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小小eSIM,带来哪些大改变?

2025-10-14 19:27

10月13日晚间,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官方公众号先后官宣,正式获得开展eSIM手机运营服务商用试验的批复,并全面上线eSIM手机办理业务。这标志着eSIM技术在国内正式突破物联网、智能穿戴领域边界,迈入手机端商用新阶段,将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信息通信业“无卡时代”开启

eSIM手机试商用落地,标志着信息通信业迈向“无卡化”新阶段。这项技术不仅改变了用户使用手机的方式,更在运营商之间掀起了一场围绕用户、服务和生态的比拼。

eSIM手机通过电子化卡数据文件替代物理卡片,支持多卡自由切换,让手机其他部件的可扩展空间更大,防水、抗震性能也将显著提升。同时,eSIM技术的多场景化,使泛终端接入更为便捷,将给万物互联应用带来更多可能。数字化开卡流程绕过了实体营业厅,降低了运营商的获客与渠道成本,但也给线下厅店推销增值业务带来了挑战。

传统SIM卡和eSIM的对比 图源:Minew

传统SIM卡和eSIM的对比 图源:Minew

诚然,eSIM技术的推广将改变运营商的竞争逻辑,带来短期阵痛。但长期看,它将推动行业从“渠道垄断”向“服务为王”的健康方向发展,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将更加依赖于服务质量、套餐灵活性和用户体验,最终的受益者将是每一位用户。

作为国内eSIM“先行者”,中国联通早在2015年就启动技术研发,2018年国内推出eSIM可穿戴业务,后续陆续获得物联网、笔记本与平板类业务许可。截至目前,已累计适配终端75款,覆盖消费电子、工业互联、智慧出行等多类场景,服务用户数百万。中国移动明确规定了同一身份证下eSIM与实体SIM总数不超过5个等细则,体现了其管理庞大用户基数时对安全性和规范性的重视。同时,中国移动主导开展了eSIM芯片与操作系统的国产化技术攻关。中国电信eSIM手机业务在国内31个省区市上市销售,将为用户带来“免插卡激活、跨设备无缝协同、全球无缝漫游”的便捷体验。

未来运营商需要不断推动服务精细化,如推出更个性化、灵活多变的套餐来吸引和留住用户,同时eSIM技术为智能手表、平板、XR设备乃至汽车等更多终端独立入网提供了便利,将催生全新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对用户而言,则拥有了更多选择自由,这将促进运营商提升客服响应速度、解决投诉问题的效率,优化整个服务流程。

中国力量将重塑全球产业生态

中国开启eSIM手机试商用,不仅是通信技术和应用的革新,更是整个智能终端产业的革新。

“开通eSIM手机业务,会将中国整个eSIM产业推入快车道。”联通华盛通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丰伟向《人民邮电》报记者表示。他指出,中国市场的手机销量每年高达3亿台,eSIM手机一旦热销,必将带动整个产业链对eSIM加大投入,从而进一步拉动包括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eSIM终端的热销。值得注意的是,eSIM产业将形成消费市场与物联网市场双轮驱动的良好发展局面。

中国eSIM手机试商用,有望驱动全球eSIM手机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过去,中国的eSIM业务都是在小品类终端上开展的,如今手机这个大品类终端的加入,将带动整个eSIM产业链的发展,因为全球80%的手机都是在中国生产的。”陈丰伟认为,中国eSIM手机试商用,将会驱动eSIM产品设计与制造的全球一体化,既有利于参与厂商大幅降低成本,也有利于eSIM手机的规模化发展。据GSMA预测,2025年全球eSIM智能手机连接数将达10亿,2030年增至69亿,占智能手机连接总数的76%。

在“小革新”撬动“大市场”的进程中,中国信息通信业迎来重构产业生态的机遇。eSIM产业链涵盖了芯片设计制造、平台运营、网络服务、终端集成与场景应用等多个彼此协同的环节。“eSIM芯片商过去主要是国外企业,伴随着中国eSIM手机上马,中国的eSIM芯片产业也会建立起来,并且不断形成对外的输出。”陈丰伟强调。近年来,国产厂商正致力于打破欧美垄断格局,华大电子、紫光同芯等企业积极发力eSIM芯片领域,在高安全与低成本、低功耗之间实现平衡,从而支撑起国产eSIM终端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中国eSIM手机试商用,还将为全球eSIM产业发展赋能。陈丰伟指出,中国手机企业普遍拥有较强的创新能力,eSIM手机的快速发展必将树立全球标杆,从而为全球eSIM产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eSIM手机业务开启的不仅仅是一个告别实体卡的便捷新时代,更是一条通往万物智能互联的坚实路径,将推动行业进入以用户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