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智观察 | 如何让智能体走进千行万业?

2025-10-16 17:31

从科研实验室的自动化设计,到产业生产线的降本增效,再到个性化的日常生活服务,AI智能体正加速从概念走进现实,助推社会变革进步

而更长远来看,要让AI真正普惠大众、融入社会,就必须让它像水、电、网络一样普及,成为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对此,《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指出:

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

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

顶层设计指导下,各行各业加速发展“人工智能+”。联想控股体系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自研及投资的方式,与各界共同推动智能体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普及。

技术演进

从“记忆反思”走向“自主学习”

如何评估智能体的先进水平?对此,行业普遍将智能体发展划分为L1至L5五个阶段,类比自动驾驶分级:

那么,当前智能体正处于哪一分级阶段?

业界普遍认为,智能体正处于L3阶段,即基于大语言模型具备记忆和反思能力,可闭环完成任务,但在执行复杂任务时仍可能出现错误,且缺乏自主学习和泛化能力。

下一步的关键突破,在于实现自主学习与跨场景迁移,并优化多智能体之间的信息共享、任务并发等协作机制。

市场落地

比拼生态协同与垂直场景

伴随着技术创新,智能体市场空间快速打开。

据亿欧智库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体市场规模达1473亿元,企业渗透率不足5%,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3万亿元。

与市场远景同步进行的是,大模型竞争转入下一阶段,生态协同能力与垂直行业落地效率成为制胜关键。

根据Gartner最新测算,到2028年,约15%的日常业务决策将可由AI自动完成,针对特定垂直场景深度优化的企业级智能体发展空间广阔。

普及难关

面临适配、落地、成本三大挑战

尽管前景广阔,智能体在普及过程中仍面临三大核心难题:

适配性不足

公共智能体功能同质化,缺乏对多元行业场景的深度适配,导致行业用户上手难、体验差。

● 落地能力弱

智能体与企业现有IT系统及业务流程的集成度不高,缺少行业知识与私域数据支撑,难以真正发挥生产力价值。

● 成本门槛高

定制化AI服务的算力、模型、数据等建设和实施成本仍较高,中小企业、基层场景无法承担高成本的智能化改造。

企业系统投入

助力智能体普惠落地

面对上述挑战,联想控股旗下联想集团以混合式AI战略为核心,构建覆盖个人、企业、城市三大层面的超级智能体矩阵,推动AI与千行万业深度融合。

        个人        

联想天禧超级智能体

● 特点:内嵌于联想AI PC、AI手机、AI平板和AIoT等“多端”,打造跨平台、跨设备、端云一体、开放互联的AI体验。

● 成效:得益于天禧的“加持”,联想AI PC、AI手机和AI平板等AI终端销量持续快速增长。联想AI PC在2024/25财年于中国市场的销量突破100万台之后,新财年首个季度继续加速增长。

联想乐享超级智能体

● 特点:可跨设备、跨生态调用企业全链条数据信息,并调度研发、供应链、营销、销售、服务、运营等领域智能体自主完成工作任务。

● 成效:在联想乐享的助力下,联想营销智能体已降低内容制作成本达25%,销售智能体将产品配置时间从12分钟缩短到了2分钟。

联想城市超级智能体

● 特点:采用“1+N”的架构,即通过一个城市核心中枢协同多个领域智能体,推动实现城市治理和运行的“人智共创”,迈入智慧城市4.0时代。

● 成效:已与福建武夷山、湖北宜昌、上海虹口、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城市达成战略合作,赋能文旅、交通、医疗、能源等多个领域。

同时,为了让智能体得以快速、灵活、高效部署,联想集团推出“超级工厂”和“智能体即服务”两大创新交付方式,针对不同行业的业务特性、预算及IT资源上的差异化需求,通过快速定制和轻量化起步的灵活部署模式,保障全类型客户的AI需求得以满足。

生态协同

助力行业智能化转型

除联想集团外,联想控股体系内还通过投资的方式,助力国内多家科技创新企业积极研发智能体,助力行业智能化转型:

君联资本、联想创投所投企业智谱发布AutoGLM 2.0,具备推理、代码以及多模态处理能力,支持生活服务与工作执行,如订票、生成短视频等。

联想之星所投企业达观数据为金融与工业制造等领域提供的各类智能体实现全面落地。如金融领域“银行智能体”和“证券智能体”,能够处理知识库问答、文档质控、信贷与财务报表审核;工业领域“供应链智能体”可帮助企业高效完成上下游对账与合规校验。

联想创投所投企业阶跃星辰联合吉利共同打造了行业首个座舱智能体,基于阶跃星辰行业领先的Step-Audio端到端语音大模型,可提供更自然、更懂人和更具情感的全新座舱交互体验。

随着智能体矩阵日益丰富,千行万业的智能化转型正稳步推进,普罗大众也将迎来更便捷、更智慧的生产生活体验。

参考链接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