价,银行负债成本将进一步下降,有利于银行体系NIM稳定。
三、居民贷款读数季节性回暖,零售信贷量价需再平衡
规模层面,9月份居民贷款新增3890亿,同比少增1110亿,读数较8月进一步改善。其中,居民短贷、中长贷分别新增1421、2500亿,同比分别少增1279亿、多增200亿。前三季度居民贷款合计新增1.1万亿,同比少增8400亿,占新增信贷比重7.5%,低于去年同期的12.1%。现阶段居民就业、收入等长周期变量未出现实质性改善,消费、购房需求疲软,按揭、消费贷、信用卡增长乏力,个体工商户、农户等小微客群经营景气度偏低,经营贷读数亦不及去年同期。从9月情况看:
9月按揭贷款正增长,但10月或仍承压。“金九”房地产市场表现分化,不同城市、新老项目间交易景气度差异延续,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新房市场“冷暖不均”,而二手住宅价格仍受需求不足压制。克而瑞数据显示,百强房企9月实现销售操盘金额2528亿,环比增长22%,同比增长0.4%,出现止跌回升,但百强房企整体销售仍处在历史较低水平。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百城新建住宅均价环比微涨0.09%,同比上涨2.68%;百城二手住宅均价环比下跌0.74%,同比下跌7.38%。住房按揭贷款考虑到摊还和早偿因素后,预估9月新增读数环比有所改善,去年较低基数上同比多增。从10月房地产销售数据观察,“银十”料成色不足,按揭或再度转入负增。定价上,9月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仍在3.1%附近,同8月持平。
非房消费贷、经营贷投放季节性改善。1-8月社零累计同比增速4.6%,环比1-7月下降0.2pct,居民消费景气度仍相对偏低。现阶段居民就业、收入等长周期变量仍待改善,扩表意愿较弱,非房消费贷增长缺乏驱动力。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农户等客群经营景气度平淡,信用扩张明显慢于去年同期。“反内卷”背景下,对消费贷、经营贷定价下限加以约束,“以价换量”增长模式难以为继。9月是财政对消费贷、经营贷进行财政贴息落地的首月,对相关信贷需求的拉动尚难评估,9月零售非房贷款投放或更多由季节性因素驱动,对消费贷进行财政贴息考虑到申领的范围和复杂度等因素,在没有纳入按揭贷款和信用卡消费贷款的前提下,料最终支持规模明显受控。
四、9月新增社融3.53万亿,增速较8月下行0.1pct至8.7%
9月新增社融3.53万亿,同比少增2297亿,余额增速8.7%,较8月末下行0.1pct;高基数影响下,年内后续月份社融增速或呈现缓幅下行态势,若后续无新增特别国债发行,年末社融增速或回落至8.5%以内,若增发1万亿特别国债可抬升社融增速0.2个百分点。具体看9月社融分项结构:
① 表内融资:9月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新增1.6万亿,同比少增3662亿。月内非银贷款、境外人民币贷款分别新增-2348、-842亿,同比分别少减356、454亿。
② 未贴现票据:9月未贴现票据3235亿,同比多增1923亿,表内贴现较大规模负增长,对存量票据消耗减轻,未贴现规模高于去年同期;9月表内外票据合计减少791亿,同比少增2789亿。
③ 政府债:9月社融口径政府债新增1.19万亿,同比少增3471亿,占社融增量比重34%,低于去年同期的41%,伴随今年政府债发行进度步入尾声,其对社融拉动作用有所减弱。
④ 直接融资:9月企业债券、股票融资分别新增105、500亿,较低基数上同比分别多增2031、372亿,直接融资端对社融的拉动作用相对有限。
五、M1延续反弹上行,M2高基数上有所回落,M2-M1剪刀差收窄
货币方面,9月M2同比增速8.4%,M1增速7.2%,M2与M1增速剪刀差1.2pct,环比8月进一步收窄1.6pct,货币活化程度提升。
M1增速进一步提升。9月M1新增1.9万亿,同比较低基数上多增1.35万亿,且高于过去五年同期增量均值9454亿,出现超季节性增长。从影响私人部门存款增长因素来看,9月M1增速延续上行的驱动因素在于:一是9月财政多支少收,政府存款向居民、企业存款转移;二是季末月份理财回表驰援表内存款,考虑到10月假期较长以及9月银行体系对核心负债依赖度提升,预计9月末将有更大规模理财回表,非银存款对一般存款分流力度环比下降;三是权益市场交投热度不减,部分居民存款延续“跑步入市”,交易性货币需求走升;四是推动企业债务还清欠,破解城投企业“三角债”,可逐步改善上下游企业资金面,增加账面活期存款沉淀。综合上述情况,9月居民、企业活期存款增长较好,M1增速延续5月以来反弹上行趋势。
M2增速在高基数上有所回落,社融-M2剪刀差环比小幅走阔至0.3pct。9月M2增加3.4万亿,较高基数上同比少增1万亿,略高于过去五年同期均值3.2万亿。考虑到去年同期“926”资本市场被快速激活,形成了较高的增长基数,9月M2增速有所回落。月末社融-M2增速剪刀差较8月小幅回升至0.3pct,较年初回落0.4pct,表内信贷、政府债支撑下社融增长相对平稳,货币派生节奏亦相对稳定。
存款方面,9月人民币存款新增2.2万亿,同比少增1.5万亿,月末增速8%,较8月回落0.6pct,贷款-存款增速差自年初1.3pct下降至9月-1.4pct,存贷增长匹配度有所提升。累计角度看,1-9月存款新增22.7万亿,同比多增6.1万亿,亦高于2020-2024年同期增量均值19.3万亿。
结构层面主要特点在于:财政存款、非银存款与一般存款之间的跷跷板效应。9月居民、企业存款分别新增2.96、0.92万亿,同比多增7600、1494亿,增量读数均高于往年同期均值。月末非银、财政存款分别减少1.06万亿、8400亿,非银存款在高基数下同比少增1.97万亿,财政存款则同比多减6042亿,季末财政开支强度较高。9月作为季末月份,存款受季节性因素驱动较强,一般存款与非银存款、政府存款间跷跷板效应显现。
六、风险提示
经济恢复节奏偏慢,市场预期难以改善,居民消费购房需求不振,信贷社融数据持续走弱。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金融研究团队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银行业研究团队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银行业研究团队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