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15 22:08
在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新兴的经济发展力量之前,中国家电企业从未如此深入地参与到汽车的产业链中。
当下,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及车机系统、智驾系统的升级,中国家电企业的身影正逐渐深入到涵盖零部件供应、汽车生产以及汽车零售等多个环节的汽车产业链中。中国家电企业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成为了新能源汽车从出行工具向“家”的延伸转变的重要力量。
此前,海尔集团以18亿美元收购汽车之家41.91%的股份,成为汽车之家的控股股东。格力则通过聚焦数控机床领域,成为了特斯拉等车企的服务商。而在零售层面,国美将汽车零售平台看作是“翻盘”的筹码,而京东则联合供应链以及汽车制造商,推出国民好车计划。
10月14日,京东汽车宣布联合宁德时代旗下的时代电服和广汽集团共同推出“国民好车”。京东方面表示,京东并不涉及汽车制造环节,主要提供用户洞察和独家销售服务。消息显示,三家企业将分别发挥各自的优势,推动汽车产品从生产到服务的全链条智能化升级。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家电企业以及相关零售平台深入汽车产业链的背后,是汽车家电化以及人车家生态协同发展的两大趋势。包括海尔、京东在内的企业,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逻辑并不局限在“卖车”本身,而是把“车”变成“家庭生活”的一部分,最终构建人车家生态闭环。
京东下场“卖车”图的是什么?
内卷加剧,加之大量车企持续亏损,当下的新能源汽车已经面临增长的瓶颈,对于“跨界玩家”来说,从制造层面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新能源汽车产能已经不是更好的选择。而进一步做大新能源汽车的蛋糕,是更具前瞻性的策略。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不约而同地将新增长点,放在“智驾”以及“人车家”生态上。
然而,随着“智驾”的争论受到管控,加之智驾技术进一步突破到L3级别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当下新能源汽车的增长焦点,又回到了“彩电沙发大冰箱”的版本迭代上。而家电相关企业,要踩中的就是这个风口。
业内人士指出,京东参与“国民好车”计划,发挥的并非“制造”能力,而是“用户洞察和独家销售”。这意味着,京东在汽车产业链中产生作用的是数据能力和渠道能力。
更关键的是,京东的入局将改变汽车零售的模式——由厂商主导转变成了“平台+用户”主导。而这,恰恰是京东在家电产业链中发挥的作用。京东想把“卖车”变成和卖家电、卖手机一样的模式,并为消费者提供类似的体验,同时借助京东Mall等线下布局,将家电、手机、汽车打造成一站式购物的发展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京东的“金融服务”也能够受益。京东能够通过旗下的白条金融服务,为消费者提供购车贷款,在促进汽车零售的同时,也能够扩大金融服务的规模。同时,京东还能通过汽车保险、保养维修、换电等新模式获得持续性的营收来源。
此外,三方合作的模式,有利于降低各自的风险。京东作为平台商,在汽车制造层面缺乏积累和优势,贸然造车代表了短期内将有大量现金流出,而通过与代表生产的广汽以及代表电池的宁德时代合作,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进一步形成“分工明确、低资本风险”的合作模式。
汽车家电化 家电生态化
近段时间来,多家企业提出了“人车家”的生态战略,期望能够通过家电、智能手机与汽车的链接,实现汽车与家电的零售化、套餐化、服务化和生态化。其中,海尔入股汽车之家的目标之一就是是把内容、交易、服务三位一体的生态与海尔线下服务网络结合。
而在这个过程中,新能源汽车被明确划入了家电生态中。
当前,新能源汽车与家电的界限开始模糊,在加入了“彩电沙发大冰箱”之后,汽车也逐渐被看作是“移动家电”。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重走了家电产业的路径,从硬件制造向智能生态演化。汽车逐渐从一锤子买卖变成可持续的服务入口。
未来,人车家的协同作用将会持续放大。从能源的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与家居、家庭储能形成了闭环。新能源汽车能从家庭中的充电桩获得能源的补充,必要时,新能源汽车也能成为家庭的备用电源。
而在京东、海尔等企业平台的参与之下,汽车与家电零售也将逐渐形成新的闭环。海尔入股汽车之家,能够形成从内容到交易到服务的完整闭环。同时,通过汽车与家电的联动,也形成新的生态场景,其中包括车机内部配备家庭设备的控制系统,实现多种场景的智能体验,其中包括回家前预先启动空调、开启窗帘等。
而在汽车与家电进行智能交互的背景下,也能够实现跨品类的捆绑销售。平台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从购房、装修、家电到汽车的一站式购物套餐。
业内人士只,京东不是来“造车”,而是要把“卖车”变成长期可复购、可订阅的生活服务入口。而海尔等家电玩家的介入显示出“汽车家电化”的商业模式正在加速。
(家电网® HE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