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又迎来OpenAI下单时刻

2025-10-14 22:15

(来源:包子君)

前段时间OpenAI联合英伟达部署10GW算力,然后联合AMD部署6GW算力,现在又来了一个大的:OpenAI要和博通合作开发10GW 规模的定制AI芯片和网络系统机架,计划26年推出,至29年部署高达10GW。

目前,这算是个白板协议,只聊愿景,没有任何具体金额,金额可以随便编。

到现在,OpenAI达成的算力协议包括:英伟达10GW,AMD 6GW,博通10GW,合计26GW,预计要26座常规核电站供电。不知道它们从哪搞出来做这么多核电站。

作到这一步就很奇怪了,OpenAI天天画大饼,投资者都有点视觉疲劳了。

OpenAI这个公司现在绑架了整个美国、日本、韩国的科技公司。

OpenAI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3亿美金,研发费用却高达67亿,同时营业成本25亿,股权激励支出约25亿,销售和市场营销支出约20亿,还向服务器提供方支付了6.7亿股权,净亏损78亿美元。

目前,OpenAI的年营收约在百亿美元级别,但要撑起其5000亿美元的估值,预计营收需达到600亿以上。这意味着它面临着高达500多亿美元的巨额营收缺口。在2030年前填补这一缺口,需要其营收实现数倍级的飞跃,而目前尚看不到能支撑这一增长曲线的明确路径。

不过,大家都绑在一起了。对于英伟达、AMD、甲骨文、博通们来说,已经没有退路了,必须全力支撑OpenAI不能倒下。未来我们会看到这几家巨头会不断给OpenAI输血,当沉没成本已经付出,后面就必须咬牙不断加大力度扔筹码进去。

如果OpenAI在未来7到10年内不能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目标,同时也未产生任何突破性的算法进展,那么在面对成本远低于自身、性能却与ChatGPT相当的竞争对手(如DeepSeek)时,其财务叙事将难以维系。

OpenAI已将其全部筹码押注于一个极具雄心的未来,这是一场典型的高风险、高回报的“全押”式战略。

其他:

1、港股继续大跌,恒生指数收跌1.73%,恒生科技指数跌3.62%。TACO交易已经结束,今天交易算是反应基本面了。

2、今天凌晨发了《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实施办法》的通知,这次是具体实施办法,从10月14号正式征收美国船只港务费。征收对象包括美国的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直接或间接持有25%及以上股权(表决权、董事会席位)的企业、其他组织拥有或运营的船舶。美国是对着中国造的船,中国对着美国拥有的船。

同时,将韩华海洋株式会社5家美国相关子公司列入反制清单。韩华的几个子公司将直接失去庞大的中国市场及相关合作机会,同时也无法再利用中国供应链。

美国早就还是造船大国了,最近几年过于拉垮的造船业已经严重影响到美国海军了。于是,美国引进韩华,想通过引进它利用其资金、技术、管理能力等提升美国本土船坞水平。

目前,把韩华旗下五个公司列入反制清单是警告性质的。很克制,没有制裁母公司。如果韩华不知道自己收着点,母公司就要跟着遭殃了。

先是把对美港口停靠费给实施了,又禁了韩华旗下五家子公司,贸易战有升级趋势。

3、中国9月大豆进口创新高,但主要来自巴西和阿根廷,基本无美国大豆。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