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博俊科技订单增加前三季预盈超5.52亿 三年半研发费3.66亿手握专利109项

2025-10-15 07:22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杨蝶

新能源汽车精密制造领域头部企业博俊科技(300926.SZ)经营业绩创新高。

10月13日晚间,博俊科技发布业绩预告,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为5.52亿到6.62亿元,同比增长50%到80%,上年同期为3.68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这是博俊科技继2024年净利润6.13亿元创下年度历史新高后,又刷新前三季度净利润纪录。自2018年以来,公司已经连续七年半实现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增长。

博俊科技业绩持续快速增长,既与新能源汽车快速上量有关,更与公司自身的竞争力相关。过去三年半时间里,公司的研发费用累计达3.66亿元,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及子公司拥有专利109项。

前9月净利或超2024全年

博俊科技延续了高速增长的良好势头。

最新公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博俊科技预计实现净利润5.52亿到6.62亿元,同比增长50%到80%,上年同期为3.68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以下简称“扣非净利润”)5.51亿到6.61亿元,同比增长50%至80%,上年同期为3.67亿元。

其中,博俊科技三季度的表现尤为突出。公司预计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44亿至2.85亿元,同比增长80%至110%;扣非净利润2.44亿至2.85亿元,同比增长80%至110%。两项业绩指标的同比增幅均超过2025年一、二季度。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近些年来,博俊科技的经营业绩表现优异,自2018年以来其营业收入、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已经连续七年半均实现增长。

结合此次披露的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数据可以看出,若公司净利润取最高值6.62亿元,博俊科技净利润或超2024全年,同时刷新其前三季度净利润纪录。

对于2025年前三季度在盈利能力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博俊科技解释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景气,公司订单持续增加,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稳步增长;二是公司新能源汽车车身模块化产品收入进一步提升,盈利水平进一步增强;三是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300万元。

总资产扩大至73.68亿

博俊科技成立于2011年,并于2021年成功登陆深交所上市,公司主要从事汽车精密零部件和精密模具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业务。

从汽车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技术研发水平与产品工艺经验是市场竞争因素之一。博俊科技在2025年半年报中介绍,公司注重技术研发与创新,已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冲压、焊接、注塑、热成型、激光切割、一体化压铸及装配等关键生产工艺和技术,零部件产品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到理想汽车、赛力斯、吉利、比亚迪、长安福特、小鹏汽车、长安、零跑汽车、长城、大众、通用、奥迪、上汽、东风日产、特斯拉等知名汽车企业所生产的车型中。

为此,博俊科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5092万元、8492万元、1.62亿元和6839万元,三年半研发费用累计达3.66亿元。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博俊科技及子公司拥有专利109项,其中2025年前6月新增15项专利技术。

除了技术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外,博俊科技的区位布局和快速响应优势也较为明显。

据了解,目前,博俊科技的主要生产基地位于江苏省昆山市和常州市以及重庆市,位于六大汽车产业集群的长三角产业集群和西南汽车产业集群,2024年建设了常州博俊二期生产基地,以扩充白车身业务产能和一体化压铸能力。

高速发展下,博俊科技总资产也在不断扩大。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总资产达73.68亿元,同比增加39.57%。

二级市场上,2025年以来,博俊科技股价整体呈震荡上行态势,截至10月14日报收31.33元/股,当日涨幅为6.24%,年内上涨43.32%。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