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小发明”破解生产“大难题”

2025-10-15 19:28

一直以来

山东港口青岛港油港公司

积极推动设备创新

紧密围绕

一线生产与安全管理中的实际需求

以“小创新、大实效”为理念

通过聚焦问题痛点

优化流程、提升服务质量

为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地面操作“神器”破解井下作业风险

华港石油自主研制的“地下阀门开关工具”正式投用,成功解决了地下消防阀门操作难题。此前,地下消防阀门操作井空间狭窄,开关极为不便,且下井作业属于受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突出。 针对这一问题,操作部职工深入现场实地考察,结合阀门型号与操作环境,利用现有材料对操作工具进行改良。通过延长操作杆实现在地面对阀门“远程”操作,既解决了地下阀门开关不便的困扰,更彻底消除了职工下井作业的安全隐患。

电动推车喷雾器减负提效显威力

除草曾一度成为“老大难”,原有肩背式喷雾器容积仅20升,而完成一次喷洒,需重复灌装45次,耗时约20小时,职工劳动强度极大。为破解这一困境,维修班对喷雾器进行全方位改造:药桶容积提升至450升,出水管延长至50米,同时升级为电动驱动,充满电可连续工作8小时;搭配三轮自行车作为移动载体,实现灵活喷洒。改造后的推车式大型喷雾器单次作业仅需灌装2次,5小时即可完成全部除草任务,大幅提升作业效率,实现了从人工向机械化操作转型,提升工作效率近200%。

支撑滑轮改造守护内检测器“健康”

在山东港联化内检测器维修保养过程中,支撑滑轮的安装精度直接影响设备安全。此前,滑轮固定在检测器两侧的防撞盘和顶盘位置,旋转时易损伤里程轮,且存在承重风险。山东港联化技术团队聚焦问题根源,对检测器托盘支撑滑轮实施改造,在保障正常旋转的前提下,增大滑轮间距并优化支撑位置。改造后的装置有效避免了检测器旋转过程中对设备本体的损害,保障维保操作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托盘升级实现收发球“一器多用”

内检测器收发过程中,原装托盘与收发球筒对接时无法深入边缘卡槽,极易出现对接不牢固的问题,存在设备脱离及损伤风险。山东港联化技术团队针对性开展改造工作,为收发球小车加装快拆式托盘,并在漏磁检测器托盘顶端增设“U型托底”。 此次改造践行“一器多用”理念,快拆式托盘可适配普通清管器及复合检测器;“U型托底”则完美契合现场收球筒对接需求,让收发球过程更牢固、更安全。

呼吸阀改造破解设备管理痛点

山东港联化高密站泵棚南侧毗邻木器加工厂,大量木粉灰尘导致呼吸阀频繁堵塞引发润滑油溢出,造成设备损坏,原有呼吸阀为一体式结构,拆装困难,维修清理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每周需2人配合才能完成更换维护。为破解这一难题,高密站采用滤芯可拆卸式不锈钢呼吸阀,仅需定期更换滤芯滤棉即可完成维护。改造后,呼吸阀清洗周期延长至每月1次,每月可节省工时约48小时,提升设备管理精细化水平。

自动加注装置让换季保养更省心

董油库区共有75台储罐搅拌器,在换季保养过程中,由于注油口位置高达近两米,传统加油方式需人工高举油桶加注,不仅费时费力,还易发生油品漏。职工自主设计制作搅拌器润滑油自动加注装置:采用10升容积的承装桶储存润滑油,通过外接阀门及导液管连接至注油口。加注时,将承装桶放置于搅拌器顶部平台,打开阀门后,利用高低液位差及虹吸原理即可完成加注。该装置不仅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杜绝了油品漏,且容量正好匹配单台搅拌器的额定加油量,实现了精准定量加注。

山东港口青岛港油港公司

将继续深化创新实践

广泛开展“五小革新

将“小发明”“小改造”汇聚成

推动发展的“大力量”

为港口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供稿|油港公司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