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14 19:27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纪要研报地)
Q:今年以来的三个季度,通过市场调研与交流观察到的市场对该行业认知的变化情况如何?
A:通过过去四个季度的趋势观察,市场对行业的认知呈现阶段性变化:24年Q4关注海外临床前需求恢复;25年Q1讨论海外需求持续性;25年Q2指出国内需求侧边际改善。
Q:今年上半年Q1强调的询单改善当时市场存疑,认为其能否传导至订单层面不确定;Q2是否观察到订单改善?
A:Q2确实观察到订单改善及重要领先指标变化,且二季度的量恢复并非昙花一现,三季度持续修复,预计部分板块将因量的持续性出现价格上涨。回顾投资者认知,24年经历了对海外需求修复从不信到信的过程,伴随政策变化下不同板块抗风险能力分歧到统一;24年核心是海外beta驱动公司的订单变化,25年上半年部分公司报表端体现。国内需求修复较慢,因海外到国内传导周期延长,但今年上半年创新药BD爆发,引发对国内CRO公司是否受益的讨论。三季度核心变化是市场认可总量变化,当前对国内整体贝塔反转的持续性及弹性仍存较大分歧。
Q:2023年第三季度行业观察中,哪些方面印象较深?
A:第三季度行业观察主要聚焦海外与国内两方面。海外方面,CDMO业务表现突出,不同板块出现提价,其中非龙头公司提价以订单良好及产能利用率预期提升为基础;小分子板块呈现行业性订单上行趋势,区别于过往因政策抢时间窗口的短期订单,当前趋势源于小分子未来潜力:临床三期优效管线数量增加,药明康德等企业提及新技术拓展可成药靶点,叠加CDMO公司进入临床三期备货及未来商业化阶段,预计小分子CDMO订单持续性在未来三年具备较好贝塔属性。国内方面,核心领先指标显示二、三季度环比加速:猴子价格8月底上涨至约11万元,创新药首次临床公示数量二三季度持续增长,8-9月一级投资数据向好;行业量的增长获普遍认可,但非成本端涨价未发生;受益于biotech经营改善,订单折扣边际上行,未来价格存在边际变化预期。
Q:上半年头部企业已上调价格,当前关注的CRO与SMO价格情况如何?小分子药物发现价格目前及未来预期如何?
A:上半年头部企业已上调价格,当前市场关注CRO与SMO价格动态。小分子药物发现价格目前持平,今年下半年处于扩产及人员招聘阶段,尚未涨价,预计明年将出现变化。
Q:小分子药物生产领域的二线公司是否已提价?
A:小分子药物生产领域的部分二线公司已提价。
Q:临床业务二季度至三季度有哪些新进展?
A:二季度首次公示的临床数目同比增长接近17%,三季度同比增长16%。核心进展包括人员招聘持续推进,以及CRO价格折扣范围下沿在三季度呈现上移趋势。
Q:Q3药效相关订单的情况如何?
A:生物科技公司融资后,其增量需求偏向早期阶段,可能带动Q3药效订单呈现改善趋势,且该改善将逐步向后端传导。
Q:Q4及2026年有哪些核心需关注的信息?
A:核心关注信息包括两方面:一是由farmer主导的CDMO业务相对稳定;二是行业层面,小分子行业的行业贝塔可能被低估,其实际表现本应较好,并非预期好转。
Q:国内CRO行业需求大幅好转具体指哪类需求?
A:国内CRO行业需求大幅好转指今年BD业务对应的新开管线或早期备选化物向后推进带来的增量业务变化,该增量业务今年体现在药效环节,明年将独立发展,后续可观察其进展。
Q:第四季度是否能涨价,明年涨价的可能性如何?
A:对第四季度涨价持乐观态度,明年情况将非常不错。
Q:十一节后创新药与CRO板块调整明显,市场存在生物安全法案等海外政策传言,如何看待这些海外政策的影响?
A:海外政策存在意图与执行能力的割裂。这是2024年已充分讨论的问题,政策意图始终未变,但核心观点一致:不同赛道抗风险能力存在差异,部分赛道抗风险能力较强。
Q:当前CRO序列股价相对弱于基本面,未充分展现其贝塔属性,若用一句话结论,推荐的具体标的顺序是什么?
A:当前CXO行业具备行业贝塔,创新药发展及海外对中国产能需求支撑行业基本面,具体标的推荐需进一步私下沟通。
Q:近期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美国医保支付的不确定性是否会对药明康德这类公司的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A:司美格鲁肽与药明康德的订单关联较小,药明康德主要涉及替尔泊肽及礼来口服药的相关业务,当前司美格鲁肽医保支付不确定性对其无直接影响。若未来口服药或替尔泊肽价格受冲击,可能因代工市场规模与终端价挂钩而间接影响收入,但目前未显现此类情况。国外大药企具备与政府沟通的能力,接受最惠国待遇的公司未公布具体落地细节,当前受影响的多为销售额较小的药品,相关公司股价未大幅调整,目前整体影响不大,后续需观察美国政府强硬程度及最终谈判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