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广和通赴港二次上市,折价35%,给二级市场预留了一点水位

2025-10-14 22:12

(来源:郭二侠说财)

中证监在2024年推出五项新措施,以支持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港交所特别为A股市值超过100亿的企业开辟了30天快速审批通道。在该机制下,今年已有11只A+H股成功在港交所上市,从递交申请到正式挂牌平均耗时不到5个月。

目前,已有76家A股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其中约一半会在今年第四季度登陆港交所。今年将是A+H股上市的大年,值得打新人期待。

一、招股信息

二、公司概况

广和通1999年成立于深圳,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无线通信模组和解决方案提供商。模块产品包括数传模块、智能模块及AI模块,在此基础上,向下游应用场景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包括端侧AI解决方案、机器人解决方案及其他解决方案。

广和通的模块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了广泛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汽车电子、智能家庭、消费电子、智能零售。

公司以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计算,广和通是全球第二大无线通信模组提供商,全球市场份额达到15.4%。

细分应用场景中,在智慧家庭领域,公司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一,高达36.6%;在消费电子领域(如平板、笔记本),公司市场份额同样位居全球第一,市占率高达75.9%;在汽车电子领域,广和通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二,为14.4%。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广和通收入从2022年的52.0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9.71亿元,复合增长率超过14%。同期,净利润从3.65亿元增长至6.77亿元,展现出良好的盈利能力。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7.07亿元,同比下滑9.02%;归母净利润2.18亿元,同比下滑34.66%。这一下滑主要系公司出售了锐凌无线车载前装业务所致。

若剔除这一因素,公司202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实际同比增长23.4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54%,显示出核心业务的强劲韧性。

广和通主要收入来源是模组产品,其中数传模组是公司的基础业务,2024年销量达到3759.2万个,平均售价为81.1元。这类产品主要应用于智慧零售及消费电子等领域,为客户提供性价比高的基础连接能力。

智能模组2024年销量为753.4万个,平均售价达485.1元。2025年前四个月收入占比高达61.3%,是公司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智能模组因集成了应用处理器和操作系统,能够提供边缘计算和多媒体功能,其附加值和平均售价均显著高于传统数传模组。

广和通的海外收入占比约为60%,其中中国台湾市场贡献了35.7%,美国市场占10.9%。一旦国际地缘政治局势出现任何波动,公司将首当其冲,这是其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风险。

三、综合点评

全球物联网产业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2025年全球物联网终端数将达到215亿,同比增长14.4%,预计2030年将达到411亿,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物联网连接需求将持续增长,而AI与物联网的深度融合正在开启一个全新的智能时代。广和通凭借其在无线通信模组的领先地位和AI技术的提前布局,有望在行业变革中占据有利位置。

广和通于2017年4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300638.SZ),此次在港交所IPO属于二次上市。A股的股价就是市场经过充分博弈后的定价,对于港股打新套利而言,关键在于折价幅度是否能为港股二级市场留出足够的获利空间。

广和通截止10月14日收盘A股股价30.5元人民币(约33.2港元),港股发行价上限21.5港元,折价35%,对比市值200亿左右的A+H两地上市公司,普遍折价在25%左右,这个折价幅度给港股打新预留了一点水位,但不多。

今年上市的11只A+H股涨多跌少,整体表现优异。然而,广和通在上市之际恰逢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今日股价大幅下挫4.6%。倘若在招股期间再次出现类似回调,其折价优势恐将不复存在。

广和通本次IPO发行股份占全部股份比例的15%,按招股价上限21.5港元算,募资约29亿港元,10名基石投资者锁定12.6亿,流通盘16.4亿,这个流通盘很大。

四、预测中签率

广和通招股首日孖展12倍,最终大概率会超购500倍,甲乙组各33750手。打新和聚水潭冲突,会分散一部分打新人,按照15万人申购算,预估一手中签率15%,申购500手稳中一手。

参考上一只A+H股天岳先进,有21.6万申购,其中乙组有1.1万人申购。广和通乙组按1万人申购算,预估乙头中签1~2手。

五、新股评级

广和通的新股评级是梭哈!密切关注A股广和通的股价走势,若在招股截止前上涨至33元以上,则评级上调为满仓干;若股价跌破28元,则评级下调为偷鸡。(拿命干>满仓干>梭哈>偷鸡>放弃)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