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15 09:41
转自: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近期,金价屡创新高。截至10月14日11时41分,现货黄金(伦敦金现)报4162.12美元/盎司,涨幅为0.95%。此前,10月13日晚间,现货黄金站上4100美元/盎司关口,年内每盎司上涨超1400美元,涨幅超56%,涨幅超过1980年以来的所有年份。受国际金价影响,10月14日国内珠宝品牌足金首饰价格也出现上涨。从已更新的情况来看,当天周生生、周大福、老庙黄金等足金饰品价格已站上1200元/克的高位。社交媒体上“囤金”热潮涌动,投资者跟风追高情绪升温。在此背景下,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密集发布贵金属风险提示。
金价上涨的行情还能走多远?金价冲高后会不会回调?此时买入合不合适?且看记者的相关调查采访。
最新行情:
短暂下跌后重拾升势
年内已涨超56%
近日,黄金价格持续创新高。10月8日,黄金价格历史性地突破4000美元/盎司大关。10月9日,COMEX黄金经历大跌后,10月10日又重拾升势并再次突破4000美元关口。10月13日晚间,金价持续走高,其中,COMEX黄金12月合约升破4100美元/盎司,涨2.5%;现货黄金报4082.09美元/盎司,涨1.6%。截至10月14日11时41分,现货黄金(伦敦金现)报4162.12美元/盎司,涨幅为0.95%。年内每盎司上涨超1400美元,涨幅超56%,涨幅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涨幅。
受国际金价带动,足金饰品价格近日也延续上行势头。10月14日,周生生足金饰品价格已涨至1213元/克,周大福足金饰品为1215元/克,老庙黄金足金饰品为1218元/克。此前,10月13日,周大福金价从前一日的1180元/克上调至1190元/克;周生生金价从前一日的1176元/克上调至1188元/克;老庙黄金金价从前一日的1183元/克上调至1189元/克,相较于年初的800元/克左右,涨幅接近50%。“毫无疑问,今年是黄金超级大年。”国信期货分析师顾冯达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
近期,金价涨势为何如此惊人?相关专家普遍认为,这是美联储降息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关于本轮金价上涨的直接原因,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或系美国劳动力市场的恶化和投资者对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的升温。
世界铂金投资协会中国市场研究负责人张文斌则认为金价近期上涨背后有四重逻辑:其一是美联储主导的降息,引发美元贬值,以及经济不确定性导致的其他资产收益下降引发的配置;其二是以央行为主导的持续购金行为,为金价带来推动;其三为地缘政治的不稳定引发的避险;最后是资金面层面的推动。
市场调查:
有人观望有人离场
小克重饰品与金条受青睐
10月2日,记者走访了解到,当下的黄金消费市场略显疲软,观望情绪浓厚,但投资金条和回收业务却呈现出火热的特点。
金价一路飙升,却并不利好黄金消费。“还没买……”从今年6月份就嚷嚷着要买金的冯女士,直到10月12日下午接受采访时仍没出手,原因是“怕它跌,不敢买”。而记者采访发现,因担心追高等原因而观望的购金者不在少数。而消费者的观望情绪导致黄金饰品消费疲软。根据中国黄金协会的统计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黄金消费量为505.205吨,同比下降3.54%,其中黄金首饰的消费量为199.826吨,同比下降26%。
不过记者注意到,小克重黄金和首饰以旧换新近来颇受青睐。“今年来选购转运珠的人也很多,吊坠、金豆等小克重的金饰来询价的人也比较多。”10月8日,中国黄金一店员告诉记者。
小克重黄金受青睐外,金价高涨背景下,投资金条热销。此前多有银行投资金条脱销的报道。中国黄金协会发布上半年黄金数据显示,上半年金条及金币的消费量为264.24吨,同比增长23.69%。“黄金首饰26%的跌幅里藏着消费需求变化、审美疲劳和门店高溢价的三重挤压;金条与金币23.7%的增幅则表达了‘避险+抗通胀’的集体偏好。”鹿客岛科技创始人兼CEO卢克林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解读这种市场现象。他表示,高净值人群把金条当美元替代品,中等收入群体则把50克、100克金币当储蓄罐。
记者还注意到,受金价不断攀升的影响,黄金“以旧换新”也颇受欢迎。周大福一店员告诉记者,近期咨询“以旧换新”的顾客明显增多。10月13日,记者在台东利群商厦老凤祥专柜采访时,一店员告诉记者,“以旧换新的顾客挺多的,手里有金饰且还想要继续戴的,很多会选择以旧换新,毕竟买新的太贵,以旧换新的话,既能有新款戴,还相对不用支出太多,挺划算的。”
“今日实时金价918.23元/克(大盘价),黄金价格上涨,抓住出手好时机。”10月13日,爱回收一店员在其个人朋友圈里如此营销。记者注意到,随着金价的上涨,黄金回收业务也比以前升温。“今天的回收价是890元/克,不区分金饰和金条。现在来变现的人挺多的。因为现在的金价处于史上最高位。”台东一金饰回收摊摊主告诉记者。记者此前在城阳览秀城采访时也发现,不少品牌金柜台前,将黄金回收放在了显眼的位置。不过,“持金观望”的也不少。“手里还有几件饰品,从节前就在纠结要不要去变现。去变现又担心价格没有到顶,不变现又担心错过这波行情。”黄金投资者滕女士告诉记者,“其实,从去年金价开始高涨时,我一共变现了两次,一次是去年‘十一’之前金价创新高的时候,一次是今年夏天金价破千的时候,两次在当时都觉得变现在了高点上,但实际上都远远没有,所以这次决定还是再等等。”
涨声一片下,不少投资者禁不住问,金价还能涨多久?虽说年内黄金涨幅巨大,但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预测,不少机构仍对于黄金的未来走势依然乐观。瑞银发布的报告介绍,当前黄金市场呈现看涨态势,预计至2026年年中,金价将攀升至4200美元/盎司。高盛则将2026年12月金价预估上调至4900美元/盎司,先前预估为4300美元。花旗银行甚至预测若利率持续下行,国际金价将挑战5000美元/盎司大关。
中信建投证券方面研究表示,黄金的长期配置价值依然显著。长期而言,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全球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延续、央行持续购金这三大支柱,为黄金提供了有力支撑,使其长期配置价值凸显。未来利好方面,美联储降息会弱化美元,增强黄金吸引力,推动资金流入黄金ETF;全球经济与地缘风险将维持黄金避险需求,助力金价;全球央行购金也将支撑金价。
业内预警:
避免盲目追高
警惕短期回调风险
在金价普遍上涨的背景下,部分机构和专业人士对金价发出了风险警示,表示短期内黄金可能面临一定的回调压力。
10月13日北京黄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本周国际金价震荡可能性较大。调查投票显示,有41%的读者看涨本周金价、32%看震荡、28%看空。
随着金价的一路攀升,尤其在突破4000美元历史高位之后,国内多家银行迅速发公告提示风险,并对贵金属业务投资门槛进行调整。
10月10日,建设银行在其官网发布《关于近期贵金属业务市场风险提示公告》。公告称,由于“近期国内外贵金属价格波动加剧,市场风险提升。请您提高贵金属业务的风险防范意识,合理控制仓位,及时关注持仓情况和保证金余额变化情况,理性投资。”
同日,工商银行也在官网发布《关于防范贵金属价格波动风险的提示》称,“近期影响市场不稳定的因素持续增加,贵金属价格波动较大。建议您关注市场变化,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基于您的财务状况及风险承受能力理性投资,合理安排贵金属资产规模,守护自身财产安全。”除了提示贵金属业务风险,工商银行于10月11日再次发布公告表示,将对如意金积存业务“按金额”积存方式的最低投资额(积存起点金额)由850元上调至1000元;按克数积存的积存起点仍为1克,提高了积存金的投资门槛。
面对当前“高波动、高热度”的贵金属市场,投资者究竟该如何操作?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高政扬建议,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在当前金价处于历史高位的背景下,配置黄金更需秉持理性与策略。长期投资者或可考虑将黄金纳入资产组合,作为对冲风险的工具,但应避免一次性重仓入场,或可采用定期投资策略,每月固定投入一定金额购买实物黄金或黄金ETF,以平滑市场波动带来的冲击。需牢记的是,黄金的核心价值在于长期保值,而非短期投机,应避免在市场情绪高涨时盲目追高。投资者需结合自身财务状况与风险偏好,合理配置黄金资产的比例,避免资产过度集中。
(大众新闻·半岛新闻记者 文鸿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