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数贸会重构会展流程,成全球新范式

2025-10-16 14:22

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GDTE,以下简称“数贸会”)用数智服务构建起数字贸易新生态。日前闭幕的第四届数贸会,以“杭州实践”为全球会展行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范式,从全流程重构、生态共建、价值重塑等维度,推动会展行业突破传统边界,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在第四届数贸会闭幕发布会上,商务部电子商务司副司长侯斌介绍,本届数贸会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水平持续提升,展览规模达15.5万平方米,参展企业1812家,累计入场观众25.7万人次,较上届分别增长3.3%、17.2%、28.5%。

作为我国数字贸易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国际性专业展会,第四届数贸会围绕“在数贸会看见创新未来”主题,从平台建设、展览布局、国际合作、产业对接等多维度推出变革创新举措,推动展会从“传统线下活动”向“数字化、国际化、实效化生态平台”转型。

从“线下5天”到“全年365天”服务

数贸会以“数贸在线”平台为核心的数字化创新,彻底打破了传统会展“时空受限、流程割裂”的痛点,推动行业从“短期线下活动”向“全年在线服务”转型。

“本届数贸会,全流程数字化提效。”杭州市会展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李健表示,“数贸在线”打通底层数据库,联合中信保、天眼查建立“可信身份认证体系”,为展商、客商信息上“多重保险”,解决了传统会展中“信息可信度低、对接效率差”的难题。

在数字化流程上,数贸会接入AI大模型打造“供采大厅”,通过Deep Seek智能推荐算法为参展商定制“数字身份标签”,实现“类似电商猜你喜欢”的精准商机匹配。此外,还在数贸会开幕前征集300余份国际采购订单,主宾国印尼通过平台提前锁定超50亿元智慧城市、电子政务项目需求,让“盲对接”变为“精准撮合”。

数贸会的全年化服务已突破时空限制,通过平台支持市场主体“常年发布全球采购与对接订单”,将数贸会从“线下5天展会”延伸为“365天在线展贸平台”,乾塘方舟(杭州)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正是通过平台“全年化商机匹配”,与塞内加尔买家达成智慧种植仓合作,开拓非洲市场。实践证明,“线下展示+线上长效服务”的模式,重构了会展行业“重活动、轻后续”的传统逻辑,推动行业进入“全周期价值服务”新阶段。

有参展商表示,AI智能体“数小潮”可跨多平台,能为观众提供“一键导航到展区”的精准服务,也能为展商推荐适配的产业对接活动,这种智能服务,实现了从“标准化接待”向“个性化体验”升级。

从“本土单打”到“全球协同”的开放格局

业界知情人士表示,数贸会打破传统会展“本土主办方主导”的模式,通过“国际巨头联动+全球生态搭建”,为行业提供了“本土化优势与国际化资源互补”的合作新路径。

本届数贸会上,杭州市会展集团与法兰克福展览集团(以下简称“法兰克福”)联手打造了“智慧空间展区”。与此同时,杭州市会展集团联合国际展览与项目协会(IAEE)等,推动会展行业从“零散合作”向“系统化生态共建”转型。这种生态不仅涵盖“理论研究(联合浙江大学)、实践创新(数字会展产品研发)、人才培养”全链条,更通过“‘引进来’(如引入德国斯图加特国际物流展)+‘走出去’(如主办印尼数字化转型博览会)”双向布局,为行业提供了“全球化发展”路径。

“从本届数贸会上体验到,算法驱动的贸易创新不再是抽象概念,数智化服务体系的优势不再是理论构想。”一位不愿具名的业界资深人士表示,数贸会的变革创新是可感知、可借鉴的实际案例,为全球跨境贸易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从“重展示”到“重落地”的价值重塑

在知情人士看来,数贸会以“完全市场化招商”和“项目落地为核心”的创新,彻底扭转了传统会展“重规模、轻实效”的倾向,推动行业价值逻辑从“展示型”向“交易型、产业型”转变。

上述人士表示,市场化招商激活产业活力,智慧空间展区摒弃“政府或协会主导”的传统模式,完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由杭州市会展集团梳理“智慧空间企业图谱”,如上门对接正泰、鸿雁等本土领军企业。法兰克福则引入雷盎、视声等国内龙头及国际品牌,形成“本土+国际”的全产业链参展矩阵。这种“企业自主参与、需求驱动招商”的模式,让会展更贴近产业真实需求,避免了传统会展“为展而展”的形式主义。

“以‘项目落地’衡量展会价值。”李健介绍,本届数贸会除设置“数贸创投日”,遴选百个科创项目与百只基金精准匹配,还实现45个重大项目签约(聚焦AI、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等领域),将“展会成果”直接转化为“产业升级动能”。李健强调,这种“以实效为核心”的导向,推动会展行业从“流量统计”转向“价值量化”,重新定义了“成功展会”的评价标准,不再是“来了多少人”,而是“促成多少合作、落地多少项目”。

从“产品堆砌”到“沉浸交互”的体验革新

需要提及的是,数贸会打破传统会展“展台摆产品、观众看展板”的单一模式,以“场景化设计”激活用户交互,推动行业从“单向展示”向“沉浸式体验”转型。

据数贸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的四大智慧场景打造“可感知的科技”:智慧空间展区围绕“智慧园区与建筑、城市公共空间、智慧商业、智慧生活”四大场景,打造“样板间式”展示,正泰搭建“智慧家”,让灯光随情绪切换模式。西门子打造“零碳数智空间体验馆”,通过VR、数字孪生技术呈现能源自给范式。此外,西子智能停车的AGV机器人现场演示“自动精准泊车”,解决“找车难”民生痛点。在观众丁先生看来,这种“从技术到场景”的转化,让“高大上”的AI技术变得可触可感,也让企业解决方案更易被客户理解和认可。

“通过AI智能体‘数小潮’可一键找到消费、文娱、医疗等领域的‘展会上的智能体’,现场体验脑机接口、人形机器人等‘黑科技’。”山东国际展览中心运营总监袁莹表示,AR导览、数字打卡等功能则让逛展从“被动参观”变为“主动探索”,大幅提升了参与感,这种“体验驱动”的设计,为会展行业提供了“用户-centric”的新交互逻辑,推动展会从“信息传递平台”变为“科技体验入口”。

从“行业交流”到“经济枢纽”的边界拓展

数贸会的创新不仅局限于“会展本身”,更通过“联动城市资源、赋能实体经济”,将会展行业的服务边界从“行业内部”拓展至“城市经济全链条”。例如,“会展+文旅+消费”联动激活城市经济:“数贸在线”联动City pass平台,实现“一码通行”覆盖数贸会场馆、杭州30个景区、公交地铁及City pay支付,让“观展”与“城市消费”深度融合,撬动文旅、交通、餐饮等多领域消费。让会展从“孤立活动”变为“城市经济催化剂”,拓展了行业的经济价值。

“会展+产业”则助力招商引资与全球布局。数贸会通过大数据筛选“有成长潜力的企业”,推动杭州全球数贸港核心区建设。同时依托“全球数字会展创新中心”,将“杭州模式”复制到海外,如杭州会展集团主办的“印尼数字化转型博览会”,以及筹备2026西班牙巴塞罗那网络安全大会,助力中国企业“借展出海”拓展全球市场。这一实践,让会展行业从“服务贸易”升级为“产业服务枢纽”,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的重要纽带。

“数贸会的变革创新,其本质是对‘会展是什么、能做什么’的重新定义。”业界资深人士表示,它不再是“短期线下展示”,而是“全年在线的价值服务平台”;不再是“本土单一活动”,而是“全球协同的生态网络”;不再是“流量导向的活动”,而是“实效驱动的产业枢纽”。数贸会以“数字化为核心、国际化为路径、实效化为目标、产业化为价值”的“杭州模式”,不仅为中国会展行业突破“专业化、品牌化”瓶颈提供了方案,更引领全球会展业向“更智能、更开放、更具经济价值”的方向迈进,正如IAEE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玛莎·弗拉纳甘所言,这是“通过技术力量改变行业运作方式的前所未有的会展新时代”。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