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新型电力系统行业市场预测报告:发展环境、全景概览、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分析

2025-10-15 09:46

报告导读:

新型电力系统是一个以新能源为主体、涵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售电及用电等多环节的综合性能源体系。其主要特点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融合多种能源形式,依赖先进的数字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根据行业分类,新型电力系统主要分为传统能源(如火电、水电)和新能源(如风电、光伏),并且强调集中式与分布式并存的模式。从分类来看,新型电力系统主要包括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和储能侧四个核心部分,其中发电侧以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导,与传统能源形成多源协同互补;电网侧则向柔性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方向转型;用户侧呈现出负荷柔性化和绿电消费比例提升的趋势;储能侧则通过多类型储能技术的应用,保障系统的动态平衡。近年来,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作为能源领域的关键发展方向,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新型电力系统不仅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还能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025年,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先期围绕构网型技术、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智能微电网、算力与电力协同、虚拟电厂、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新一代煤电等七个方向开展试点工作,这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数据显示,新型电力系统行业市场规模呈现逐年上涨态势,2024年中国新型电力系统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2600亿元。目前,新型电力系统行业市场竞争格局逐渐形成。一方面,传统电力企业积极转型,加大在新型电力系统领域的投入;另一方面,新兴企业凭借技术创新和灵活的经营模式,也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同时,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入新型电力系统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国新型电力系统行业企业主要包括国电南瑞中国西电平高电气思源电气四方股份、中节能、许继电气派瑞股份时代电气威胜信息三峡水利南网储能云路股份中天科技汉缆股份长缆科技国网信通、远景能源、特变电工等。

基于此,依托智研咨询旗下新型电力系统行业研究团队深厚的市场洞察力,并结合多年调研数据与一线实战需求,智研咨询推出《2025-2031年中国新型电力系统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趋势研判报告》。本报告立足新型电力系统新视角,聚焦行业核心议题——变化趋势(怎么变)、用户需求(要什么)、投放选择(投向哪)、运营方法(如何投)及实践案例(看一看),期待携手行业伙伴,共谋行业发展新格局、新机遇,推动新型电力系统行业发展。

观点抢先知:

相关概述:新型电力系统是一个以新能源为主体、涵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售电及用电等多环节的综合性能源体系。其主要特点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融合多种能源形式,依赖先进的数字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根据行业分类,新型电力系统主要分为传统能源(如火电、水电)和新能源(如风电、光伏),并且强调集中式与分布式并存的模式。

分类:从分类来看,新型电力系统主要包括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和储能侧四个核心部分,其中发电侧以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导,与传统能源形成多源协同互补;电网侧则向柔性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方向转型;用户侧呈现出负荷柔性化和绿电消费比例提升的趋势;储能侧则通过多类型储能技术的应用,保障系统的动态平衡。

行业发展阶段:新型电力系统三步走战略的具体阶段划分为加速转型期(当前至2030年)、总体形成期(2030年至2045年)和巩固完善期(2045年至2060年)。每个阶段在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和储能侧都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行业政策: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践行双碳战略目标,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高度重视发挥电力规划引领作用,相继出台《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组织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政策,不断完善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体制机制,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提供有力支撑。

产业链核心节点:新型电力系统产业链上游为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水力发电、氢能发电等;产业链中游为新型电力系统;产业链下游为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工业用电、商业用电、居民用电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市场规模:近年来,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作为能源领域的关键发展方向,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新型电力系统不仅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还能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025年,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先期围绕构网型技术、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智能微电网、算力与电力协同、虚拟电厂、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新一代煤电等七个方向开展试点工作,这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数据显示,新型电力系统行业市场规模呈现逐年上涨态势,2024年中国新型电力系统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2600亿元。

发电量:新型电力系统的能源结构以新能源为主导,实现了从传统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的重大转变。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从发电量来看,中国水电发电量从2017年的11945亿千瓦时增长至2024年的14239亿千瓦时,年复合增长率为2.54%;风力发电量从2017年的3057亿千瓦时增长至2024年的9916亿千瓦时,年复合增长率为18.31%;光伏发电量从2017年的1182亿千瓦时增长至2024年的8341亿千瓦时,年复合增长率为32.2%;生物质发电量从2017年的795亿千瓦时增长至2024年的2083亿千瓦时,年复合增长率为14.75%。2025年上半年,中国水力发电量为539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3%;风力发电量为58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6%;光伏发电量为55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9%;生物质发电量为11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随着新能源发电量的持续快速增长,将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和清洁低碳运行提供坚实支撑。

企业格局:目前,新型电力系统行业市场竞争格局逐渐形成。一方面,传统电力企业积极转型,加大在新型电力系统领域的投入;另一方面,新兴企业凭借技术创新和灵活的经营模式,也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同时,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入新型电力系统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国新型电力系统行业企业主要包括国电南瑞中国西电平高电气思源电气四方股份、中节能、许继电气派瑞股份时代电气威胜信息三峡水利南网储能云路股份中天科技汉缆股份长缆科技国网信通、远景能源、特变电工等。

市场挑战:(1)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挑战来自风光发电相对于系统负荷的充裕性,即如何在不同时空预留足够的灵活性资源来保障源荷双侧的电力电量平衡;(2)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挑战来自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器件的“双高”特性,及其所诱导的安全性挑战;(3)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挑战来自经济性,也即电力市场化机制所决定的资源优化配置效率。

市场趋势:(1)智能化是新型电力系统高效运行的核心驱动力。未来系统将深度融合数字技术与电力技术,实现全环节的深度感知与智能调控;(2)绿色化是新型电力系统转型发展的根本目标。其核心是推动能源结构从以化石能源为主导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深刻转变;(3)协同化是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机制。它强调打破传统能源系统各环节独立运行的壁垒,实现“源-网-荷-储”深度融合与多维互动。

报告相关内容节选:

数据来源与处理说明:

《2025-2031年中国新型电力系统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趋势研判报告》基于最新、最全的中国产业链数据,融合权威官方统计、深度企业调研、资本市场洞察及全球信息,通过严格的智能处理和独家算法验证,确保分析结论高度可靠、透明且可追溯。

智研咨询专注产业咨询十五年,是中国产业咨询领域专业服务机构。公司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市场地位证明、专精特新申报、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企业排行、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