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厂商排名来了!最新销量榜出炉

2025-10-14 19:59

(来源:车联新生态)

10月13日,乘联分会发布最新月度乘用车市场分析。数据显示,2025年9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224.1万辆,同比增长6.3%,环比增长11.0%。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为129.6万辆,同比增长15.5%,环比增长16.2%。截至9月底,今年前9月全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销量为1700.5万辆,同比增长9.2%。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为886.6万辆,增长24.4%。

依据乘联分会公布的国内车企零售销量榜单来看,9月零售销量排名前十的厂商分别为比亚迪汽车、吉利汽车、一汽大众、长安汽车、奇瑞汽车、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五菱、长城汽车、特斯拉中国、广汽丰田。其中,吉利汽车同比涨幅最高,同比增长42.8%。

9月比亚迪汽车继续断崖式领跑国内市场,是榜单中唯一一家月销超30万辆的车企,销量达34.7万辆,但同比下滑10.2%,市场份额达15.5%。作为国内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厂商,目前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已布局比亚迪、腾势、方程豹、仰望四大品牌,但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下,比亚迪也面临增长压力。不过随着年内更多新车的上市,或能提振比亚迪汽车销量。

9月奇瑞汽车销量也出现同比下滑,同比下滑3.6%至12.1万辆。目前奇瑞汽车已成功上市,开启国际资本市场新征程,接下来奇瑞汽车也将加速全球化布局并扩大其市场份额。官方表示,截至9月底,奇瑞集团全球累计用户超1772万,其中海外用户超543万。

相比之下,吉利汽车、长安汽车、长城汽车3家自主品牌9月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同比增长42.8%、32.1%、37.3%,市场份额分别为10.4% 、6.2%、3.4%。其中,吉利汽车以23.2万辆的销量排名榜单第二名,仅次于比亚迪汽车。作为传统车企向智能新能源转型的代表,吉利新能源转型已初见成效,随着吉利银河系列的强劲发力,后续吉利汽车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也将持续攀升。长安汽车和长城汽车分别排名榜单第四名和第八名,销量分别为13.8万辆和7.6万辆。其中,长城汽车涨幅仅次于吉利汽车。

合资厂商方面,9月南北大众均出现同比下滑。其中一汽大众同比下滑4.6%至13.9万辆,在榜单中排名第三名;上汽大众同比下滑14.7%至9.1万辆,在榜单中排名第六名。日系合资车企方面,9月仅有广汽丰田一家车企上榜,以7.1万辆的销量排名榜单最后一名,同比增长0.9%,而包括一汽丰田、东风日产、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均跌出榜单。

除上述品牌之外,9月上汽通用五菱排名榜单第七名,销量同比增长1.3%至8.6万辆。此前,特斯拉中国重新挤进榜单前十名,以7.2万辆的销量排名榜单第九名,但同比下滑0.9%,市场份额为3.2%。目前特斯拉中国销量来源于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型。零售数据显示,9月Model Y销量为5.12万辆;Model 3为2.04万辆。

今年8月19日,特斯拉Model Y L上市,售价33.9万元,该车为三排六座车型,尺寸较现款Model Y的五座版有所加长,同时对舒适性进行全方位的提升,动力上搭载配备更大的电池包,从容量为78.4kWh提升至82kWh,CLTC续航里程为751公里,在车市中与理想i8等车展开竞争。除此之外,前几日,特斯拉还正式在美国市场推出售价低于4万美元的Model 3 Standard车型和Model Y Standard车型,两款新车型可视为是Model 3和Model Y的入门版本,但仅限美国市场发布和销售,暂不清楚中国市场是否也会推出这两款新车型。

乘联分会数据显示,9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为49万辆,同比下滑6%,环比增长4%。其中,德系品牌零售份额14.3%,同比下滑2.3%;日系品牌零售份额为11.6%,同比下滑1.1%;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5.8%,同比增长0.1%。相比之下,中国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则是一路攀升,9月自主品牌零售为150万辆,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12.9%。其中,凭借比亚迪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奇瑞汽车等头部主力车企,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攀升至66.9%,同比增长3.6%。

以上便是9月国内汽车厂商排名前十的车企名单。乘联分会表示,9月零售销量再创新高,较2017年9月219万的历史最高水平高5万辆,呈现年末政策退出前的强增长特征。对于10月车市的发展预期,乘联分会也表示,因2024年中秋节在9月,而2025年中秋节在国庆假期中,因此今年10月市场的热度稍低些。

总的来说,随着全球汽车行业向新能源转型的步伐加快以及弱势车企的退场,车市正不断上演快鱼吃慢鱼的规则,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均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从当下来说,在新能源汽车浪潮的推动下,自主品牌在车市中已取得一定的市场地位,而以燃油车为主的合资品牌市场份额正逐渐被新能源汽车取代,“如何加速走向新能源转型”已成为众多合资厂商的重要课题。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