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15 08:17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胜马财经)
夯实资本实力
作者 | 胜马财经 徐川
中国移动溢价转股增持浦发银行,两家AMC相继入场,一场围绕银行资本补充与战略布局的多赢戏码正在上演。
10月13日,浦发银行发布公告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通过可转债转股形式增持该行股份,将其持有的5631万张可转债转为4.5亿股普通股。转股后,中国移动对浦发银行的持股比例从17.00%上升至18.18%。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转股系溢价转股,转股价格为12.51元/股,而浦发转债转股溢价率达10.44%,这意味着投资者若以当前价格转股,其每股成本将高于直接在二级市场买入正股。
多方资本入场
在中国移动溢价转股之前,已有两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采取了类似行动。今年6月,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信达投资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1.18亿张浦发转债转为浦发银行A股普通股,合计转股股数达9.12亿股,由此跻身浦发银行前十大股东序列。
9月30日,浦发银行再发公告,东方资产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二级市场购入普通股及可转债转股的形式增持该行股份。截至9月29日,东方资产持有浦发银行普通股10.73亿股,持股比例从3.03%上升至3.44%,并同时持有浦发转债860万张。
更引人注目的是,浦发银行董事会已同意提名东方资产计宏梅女士为银行董事候选人,这进一步凸显了东方资产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意图。
资本充足率提升
股东转股直接增强了浦发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截至2025年上半年,浦发银行监管并表口径下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91%,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38%,资本充足率为13.55%。
根据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要求,浦发银行所在的系统重要性银行第二组适用附加资本要求为0.5%,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不得低于8%、9%和11%。
若可转债完全转股,浦发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得到显著提升。浙商证券研究报告测算,若转债完全转股,静态测算核充率有望提升48个基点至9.39%,这将有益于浦发银行夯实资本实力,打开扩表空间,巩固业绩改善基础。
AMC的财务考量
对于AMC而言,投资市净率低于1倍的银行股有助于改善财务报表。当投资方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时,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而投资方向被投资单位派驻董事是判断是否具有重大影响的充分条件之一。
目前,浦发银行董事会已表决通过提名计宏梅为该行董事候选人的议案。结合东方资产对浦发银行的持股比例判断,东方资产很可能会对浦发银行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截至10月9日收盘,浦发银行市净率为0.53倍。若按照权益法核算,AMC应享有被投资银行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与初始投资成本的差额可计入AMC当期营业外收入,进而影响当期利润。
浦发转债到期压力
2019年10月,浦发银行发行了500亿元可转债,到期日为2025年10月27日。根据募集说明书,在可转债期满后五个交易日内,浦发银行将以可转债面值的110%的价格赎回全部未转股的可转债。
数据显示,截至10月上旬,浦发转债未转股余额245.72亿元。在距离浦发转债到期不足一个月的关键时段,东方资产能否复刻“光大模式”,助力浦发转债转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所谓“光大模式”,指的是2023年3月中国华融(后更名为“中信金融资产”)大幅增持即将到期兑付的光大转债,后续进行了溢价转股,极大缓解了光大转债的到期偿付压力。
若东方资产后续进一步增持浦发转债并进行转股,同样能缓解浦发转债的偿付压力,并对浦发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补充起到正向作用。
示范效应与市场预期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移动作为大型央企,此次增持行为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这不仅是对浦发银行经营状况的认可,从战略协同角度看,中国移动作为国内领先的通信巨头,其增持行为可能预示着未来双方在业务层面有更深度合作。
展望未来,浦发银行近期股东层面的积极动作,叠加其稳健的经营表现,已吸引市场的广泛关注。随着可转债转股进程的推进,浦发银行的资本实力将进一步增强,为其业务拓展和业绩改善奠定基础。
浦发银行的案例正成为金融市场转型期的典型样本——战略投资者与银行资本补充的需求如何实现共赢,答案已初现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