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15 10:02
9月以来,多家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合规管理亮“红灯”。同花顺iFinD统计显示,截至10月13日,9月以来,28张罚单指向证券经营机构,14张罚单指向期货经营机构。
多家证券经营机构被责令改正
9月,多家证券经营机构被监管点名,涉及的问题包括员工管理不到位、内部控制不完善等,涉事证券经营机构被采取责令改正、出具警示函等举措。例如,9月30日,深圳、广东、大连、安徽等地证监局披露多张罚单,涉及英大证券、广发证券、中金财富、恒泰长财证券等。
9月30日,深圳证监局公布一则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对英大证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深圳证监局称,经查,英大证券存在员工管理不到位、新媒体管理内部控制不完善等问题。同日,深圳证监局采取的另一项行政监管措施指向了英大证券的石某。深圳证监局认为,石某作为分管经纪业务的高级管理人员,对英大证券上述违规行为负有管理责任。为此,深圳证监局决定对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9月30日,广东证监局也开出多项行政监管措施,同样指向英大证券,涉及英大证券营业部、营业部负责人、营业部员工;与深圳证监局的罚单相比,广东证监局的监管动作更聚焦“基层落地”。
在广东证监局的通报中,英大证券东莞东城证券营业部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对从业人员投资行为监控不到位,未充分核查从业人员手机号等通信设备信息报备情况。二是2024年度对经纪人的合规培训次数严重不足,且未覆盖营业部全体经纪人。三是对从业人员新媒体账号的管理不到位,未按照公司制度开展相关合规培训、建立相关新媒体账号监控管理机制等。广东证监局决定对该营业部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营业部时任负责人被采取监管谈话措施。
广东证监局的另一则监管措施通报显示,刘某在英大证券东莞东城证券营业部从业期间,通过自媒体账号编发不当市场信息,造成较大范围传播和不良影响。为此,广东证监局认定刘某为不适当人选,自监管措施决定作出之日起2年内不得担任证券公司客户开发服务相关职务或者实际履行上述职务。
广发证券也被监管点名。广东证监局披露的罚单显示,广发证券存在个别证券分析师在微信群传播不实信息的问题,反映出公司从业人员管理不到位。
除了上述证券经营机构,9月,中信证券相关分公司、财通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粤开证券等券商及相关责任人员的违规行为,同样被监管处罚。9月的密集罚单,释放出持续强化证券行业合规风控管理、督促中介机构勤勉尽责的监管信号。
值得关注的还有,9月,中国证监会官网一次性披露了4名证券从业人员违法炒股被采取行政处罚的案件。其中,一起案件最高罚没金额超1.59亿元。
市场人士认为,强化证券公司监管,将促使券商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和合规建设,提升执业质量,促进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特别是在分类评价“指挥棒”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证券公司端正经营理念,坚持合规导向、风控为本,助力提升证券行业文化,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期货公司互联网营销业务违规频现
期货行业监管也在持续强化。同花顺iFinD统计显示,9月以来,截至10月13日,14张罚单指向期货经营机构,涉及新湖期货、正信期货、云财富期货,以及多家期货公司的分公司或营业部。
新湖期货被多次点名。9月16日,上海证监局披露对新湖期货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上海证监局称,新湖期货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未能健全并持续完善覆盖子公司及其业务的合规管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未能有效贯彻落实相关合规、风险管理、内控要求,未能及时发现子公司相关业务风险隐患;二是对公司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
10月10日,重庆证监局官网披露了对新湖期货重庆营业部采取出具警示函监管措施的决定。重庆证监局称,该营业部对居间业务合规管控不足,个别居间人交易客户端信息与其名下部分客户交易客户端信息存在重合的情况下,回访工作不充分,核查工作不到位,未有效排查风险。上述行为反映出营业部合规风险管理不到位,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9月30日,新疆证监局发布公告称,云财富期货存在违规与第三方网络营销机构开展居间合作、网络营销业务合规管理不到位、不相容岗位未有效分离、不具备期货交易咨询业务资格的员工违规向客户提供交易咨询建议、制度建设不完善等问题,违反了相关规定,被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督管理措施。同时,包括云财富期货总经理在内的多名责任人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
无独有偶,今年以来,还有新纪元期货、天富期货、瑞达期货等期货公司因互联网营销业务违反相关规定而受到处罚。公开报道显示,互联网营销领域成处罚高发区,今年以来,至少有14家期货公司因互联网营销业务违规,收到了各地证监局和中期协开出的罚单。
一德期货首席风险官张凡认为,在新的监管格局之下,期货公司面临着合规策略调整的重要课题。期货公司应建立主动治理体系,首先,要调整业务方向,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将业务重心放在风险管理与套期保值等方面;其次,要改善治理结构,确立管理层之间的制衡机制,确保决策与监管要求相契合;最后,要加强人才建设,加大合规培训与考核力度,着力培养既懂业务又熟悉法规的专业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