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15 07:38
□洪观新闻记者 刘彤/文 马悦/图
车间里机械臂精准取放晶片,中控屏上几十台核心设备运行数据实时跳动,AGV小车在洁净通道内自主穿梭转运物料……在南昌制造业版图上,江西乾照光电、汇仁药业等“小灯塔”企业正以数字化转型为引擎,分别在半导体与医药领域撕开传统制造升级的突破口。作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江西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它们的实践不仅实现了自身高质量发展,更为南昌推进“智改数转网联”新技改提供了可复制的鲜活样本。
“黑灯工厂”雏形初显
走进江西乾照光电外延生产车间,昔日人工穿梭忙碌的场景不复存在,在洁净车间里,各类设备正昼夜不停地运转。智能集中上片机旁,机械臂灵活伸展,借助伯努利原理,无接触式地将卡塞中的衬底片精准放置到石墨载盘上——这道曾需14名工人日均重复上万次的工序,如今全程由自动化设备完成。
“载盘完成自动装载后,AGV智能搬运小车将自主完成运输与自动对接,转运至核心生产设备旁启动生长工序。”乾照光电外延部部长翁聪向记者介绍,依托全流程数字化改造,工艺人员无需现场值守,仅需通过中央监控屏幕就能实时监控生产状态,“机台生长关键参数经高精度传感器采集后,会同步传输至APC先进制程控制系统,系统结合AI模型自动比对历史最优数据,即时给出参数调整建议,实现了自动化作业、智能化工艺调控和数据自动采集与预警的生长闭环智能控制。”
作为海信视像控股子公司、亚洲领先的蓝绿光LED芯片供应商,乾照光电曾面临传统制造业典型挑战:工序繁琐导致人工成本高,工艺参数调试、良率提升依赖专家经验,设备状态需人工巡检、设备故障响应滞后。
转机始于2023年。彼时,公司将数字化扎根工艺,迅速组建由外部数字化专家领衔、内部资深工艺人员深度参与的专属团队,将数字化规划、实施与优化纳入内部核心能力建设。2024年10月,乾照光电外延全流程数字化转型提升项目正式启动,仅用10个月便完成核心搭建,2025年8月实现稳定运行,目前该模式已复制至乾照光电厦门、扬州、南昌三大生产基地。
此次转型不仅带来效率显著提升,更实现核心设备自主研发突破。车间关键的自动上片机、下片机、AOI系统均由团队自主研发,技术水平达到行业领先。“这种技术与工艺深度融合的模式,才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关键。”乾照光电事业部总经理吴洪浩总结道。
谈及未来规划,吴洪浩透露,公司已制定三年数字化升级规划,将对车间各站点逐一实施自动化改造,其中外延车间有望在一两年内率先实现“黑灯工厂”目标。
智慧药厂引领变革
与乾照光电的“硬核”智能不同,汇仁药业的数字化转型更添一份中医药的“精准”与“绿色”。这家老牌药企正以数字化转型的坚实步伐冲击“小灯塔”企业,为南昌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近日,记者走进汇仁药业生产基地,中控室里,MES系统大屏上300多道工艺节点数据实时跳动,车间内自动化设备按指令精准运转。原料投料后,DCS系统即刻启动管控:加水至预设刻度自动关停,煎煮罐精准维持100℃恒温4小时,萃取、提纯环节参数实时回传。两名工人紧盯屏幕排查异常,昔日200人忙碌的车间,如今每班仅需10人值守。
得益于数字化赋能,该公司生产效能迎来质的飞跃,主打产品肾宝片日产能从原先的245万片飙升至900万片,生产效率提升3倍,人效提升达6倍,成为药企数字化升级的典型案例。
“产能与人效的跃升,核心源于生产端的数字化重构。”汇仁药业信息总监杨洪波介绍,企业通过引入MES与DCS双系统联动机制,构建起全流程自动化生产体系。MES系统下达包含配方、参数的生产指令,DCS系统精准执行操作,覆盖投料、煎煮、萃取、提纯等300多道工艺,加水、控温等环节全由系统自动完成,误差大幅降低。
数字化转型不仅带来效能突破,更实现了数据可追溯与产品稳定性提升。生产数据实时回传形成闭环,为后续工艺优化提供支撑。目前,汇仁药业80%数字化系统集成于内部机房,20%部署阿里云,“本地+云端”协同模式为持续升级奠定基础。
汇仁药业不仅在生产端以技术革新降本增效,销售端的数字化赋能同样成效凸显。杨洪波介绍,公司2022年9月自研上线终端联动APP——“汇仁多培康”,打通厂店直连通道,去除中间环节后,消费者购药成本降低10%,药店利润空间拓宽,平台上线三月销量便从100多万单跃升至1000多万单。
谈及未来,杨洪波表示,企业正推进流程再造,引入低代码平台与AI技术,聚焦流程效率与抗风险能力提升。
从“机器代人”到“精准管控”,从生产端的效率革命到全链条的数字化重构,“小灯塔”企业转型升级的实践生动诠释了数字化技术在降本增效、提质降耗、绿色发展中的巨大潜力。当前,南昌正加速推进企业“智改数转网联”新技改,在这些“小灯塔”企业的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制造企业正加入数字化转型行列。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与政策的持续加码,这些“灯塔”的辐射效应将进一步显现,为南昌打造数字经济强市、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